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各个朝代交换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许多开创盛世、国祚绵长、赫赫有名的朝代,其实多是立足在前朝基础之上而后发展兴旺的。
如:拥有“文景之治”美誉的汉朝其实依托的是大秦一统天下后的广大疆域;开创“开元盛世”的大唐也是得益于隋朝确立的一套科学、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关外入主中原的满清政权更是完全承袭了大明王朝一整套行政体系,方能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而夹杂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尽管只有短短的五十年,但其中的后周政权,经过郭威、柴荣两代雄主的励精图治,不仅影响后世千年之久,而且还差一点统一中国。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莫欺少年穷郭威的起点其实很低,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郭简就被一个叫做刘仁恭的节度使杀害了,随后不久母亲也因病撒手人寰,因此,郭威的大部分童年生活都是跟着姨母生活的。
民间也有另一种说法:郭威在被贫苦逼得无路可走之时,曾攀附一位叫做常思的官吏,所以也有许多人称他常氏子。但不管怎样,年少时的郭威一定经历了一番潦倒贫穷的苦难时期,而且想必生活曾一度陷入绝望。
日子就这样在艰难与孤苦中蹉跎而过,直到十八岁那年,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郭威才投靠泽潞节度使李继韬的军中,由于出众的相貌与精湛的武艺得到了李继韬赏识与栽培。
此时的郭威不仅逞强好斗,而且颇有正义感。有一个市井屠夫,十分跋扈,经常欺行霸市,欺压民众,周边百姓恨得咬牙切齿而又无可奈何。这一天,郭威就来到屠夫面前,警告他收敛一些,免得惹火烧身!
谁知屠夫竟然对郭威出言不逊,用挑衅的口吻赌咒郭威不敢将自己开膛剖腹,哪知屠夫的话只说到一半,郭威手中明晃晃的尖刀便刺进了屠夫的腹部,一条卿卿小命就这样没了。据说,《水浒传》拳打镇关西一节正是由此而来。
郭威因杀人而被羁押,不久便被倾慕他的“粉丝”李继韬释放,但李继韬被李存勖灭掉后,郭威从此便投到后唐麾下。
公元947年,刘志远建立后汉政权,郭威再次易主,并因屡建奇功而被刘志远擢拔,最终成为统帅三军的风云人物。
皇帝轮流做同年,刘志远去世,其子刘承祐继位。起初,郭威被刘承祐委以重任,平定多起节度使叛乱。其中,在围剿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战斗中,郭威采取围城打援的方式,率军将李守贞团团包围在河中城内,李守贞多次率军突围,终以失败收尾,待李守贞疲惫后,郭威一声令下,大军从四面涌入城内,李守贞自知无力回天,遂自焚而亡。
李守贞战败的消息不胫而走,这让其余叛军胆战心惊,纷纷向郭威投降,一场差点让后汉政权彻底颠覆的危机,让郭威成功化解,自此,郭威在军中的地位炙手可热。
但权力这东西是把“双刃剑”,自古没有哪个君王能容忍将领功高震主的,志大才疏的刘承祐更甚!
公元950年,刘承祐为了消除后患,马上将诛杀一大批将领的计划提上日程,这其中便包括郭威。但此计划马上被郭威知晓,于是,绝不坐以待毙的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恼羞成怒的刘承祐竟然将郭威全家诛杀,这其中还包括尚在襁褓之中的郭威幼子。
这番惨无人道的行为彻底激怒郭威,立马率领全体将士向皇宫进发,最终,在七里坡与后汉军展开激烈决战,刘承祐在刀兵相接之际被郭威亲手结果!
大势已定!不过郭威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让后汉太后李三娘立刘赟为帝,郭威想跟曹操一样,再玩一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千古大戏。
恰在此时,契丹率兵南侵,郭威便以征讨为名,提兵出京。而在半道上,却授意让士兵哗变,之后他便黄袍加身,成为了后周的开国君主。
历史总是循环反复,十年后,后周将领赵匡胤亦是采取同样的套路灭周兴宋,再次开启统一时代。不过,此时的后周却因郭威的开明与勤勉而欣欣向荣。
治国皆有方出身贫寒的郭威深知百姓疾苦,所以建立后周政权后,他第一时间废除了自唐末以来的历史积弊,轻徭薄赋,惠及民生,而且力行节俭,为此,他还将前朝宫中遗留下的金银细软,珍珠翡翠统统砸个粉碎,并声称:在自己之前的那些帝王们,就是因贪图这样的身外之物才导致迅速亡国的!
