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丨密云水库守门人:追船寻人,26年记下了水库每条沟

重案组37号 2020-12-03 23:06:06

水库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整体形状不规则,四周的沟渠如老树枝杈般伸进大山。水中暗礁多,没有航标,地图就记在郭俊杰的脑子里。

全文3380字阅读约 需6.7 分钟

郭俊杰驾驶着快艇,从岸边狭窄的水域到达湖面开阔处。

▲郭俊杰在水上巡逻。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11月底,密云水库湖面温度在5摄氏度以下,冷风裹挟着湿气打在脸上。他坐在船头,立起警服外套的皮毛领,手握方向盘,眼神“扫描”着前方。

作为密云水库派出所民警,他负责这片水域的治安,水面巡逻是一项最常规的工作。

水库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整体形状不规则,四周的沟渠如老树枝杈般伸进大山。水中暗礁多,没有航标,地图就记在郭俊杰的脑子里。

相较于其他派出所,这里的出警似乎更为寻常。他救助过被困的渔民;走失的70岁老人,还有不慎在林间病发的年轻小伙子……

郭俊杰还记得第一次上水面出警时,自己在船上坐几分钟就分不清方向。但现在,他守护密云水库已有26年,记下了水库的每一条沟,哪怕渔民会迷失方向,他都不会。

“大雾天能见度就几十米,我也能出去把渔船找到拉回来。”

郭俊杰很自信,在密云公安分局,没有人比他更熟悉密云水库。

追船找人

“有鱼吗?你今儿怎么下午收网呢?”11月22日,郭俊杰驾快艇在水库巡逻结束,正准备返回派出所,看见水面上停着一艘渔船,两个渔民正在收网。

郭俊杰关闭发动机缓慢靠近,“怎么回事儿?看样子今天收成不行。”“可说呢,下网子三天了,一条鱼都没有。”渔民一边忙着手上的活儿,一边回答。

每年10月到来年的3月底,是密云水库的开渔季。

最近几天,渔民几百平方米的网布下水,却一条鱼没见到,郭俊杰替渔民着急,扭头对记者念叨,“你瞧这靠天吃饭的行当多不容易,辛苦不说,还得指着运气。”

在密云水库,渔民是郭俊杰打交道最多的人。

10月中旬的一天,有渔民报警称自己家的渔船不见了,“前一天收网回来停靠岸边,第二天就没了。”船只加上捕鱼设备总共两万多元,但对渔民来说损失可不仅仅是这些,捕捞季刚到却没了船,相当于“饭碗”没了。

▲ 遇到渔民,郭俊杰会上前打招呼。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郭俊杰喊上徒弟出门,从停船棚里开出一艘六人座的快艇,顺着渔民说的丢船方向寻找。

根据渔民所指的位置,郭俊杰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一个路线,船只丢失当晚有大风,“船不会被偷或者意外沉落,大概率是没拴好被吹走了”。

基于这个判断,郭俊杰当天一路向南寻找了3个多小时,但一无所获。他不断分析船失踪当晚的风向,之后两天又分别出去找了几个小时,最终在船停靠处10多公里外,一个狭长的沟渠里找到被卡住的渔船。

除了船只丢失,每年的开渔季,郭俊杰也能接到渔民的求助电话,“渔船开出去下了网,遇到恶劣天气,大风、大雾,回不来,多在哪个水沟里避风等着,只要能大概说出个位置,我就开大船过去给拉回来。”

危险的情况时常发生在夜里。

几年前一艘渔船发生意外多人被困,郭俊杰记得当时是晚上十点多,渔民家属发现船只失联后报警,几个部门的救援人员连夜寻找,救援完毕时天已经大亮。

地图映在脑子里

郭俊杰守着水库已有26年。

密云水库派出所于1982年成立,是全市唯一一个专职水上治安的派出所。

此前,郭俊杰在密云分局石城派出所做了6年户籍民警。由于在成为民警前,他曾在大连做过舰艇兵,水性好、会开船、懂机械,密云水库派出所需要这样的人来执行水域任务,因此在1993年被调到这里。

郭俊杰回忆,自己刚调入所里时,刚刚30多岁出头,正是干劲足的时候,提到开船,觉得不是什么难事儿,参加培训后他很快拿到驾照。

但在密云水库开船,除去日常巡逻,其余的都是出警。要在地形复杂的湖面第一时间掌握报警人或者涉案人员的位置,就要对水库非常了解,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一次上水面时,郭俊杰在船上坐几分钟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那时候放眼一看,四周山是一样的,沟也相同的,你上哪去找人找船啊。”

上岗后,他成为民警老刘的徒弟。此前,老刘是所里唯一熟悉开船出警的老民警。

在郭俊杰的眼里,海军军官出身的老刘可是“神人”,报警电话那头说一个大概的方位、初始进入水库的地点、眼前的景物,老刘就能八九不离十找对事发地。

“师傅告诉我,要练就这本领没别的绝招,多往水面上跑,是笨办法,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郭俊杰说,要在水面上掌握方向,“包括水库周边地形、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不同地方的水深、岛屿、暗礁情况,这些都需熟记在脑中。”

