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千万不要对儿女做这3件事,真的很蠢,活该人恨

幕卷情感 2024-09-28 11:56:56

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夕阳暮年也是人生中一段独特的风景。

老话说:

家和福自生。

家庭恩爱和睦,生活自然蒸蒸日上、有滋有味。

但有些老人在晚年时,却发现自己与儿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甚至被儿女嫌弃。

人到晚年,最怕孤独终老。

想要颐养天年,千万别做这三件糊涂事。

不要提前分配财产

上海86岁金老伯,退休前是高校教师,书香门第、待遇优渥。

而且他身处上海这个经济中心,坐拥全国顶配的医疗资源。

这样的退休生活,很多人心向往之、梦寐以求。

但是前一阵子,金老伯竟向媒体哭诉,他的房没了,家没了,亲情都没了。

原来,老伯在高校辛苦工作了一辈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给他分配了一套浦东新区的房子,之后老两口就一直住在这。

前几年,老伯突发脑梗,被紧急送往医院,幸好手术及时救回了一命。

但经此大病,老伯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儿子儿媳也被吓坏了,常常劝老伯趁着头脑还清醒,将名下唯一房产提早过户给孙子,以免万一不测再办理过户就麻烦了。

老伯耐不住儿子儿媳的软磨硬泡,心一软:

这房子反正要给儿子孙子的,自己膝下只有这一子一孙,总会给自己养老的。

最终老伯签了字过户,但实际儿孙并未转账付款。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儿媳又提出要将老房子卖掉,去买别墅,老两口自然不同意。

尽管老两口苦苦恳求儿子不要卖房,但儿子仍旧无动于衷,甚至把门锁换了,将老人赶出门。

如今两位老人“一无所有”,只能蜗居在招待所里,每天暗暗流泪。

自古以来,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蓬门荜户,金钱始终都是最敏感的话题,既考验人性,也考验伦理。

罗翔曾说:

“不要对人性抱有过高的期待,我们永远要警惕人性深处的幽暗。”

人到晚年,别高估了亲情,也别低估了人性之恶。

有时候,亲情在人性、利益面前也不堪一击。

与其年老了,再去恳求子女尽到“养儿防老”的义务,不如从现在开始,把钱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这样说话才有分量,才能保住自己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不要一碗水端不平

江苏有一对耄耋老人,将子女告上了法院,他们要求子女付赡养费及医疗费。

法院判定子女每月各给付赡养费850元,并平摊产生的医疗费。

但老人的女儿却抗拒执行,满地撒泼打滚。

她向法院大倒苦水,指责父母以往偏心哥哥,她说父母将房产存款全交给哥哥,老了病了才想起女儿。

而且按照农村风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应该由哥哥赡养父母,自己抗拒履行赡养义务。

此事激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和同情,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

说到底,是因为父母的认知低下,他们无法超越传统观念的束缚,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观念在脑海中根深蒂固。

但那些有智慧的父母,从来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儿女。

俞敏洪在2岁时,4岁的哥哥因肺炎去世。

从此,家里只剩他这一个儿子,妈妈看得很紧,也很宠他。

虽然农村生活艰苦,但他妈妈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对待他和姐姐都是一样的。

妈妈会让他干很多农活,从小要求他守规矩。

也正是妈妈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在俞敏洪心中扎下了根,成就了他的今天。

不得不说,在信息闭塞的六七十年代,一个农村妇女有这样的觉悟,实属不易。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父母的偏爱,会给那些没有受到偏爱的孩子,带来压抑和沮丧。”

那些被压抑的过往,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它只是暂时被搁置了,有朝一日它会以更凶猛的方式爆发出来。

万般滋味皆生活,偏心,往往最伤人心。

所有的不幸,皆因缺爱。

所以,父母爱子女,唯有端平一碗水,方能抚平儿女心。

不要干预子女生活

老话说: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为人父母,似乎永远停不下对孩子的操心。

我有一个师姐,当年985硕士毕业后进了国企,综合条件很好。

她今年42岁,做到了单位核心业务部门的中层。

但她目前还是单身,是从未结过婚的单身。

师姐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退休前都是体制内小领导。

但她家里对择偶有一条硬性规定:必须体制内,最好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

师姐从校园开始谈的每一场恋爱,家里都反对,因为都不是体制内。

前几年差点谈成了一个,小软件公司的程序员,离异无孩,俩人感情很好。

但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甚至她的父母以断绝关系威逼师姐分手。

如今,师姐的爷爷、奶奶已去世,剩下父母扛起要找一个体制内女婿的大旗,他们仍旧要求师姐努力相亲体制内男士成家。

后来,师姐受不了催婚的压力,主动“断亲”,远离父母,独自生活。

这类父母,不在少数,他们控制欲很强,总是照着自己心目中的模子来塑造儿女。

他们与儿女没有沟通和理解,只有猜忌和消耗。

这种父母自以为“都是为了你好”,实际是困在关心和保护的执念中,剥夺了儿女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自从父母强势干预子女的那一刻起,子女就成了受害者,因为这种行为的潜台词就是:“你不行,你需要我来处理。”

而过度控制所造成的伤害,将会影响子女的一生。

鲁迅曾说: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和完全的释放。”

父母与子女之间并非占有的关系,而是一场有始有终的缘分。

想要与子女们和睦相处,就从多一份尊重与理解开始吧!

《格言对联》中说:

“父母德高,孩子良教。”

家庭氛围好不好,孩子是最干净的镜子。

父母和睦恩爱,子女就幸福踏实;父母无德,就家无宁日。

大智慧的父母,人到暮年,都懂得掌握财产主动权,处事待人不偏不颇。

他们尊重、理解、接纳儿女的观念和生活。

说到底,晚年的福报,都存在父母自己手里。

作者 | 幕卷·铭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