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政冷经热”为啥是个悖论,就懂了中日韩为啥只是“倒春寒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04-07 01:35:59

中日双方专家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开展对话,而且是在大连开展了“建设性的技术对话”。说实话,这个表述非常让人浮想联翩,但只要能坐下来谈就是好事,只要谈起来,就一切皆有可能。

近几年,“福岛”成了一块试金石,试谁的成色呢?我觉得应该把视野放大一点,放到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来看。一旦放大,就会发现试的是中日韩VS美英,是儒家文化圈VS盎撒文化圈。

很多博主都分析过这事,但很多是站在对立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是一种对抗性思维。其实,以前只要一聊中日问题,我也是这种对抗性思维,有仇恨情结,恨不得把这帮鳖孙给扬了。

今年以来,一直在断断续续看《矛盾论》《实践论》和《持久战》,看我们的领导层如何处理中日问题。说实话,他们都是极具宏大视野和格局的,处理手法都极具哲学高度,而且是跨越历史周期的。

但不知道为啥,民间总有一股浓烈的对立情绪,也许是受西方舆论影响太大了!也许是被伤的太深太痛,导致很多对立都固定化和程式化了,根本没办法冷静下来。好在我们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回归,而且呈现出了加速度回归现象。

其实,这是文明差异所导致的东西方思维差异,西方从来都是对抗性思维,东方则是整体性思维。

比如中医和西医,西医是通过无限细分,最终把病菌找出来,然后消炎灭菌,或者手术切除,主打一个对抗性治疗。

中医更多的是防患于未然,先从源头预防,不给病菌以可乘之机。一旦形成病灶,中医会从整个人体的经脉穴位入手,找到病源病灶,最后可能是头痛医脚,脚痛治头。

比如牙疼,左边牙疼就在右手合谷穴扎一针,右边牙疼就扎左手合谷穴,交叉取穴。

其实,这种思维就是“共同体”思维,注重整体性、全局性、包容性、和谐性,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视为共同体,以和为贵,以和为先。西方则是“修昔底德陷阱”思维,追求斗争性、对抗性、排他性、自我中心和主客两分等二元对立思维。

比如火药,我们拿火药做烟花,娱神娱己娱乐众生,大伙一起嗨皮。西方则拿火药做武器,杀人杀生杀众生。

克拉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实,他的看法说到底还是“修昔底德陷阱”思维。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教员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他不仅揭示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而且也强调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及指导作用。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句名言:“笨蛋,问题在经济”。从这个角度看,“战争”既然“是政治的延续”,那战争的基础和本质就是经济,所以战争也是经济的延续。这就意味着只要解决经济问题,那战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然,经济一旦走向冲突,政治就势必会走向奴役,理性务实会被感性冲动代替,庸俗就会遮蔽高雅,暴力就会淹没真理,战争就将打破和平。

现在,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总喜欢从对立角度来看待中日经济和中韩经济。

比如汽车、造船、家电、半导体等行业,我们都习惯于将彼此对立起来,固化为零和博弈,潜台词就是日韩所失就等于中国所得。

其实,这是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思维。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这么想,那人家不恨我们才有鬼了!但中日韩经济真的只是零和博弈吗?非得你死我活吗?难道中日韩经济只有对立性,没有统一性?

记得早年描述中日政治和经济时,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词——政冷经热。但事实证明“政冷经热”就是个悖论,为啥?

因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只要经济热了,政治就没法冷。即使对“政”强行施加人为因素,这种“政冷”也只是暂时性的,充其量算“倒春寒”。所以,现在的中日韩关系,我也觉得只是“倒春寒”而已,不久就会过去。

在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之前,中日就一直处于这种所谓“政冷经热”状态,但“政”真的很冷吗?