▲出警后,郭俊杰会把快艇拴在停船棚。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现在,他自信没人比他更熟悉水库了,哪怕渔民都会迷失,但他不会,“大雾天能见度就几十米我也能出去把渔船找到拉回来,你要说这怎么找到路的我也说不清,就凭感觉。对水库太熟悉了,就有了这感觉。”

除了师傅老刘,郭俊杰通过渔民认路,每个区域都有相对固定的打渔人,他们熟悉方位、地形,山沟情况。“尤其水库白河(密云水库入库河流)一侧,地形过于复杂。”

摸索了两年后,郭俊杰终于可以独当一面,山和岛已经成为他心中的航标,有了水域出警任务,脑海里的水库图瞬间打开,根据有限的信息,他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驾驭船找准事发位置。

守护北京“水缸”

密云水库派出所主要任务是负责密云水库水面治安、协助水政和渔政人员打击和制止违法捕捞,救助水面受困人员。与其他派出所相比,接警量相对少,几乎没有恶性事件。

2002年以后,水库实行封闭管理,加上电子监控设备增多,附近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览者文明程度提高,对水库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提高,水库派出所的接警量就更少了。

但守着水库,就是为北京人民守着“水缸”,容不得一丝马虎。

郭俊杰根据水库周边的情况摸索出了一套规律,方圆150多平方公里的水库区域,他能大体知道哪里容易有不法事件、违规行为的发生,进而有针对性地不定期巡逻。

每年开渔季,容易出现无证者侥幸入库,或有渔船携带非法捕捞设备,郭俊杰会增加出巡次数。水库上持证渔船每年也就200只左右,渔民他都熟识,谁有问题,郭俊杰看一眼便知。

▲郭俊杰在水面巡逻。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水库周边155米高程以下的区域被划定为一级保护区,除去部分险峻高山,其余位置全部铺设了三米高的围网,拒绝游客入内。

交通便利的几处山口有围栏容易被破坏,好奇心重的驴友会进入到封闭区游玩,也有人爬山时候误打误撞进入,一但迷失,报警电话那头的民警成了他们的求助对象。

郭俊杰搜救过上山采蘑菇的村民,走失的70岁老人,还有不慎在林间病发的年轻小伙子。

2019年深秋,一名患有精神疾病70多岁的老人在水库周边走失,家人说不清老人在哪,但他们知道老人是乘坐868公交车到达的密云水库。

虽然只有模糊的线索,郭俊杰还是很快锁定老人可能的位置,大家分拨两路,一路从山上寻找,他则开船带着同事沿着水边寻找。

搜寻持续了半天时间,到了夜里,民警在水库边的山林中找到了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当时老人从公路边跨过了库区的第一层隔离栅栏,但被第二层隔离栅栏挡在了水域外,所幸没有危险。”

“多看、多练,没捷径”

距离派出所百米之外的水库岸边,一艘准乘6人的快艇,就是郭俊杰的“警车”。

11月26日,他一路小跑至岸边,解开绳索、检查发动机和油桶、穿好救生衣,立起警服外套的皮毛领。1分钟后,快艇从岸边狭窄的水域到达湖面开阔处。

11月底,湖面温度在5度以下,冷风裹挟着湿气打在脸上,水上巡逻开始进入全年最艰苦的时候。“夏季凉飕飕觉得舒服,冬天可真是冷得够呛。”

水边上驻扎了20几年,派出所里的民警身体多少都有些寒湿气。郭俊杰说,这阵子棉衣棉裤还可以抵挡风寒,进入12月,他得把自己裹得更严实些。

6年前,师傅老刘到了退休的年纪后被返聘至今年年初。最近一年时间里,郭俊杰从未轮休过,每日都在岗。所里有10个民警,快艇就一个,目前只有郭俊杰一人熟悉水上出警。

郭俊杰总觉得不放心,“万一有水上警情,除了我,没人能又开船又识路。”

尤其到了突发恶劣天气,回到家的郭俊杰也睡不踏实,以前有过渔船被困在暴风雨里的情形。“水上起雾哪怕能见度只有几十米,我也能顺利把快艇开回到岸边,。”他决定回所里待命。

多数时间里,郭俊杰开船巡视,偌大的湖面上仅一船一人,最难的就是忍受生活的枯燥。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北13公里处,他家在县城,从县城到密云水库外的山路,有十余里的路程,从山路到派出所还要经过两道闸门。“我们过的就是闸门里的生活。”

现如今,郭俊杰58岁,也快退休了。

他从去年起带了两个徒弟,和自己刚入门时一样,开船的技术不难学,驾照也不难考,但徒弟们想随时随地在脑海里绘出一幅水库图,却是得花狠功夫。

现在每次出警,郭俊杰都让徒弟掌舵,自己指挥,他遵照师傅当时带他时说的话教导徒弟,“多看、多练、多记,没捷径。”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卢茜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