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从世俗的角度看,金钱力量无疑是巨大的。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世界上难道会有人不喜欢钱,会觉得钱太多是一种苦恼吗?
答案是还真有!
黑龙江女首富戴秀丽,她的资产一度达到了惊人的95亿,跑车豪宅无数,飞机游艇也是随便开.
但就是这样一个顶级富婆,却被她的丈夫嫌弃了。
她的丈夫托尼·霍肯表示:“受够了花不完的钱”,坚决要和戴秀丽离婚。
真的会有人不喜欢跑车豪宅和花不完的钱吗?
戴秀丽和丈夫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的丈夫如此坚决地要和她离婚呢?
英国初遇,戴秀丽与霍肯结为夫妻戴秀丽1963年出生,是黑龙江哈尔滨人,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家庭条件虽然算不上多好,但父母对待她却非常用心,戴秀丽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教育。
长大后,戴秀丽考上了黑龙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
四年的中国文学的学习,帮助戴秀丽筑牢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毕业后,她顺利的进入《哈尔滨日报》,成为了一名记者。
在那个时候,记者算是一个待遇非常不错的工作了,而且这份工作离家又近。
按理来说,戴秀丽应该十分满意才对。
但戴秀丽生来就是一个非常有想法、有冲劲的女孩,她对未来有更高的要求,从不会轻易满足。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期,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中,改革开放后的景象尤为繁荣。戴秀丽本身就从事新闻行业,对这些方面的事情自然接触的更多。
报纸上对南方经济发展的报道勾起了她强烈的好奇心,她迫不及待的想亲自到南方去看一看那里的变化。
戴秀丽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有了想法之后,她立刻计划动身前往南方,她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珠海。
她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从哈尔滨只身来到珠海,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
但她一点都没有胆怯,反而是浑身充满了干劲。
来到珠海之后,戴秀丽凭借着之前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自身实力,很快在《珠海特区报》又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
在珠海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戴秀丽虽然负责的是社区新闻板块。
但正是这最贴近生活的采访和报道,让她深刻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珠海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也由此在她心里种下了之后经商的种子。
在《哈尔滨日报》和《珠海特区报》一共干了五年记者之后,戴秀丽又不满足于自己仅作为一名记者了,她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变得更加充实,她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戴秀丽果断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她办好了去英国的签证,她要去英国留学。
英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起源,是世界老牌工业国家之一,也是欧洲最主要的发达国家。
当时的英国经济比中国发达很多,教育条件也比中国好。
在英国,戴秀丽见识到了许多国内没有的东西,这一切都让她既新奇又向往。
在英国留学的这段时间里,戴秀丽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当时是她的大学老师,托尼·霍肯。
霍肯比戴秀丽大6岁,他就像人们通常对英国男士描述的那样,绅士、优雅,散发着成熟男性的魅力。
尤其是他在讲台上讲课时的样子,睿智从容、侃侃而谈,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戴秀丽对这样的霍肯深深着迷了。
而霍肯也并不是没有注意过他的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学生。她年轻、漂亮、有活力,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在她身上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身边的人很难不被她感染。
她的成绩也很好,求知若渴,经常缠着霍肯问问题。
就这样,两个人之间的接触渐渐多了起来,慢慢也培养出了感情,最后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戴秀丽嫁给了霍肯后,把国籍改成了英国。婚后改为跟丈夫同姓,改名为秀丽•霍肯。
戴秀丽成为富豪,但丈夫却想离婚戴秀丽和霍肯在英国的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两个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不过,毕竟身处异国他乡,自己的亲人还都留在国内,戴秀丽不可能不牵挂,一有时间戴秀丽就会关注国内的情况。
在关注国内的发展情况时,戴秀丽发现,近几年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戴秀丽敏锐的嗅到了这其中的商机,向来敢闯敢拼的她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和丈夫沟通之后,丈夫也非常支持她发展自己的事业,非常支持她的想法,还辞掉了自己在英国的工作,陪她一起回到了中国。
当然,当时的霍肯肯定没有想到。戴秀丽后来会把生意做到那么大。
回国的戴秀丽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把目光锁定在了国内的人防工程上。
人防工程即人民防空工程,是为了战时掩蔽人员和物资的防御工事。
我国现代人防工程强调的是平战两用,既满足战时需求,平时也能满足人民的经济需求。
