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三高”之一的高血压早已潜入了人们的生活,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多种原因都可导致高血压,湿是其中的致病因素之一,如何将湿赶出去,让血压恢复正常?
案一
邱某,男,47岁。眩晕伴头胀沉重2个月。刻下症见:眩晕伴头胀沉重,颈部支撑困难,倦怠懒动,思维迟缓,记忆力差,食欲不佳,甚则恶心,但未呕吐,大便干燥,苔黄厚腻,脉弦滑。形体肥胖,患者有烟酒嗜好。血压:160/90mmHg。
辨证:肥甘烟酒太过,湿热内生,蒙蔽清窍所致。
治法:化湿清热,和胃通便。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黄连10g,竹茹10g,半夏10g,陈皮6g,茯苓10g,枳实10g,钩藤10g,夏枯草12g,炒栀子10g,石菖蒲10g,郁金10g,生大黄(后下)6g。
以上药物共7剂。
二诊:眩晕头胀沉重感减轻,大便已通,食欲略增,仍头眩,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思考问题,苔黄腻,脉弦滑。血压:150/90mmHg。上方去陈皮,加藿香、佩兰各10g,川芎10g,继进7剂。
三诊:眩晕、头胀明显减轻,头脑清醒,想干工作,思考问题有兴趣,大便通畅,每日一行,苔薄腻微黄。血压:130/80mmHg。上方去黄连、半夏,加砂仁10g,继进7剂。
按语:该案属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实证。肥甘烟酒太过,伤及脾胃,湿热内生,进一步困脾,湿浊难以运化而致蒙闭清窍。故治疗应化湿清热,且要给积聚之湿热找出路,所以予苦寒泻下之大黄;还要注意芳香化浊醒脾,使脾阳振兴,恢复其运化功能,故予藿香、佩兰、郁金、石菖蒲;虽属实热证,苦寒药不可太过,故见其证好转,首先将黄连去掉,留炒栀子、生大黄,栀子经炒后,其寒性减轻,生大黄尚有通下积热之作用。若病情再有好转,亦可将生大黄去掉,一则以免苦寒太过伤及脾阳;二则苦能燥湿,若湿邪已去,继续用之则伤阴津。
案二
李某,男,74岁。头晕反复发作十多年。曾被诊为高血压病,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症状加重时才服用。近1个月来头晕伴沉重感,昏蒙如有物包裹,食欲不佳,恶心未呕吐,食后胀满,乏力,便溏,每日2~3次,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血压:170/90mmHg。1个月来坚持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片,每日2次;美托洛尔,12.5mg,每日2次。
辨证:脾虚运化失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治法:健脾和胃,祛湿升清。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天麻10g,钩藤15g,半夏10g,白术10g,党参15g,茯苓15g,厚朴10g,苍术10g,川芎10g,竹茹10g,荜澄茄10g,炒莱菔子10g。
以上药物共7剂。
二诊:药后,头晕减轻,头脑昏蒙感减,恶心消失,仍有些头沉,食欲不佳,食后胀满,乏力,便溏,每日1~2次,舌胖有齿痕、苔腻略变薄,脉沉。血压:150/80mmHg。上方去竹茹,加黄芪15g,车前子(包煎)15g,补骨脂10g,继进7剂。
三诊:药后头晕消失,头脑清爽,乏力、胀满减轻,食欲略增,大便仍不成形,每日1~2次,苔白腻,舌胖大有齿痕,脉沉。血压:140/80mmHg。二诊原方继服7剂。
按语:湿热中阻,有的属实证,为肥甘厚味太过或暴饮暴食所致;有的属虚证,为脾虚失于运化,水湿停留所致。二者治疗不同,前者以化湿和胃消导为主,甚至可用通下将实浊排泄出来,而后者则应以补虚为主,健脾化湿;二者共同点为,湿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头重、恶心等浊阴上扰之症状,故应在辨证用药基础上使用升清阳药,浊阴靠辨证用药清除,升阳药常用葛根、川芎之类。
本案属脾虚痰湿中阻所致,虽无脘腹疼痛,但舌苔白腻,大便溏薄提示为脾阳虚所致,故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加用荜澄茄以温阳散寒,在二诊时,仍感头沉,食欲不佳,食后胀满,又加用补骨脂,是通过补肾阳,来助脾胃之阳气,方能获效。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值得一试。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更有中医连药量如何来的前提是药有效都不知道,搞得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药量。真是人间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