2008年,美国GDP为14.77万亿美元,日本GDP为5.11万亿美元、韩国GDP为1.05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6万亿美元,中日韩GDP总额为10.76万亿,约为美国的73%。

说实话,如果把中日韩当成一个经济共同体来看,那中日韩经济总额早就超过了美国警戒线了。1985年,美国摁着日本脑袋签《广场协议》时,日本GDP才1.43万亿美元,美国GDP4.34万亿美元,日本仅为美国33%左右。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中日韩就往自由贸易区方向狂奔了。其中,有个关键点就是本币结算。我们可以用人民币购买日本的东西,日本也可以用日元购买我们的产品,大伙互相储备对方货币用于贸易。

尽管大伙的货币都不是国际货币,但三国都是制造业和贸易大国,贸易量非常大,而区内贸易占比各自贸易总额更是达到了一半以上。如果三国之间的贸易都用本币结算,那就没美元啥事了。

其实,这事跟欧盟欧元是一个道理,那美国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搅和。看到没?说到底还是经济!因为西边已经出现了欧盟欧元,美国根本承受不起东边再出现一个类似组织和货币。

其实,中日韩自贸区设想早在2002年就被提出来了,经过7年论证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个积极结论。

2009年10月,三国领导人达成尽快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的共识。

2011年12月,完成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研究。

2012年8月,三国代表团在青岛举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第二次磋商会议。

2013年3月,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在首尔举行,7月在上海举行第二轮谈判。相当于是顶着美国的重压在前进。

但在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后,各种冲突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了,南海、钓鱼岛、竹岛等地方就成了冲突热点区域。其实,以前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些地方有冲突,然后自贸区谈判就慢下来了。

但中日韩始终都没有放弃自贸区谈判,大伙一直在为此努力。等到2019年11月,三国已将谈判推进到第十六轮。但随着疫情爆发,以及中美博弈日趋白热化,谈判已基本陷入停滞状态,至今仍未重启。

所以,我们如果总是在政治层面纠结,就只会看到冲突与矛盾,看到战争,而这恰恰是美国所希望的。他兢兢业业在亚太挑拨离间,所图无非就是战争。

很多事情,一旦枪声响了,性质就变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印度的互动是非常理性的,狼牙棒再重、舞得再吃力,双方也坚决不打第一枪。

所以,我们必须透过政治和战争看到经济和文化,经济和文化才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

另外,我们必须从儒家文化视角来看经济,“正心以中”“修身以和”,把握好中庸平衡之道,让经济成为平衡的缔造者,成为和天下的创造者。

其实,中日韩同处儒家文化圈,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大差不差,这是儒家文化跟盎撒达尔文的本质区别,也是中日韩跟美国的根本区别。

前几年,美国日常怂恿日韩搞事,但现在已不可能了。也许,嘴炮会打得凶,但大炮早就被拖进仓库了,马也去南山吃草了。所以,美国怂恿日韩冲前面当炮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啥?

因为我们的实力早已对他们形成了碾压级优势。历史上,每当我们处于盛世时,日韩都会变得说话好听惹人爱。所以,日本现在的态度是,你美国如果想打,那你就自己下场去打,我尽全力给你搞后勤保障,就像70多年前那样,尤其保证裹尸袋充足供养。

那美国会亲自下场吗?呵呵!70多年前都没打赢,在朝鲜半岛碰得头破血流,吃过大亏;50多年前在中南半岛又没打赢,还被拖得形销骨立,美军在北纬17度和38度线上都打出阴影了。

所以,哪怕你天天逮着他骂,他也不会下场的,毕竟他只是坏,又不是蠢。

对于日本,我们最大的心结还是在于它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以至于我们会经常按照抗日电视剧逻辑来理解历史,理解现实,判断未来。

其实,我觉得当我们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强大之后,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应该同步回归。

对待周边那些综合国力远小于我们的国家时,我们要有足够的民族自信,要有王者思维和家长思维。既然是家长,就应该要有包容之心,容人之量。

从中美博弈来看,我们要想真正实现大国崛起,并在博弈中胜出,就必须扎实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将东亚经济圈夯实成我们的底层基本盘,否则我们就很难真正崛起。

我们为啥能屹立世界之巅长达一千多年,四方来贺,八方来朝?就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以亚太为基础的朝贡贸易体系。

所以,在胜负未分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保持战略定力,保持足够的克制与隐忍。一旦我们胜出,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都会以最低成本解决。

不得不说,“搁置争议”真的是大智慧,但“搁置”并非忘记,而是让“争议”跨越历史,等时机成熟时再做清算。

一直以来,很多人点赞德国人的道歉,赞美勃兰特的“华沙之跪”。其实,下跪是一种最为廉价的清算方式。

只要我们在中美博弈中胜出,日本老铁会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们不仅会花式鞠躬,还会花式之跪:南京之跪、卢沟桥之跪、松花江之跪……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请随手点个赞,感谢阅读!

2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