最让人惊诧的汉字:咸——杀

璐舒评体育 2024-05-07 15:31:07

《说文解字》系列之19

1,基本字义

"咸"(xian)字是个比较常用的汉字,基本义是"全部、都",副词。如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意即:村民们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前来打探消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也有“少长咸集”的句子,大家都耳熟能详。

但是,《说文》中说:"咸,皆也,悉也。"也就是说,许慎将"全、都"当成了"咸"字的本义,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咸"在成字之初是个非常血腥的字眼,意思是"杀"。

2,汉字溯源

"咸"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简洁明了:首先是一把"利斧"——由竖直的带有"脚钩"的"斧柄"和"斧口"朝左横装的"斧身"组成;接着是一个"口",置于"斧身"的下方,象征人头。两部分结合起来,就表示"用大斧砍人头",从而道出了"咸"字的本义——杀。如《尚书·周书·君爽》:"咸刘厥敌,靡使有余。"意思就是:将敌人杀光,一个也不留下。

3,字形演变

金文中的"咸"字,承袭了它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只是右边的斧柄有了细微的变化:它不再笔直,而是有所弯曲,"脚钩"也不再位于斧柄的底端,而是被安置在了斧柄之上。到了秦代的小篆阶段,"咸"字的写法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左边的"斧身"被分成了三部分:其上下两条边变成了一长一短两条横线,"斧刃"变成了一撇,右边的斧柄也演化成了"戈"形。于是,整个字变成了"戌"与"口"的组合。若不了解它的演变过程,就很难读懂。自隶书阶段起,"咸"字的写法就固定下来了。

4,字义转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咸"的本义逐渐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各种假借义,包括其基本义"全、都"。经进一步引申,它便又有了"毕、终"、"普遍"等义。如汉代扬雄《法言》:"迄始皇三载而咸。"意即:自秦始皇开始,三年就终结了。又《国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意即:(临战时)对将士的赏赐,不能遍及所有的百姓;一个人对神恭敬,这敬意不够浓烈。赏赐不普遍,百姓就不归附;敬意不浓烈,神就不会赐福。同时,它也有"协和、调和"之义。如"咸平"即"和平、太平"。

"咸"与"阳"组合时是一个地名,简称"咸",今为地级市,位于陕西西安西北20千米。这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建都于此,大兴土木,使这里宫殿林立。公元前206年,咸阳古都被项羽焚毁。

"咸"与"卤"合并,构成了"鹹",即"咸"的繁体。许慎《说文解字·鹵部》:"鹹,衔也。北方味也,从卤,咸声。"而"卤"有"盐"的意思,因此,"咸"又多用来形容一种"像盐的味道",与"淡"相对,如"咸水湖"。

注:本文参考由《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