因此,当时的人防工程是鼓励社会资本对其进行开发的。
而且,地下人防工程属于公益项目,享有一些优惠政策,对开发商来说投入成本低,盈利空间很大。
戴秀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得了人防工程的开发权。
她把位于地下的人防工程建造成地下商场,再进行出租或转卖,靠着比地面商铺更低的价格,戴秀丽的地下商铺很受欢迎。
仅用了不到5年时间,戴秀丽投资改造的地下商城就遍布哈尔滨、大连、成都、武汉等十多个城市,戴秀丽也靠着这个项目大赚特赚,积累了不少资金。
戴秀丽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规模日益壮大,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女强人。
但是戴秀丽的丈夫却并不知道妻子做的这些,他除了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妻子的这一切之外,并没有具体了解过妻子的生意,因而他也并不知道他们家的生意到底有多大。
不过,慢慢的霍肯也发现,自己这个能干的老婆赚到的钱有点超乎他的想象。
他们家的房子越换越大,装修越来越好,消费水平也直线上升,车库里豪车无数。
而且霍肯还惊讶地发现,戴秀丽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买了两架私人飞机和一艘游艇。
到了2011年,戴秀丽更是直接成为了英国富豪榜上的第七名。
当然,谁也不会觉得钱多是件坏事。
不过,令霍肯不满的是,戴秀丽把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时间能回到家里跟自己和孩子在一起,这个家已经没有家的感觉了,霍肯想要的那种家庭的温馨早已经不存在了。
刚开始,霍肯选择理解戴秀丽,他知道戴秀丽一个女人在外打拼非常的不容易。
但是渐渐的,霍肯不愿意再让婚姻这样继续下去了,他开始和戴秀丽商量,劝戴秀丽不要一门心思的都扑在生意上,钱够花就行,赚钱不是目的,目的是享受生活。
可这时正是戴秀丽的公司业绩正好的时候,戴秀丽哪里肯放弃,因此有关这个话题的谈话总是不欢而散。
但戴秀丽也知道,她现在对家庭的付出确实太少了,于是她就尽可能的在物质上补偿霍肯,她送霍肯很多名贵的东西,让霍肯有花不完的钱。
但这些却并不是霍肯想要的。
其实,霍肯的这种想法并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不是他矫情,而是霍肯有属于他自己的金钱观。
霍肯的祖上曾经是英国的贵族,也曾富甲一方,不过后来还是落寞了,变得和普通人一样。
因此,霍肯心里清楚,钱并不是越多越好,钱够花就好,重要的在于人怎样去理解生活。
很显然,戴秀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仍然忙于赚钱,忙着把自己的商业版图越做越大,但是却忽略了霍肯的感受。
终于,霍肯不愿意再继续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了,他向戴秀丽提出了离婚。
看透金钱退居二线,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得知霍肯想要离婚的消息,戴秀丽非常惊讶。
彼时,她已经是上市公司的女老总,身家95亿,是黑龙江省的女首富。
她有花不完的钱,别人巴结她都来不及,但是她的丈夫却向她提出了离婚。
戴秀丽试图挽回他们的婚姻,但霍肯很坚决,他表示,除非戴秀丽能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金钱,否则他一定要和戴秀丽离婚。
见劝不动霍肯,而自己又不愿意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公司,戴秀丽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但是,离婚就必然要涉及到财产分割的问题。
当时戴秀丽有几十亿资产,身边不少人都替戴秀丽担心,会不会霍肯要离婚就是想分走戴秀丽的资产?
霍肯还真不是这样想到。离婚时,霍肯只要了一千万。
当然这个钱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但是对比戴秀丽几十亿的身价,也只能说是九牛一毛了。
戴秀丽觉得霍肯要的太少了,她要多给霍肯一些,但是霍肯拒绝了。
霍肯表示,这些钱就已经够他花一辈子了,他不需要那么多的钱。
就这样,霍肯和戴秀丽离婚了。
霍肯一个人返回英国,又找了个大学老师的工作,继续享受他的生活。
而戴秀丽留在国内,继续忙着她的生意。
但实际上,两个人都不快乐。
其实,两个人即便是离婚之后也还是深深的爱着彼此。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原则性的矛盾,只是因为戴秀丽没有时间来和霍肯相处而已,但也正是这样导致了这场婚姻只剩下空壳。
离婚之后,戴秀丽一个人的时候也常常思考霍肯对她说过的话,她开始回头审视自己和霍肯的婚姻。
慢慢的,她发现霍肯说的没有错。她确实赚到了很多钱,但她也只是在忙于赚钱,根本没有好好享受过金钱能带来的快乐。
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后,戴秀丽决定改变自己,她要挽回自己和霍肯的婚姻。
戴秀丽把自己的股权转让了一部分给自己的弟弟,将公司的工作都安排好,而她则是慢慢从公司的管理中抽身出去。
将生意都安排好后,戴秀丽立刻跑到英国去见获霍肯。
见面之后,两个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戴秀丽告诉霍肯自己已经想通了,以后不会再那样痴迷赚钱了。
她希望霍肯能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她想好好陪伴他和孩子。
霍肯自然是愿意的,他和戴秀丽终于又能每天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现在,戴秀丽已经从她的商业帝国中退居二线了,她有了更多时间享受自己的生活。
她和老公都喜欢足球,她就在国内收购了一个篮球俱乐部,平时也经常和丈夫一起看看球赛。她还把钱用在她的一些其他爱好上。
总之,现在她的钱对她来说变得更有意义了。
结语我们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夫妻生活就会变得很辛苦,感情也容易出问题。
但是,也不能只想着赚钱而忽略了夫妻间感情的培养,钱利用不好也会成为夫妻感情的阻碍。
最主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正确的金钱观。钱只是人生存的一种手段,而并不是人生的目的。
学会知足,不要让对金钱的欲望成为自己的拖累,如果人生只剩下追逐金钱,那么人生就会失去很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