郭威还对教化民众相当重视,他曾多次亲自拜谒孔庙,下诏修复那些被损毁的孔庙与碑林,并严禁在周围打猎劈柴。不久,社会风气大为好转,用孔子仁义治理天下也成为了后周统治的思想基础。
此外,为了改变五代以来由军人武夫治国理政所造成的流弊,郭威礼贤下士,大力擢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儒出任国家重要岗位,乃至刚刚建立的后周政权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出现了中兴气象。
但偏偏天不假年,公元954年,刚过知天命之年的郭威便重疾缠身,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将养子柴荣唤到床前,嘱咐他自己的葬礼也要力行节俭,纸衣入殓,瓦片为棺即可。陵墓不需宫人看护,只需发动附近三十户居民代劳,免除他们徭役即可。
郭威死后,柴荣继任,是为周世宗。与郭威相比,柴荣出身名门望族,而且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帅哥,郭威是柴荣的姑父,因郭威老来无子,故让柴荣成为后周继承人。
柴荣刚刚即位,北汉世祖刘崇便趁着后周国丧之际,联合辽国一万余名骑兵,南侵后周辖地潞州,当时后周满朝文武为之惊惧,纷纷上疏罢兵言和,唯有柴荣力排众议,决定御驾亲征,北上抗敌。
双方在高平对阵,刚开始,由于右翼将领樊爱能、何徽软弱无能,导致不战自溃,北汉大军军心大振,便欲一鼓作气拿下后周。
哪曾想柴荣在此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左右冲杀,骁勇无敌,尘土飞扬处,他勒马抡刀,一刀砍下了敌将张元徽的人头,一时间,后周军重振雄风,勇猛杀敌,致使北汉军队节节败退,从旦至暮,北汉军死伤无数,相当惨烈。
始终坐山观虎的辽军见此情形,也颓丧撤军,高平一战让柴荣威名远播,也奠定了他在北周文武百官中的领袖地位。
此后,一心统一华夏的柴荣,近乎用尽半生的精力投入到南征北战之中,他先后击败后蜀、三征南唐、北伐幽燕,创下了一系列赫赫战功。
其中,柴荣在征辽过程中的表现最为精彩!公元959年春夏之交,柴荣取道河北沧州,兵锋北指。接连让辽宁、益津关、瓦桥关三城守将望风而降。随后,又命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击败辽国骑兵数百人,顺利拿下固安县。
在此次长达四十二天的征战中,柴荣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接连拿下辽国三关三州,共计十七座城池,可谓战果辉煌!
然而,正当柴荣有意再取幽州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北伐的伟大梦想戛然而止,手下一众文武只好抬着沉疴在身的柴荣,绕道雄州,颓然撤回开封。
公元959年7月27日,年仅三十九岁的周世宗柴荣带着满腔遗憾崩于万岁殿,其后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后周政权遂走向衰颓与没落。
柴荣在位六年期间,他继承郭威的遗志,继续保持清廉、高效、利民的治国措施,在整治吏治做出了一番功绩。
如:柴荣曾经颁布诏令,命朝中文武举贤不避亲,每一名官员都有一个推荐贤能的硬性指标,但若日后被举荐的这位官员违法犯罪,则举荐者也要一同接受惩罚,是为“连坐制度”。
结语唐末以来,受藩镇割据的影响,中华大地上第三次出现了大分裂局面。出身贫寒的郭威,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努力,遂打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最关键的时刻停止旋转,继任者柴荣本想以一己之力,完成养父的伟大志向,无奈让人唏嘘的命运对这对父子太过残酷,将“创业未半,中途崩俎”的悲剧重复上演,“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奈何?奈何?
倘若郭威不死,柴荣不亡,那么,中国历史是否会被改写呢?随后让整个华夏民族悲痛欲绝的“靖康之耻”还会不会发生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