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时候会感到心脏像脱缰的野马,乱跳不已,让人难以平复?那种突如其来的心慌感,仿佛心脏要跳出胸膛,让你不知所措。
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悸,通俗地说,就是心慌。它像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警报,让你瞬间警觉,却又不知所措。
心悸,其实并不罕见。有时候,它可能只是因为你刚刚经历了一场剧烈运动,或者是因为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等刺激因素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心悸往往是短暂的,稍作休息便能恢复如初,无需过分担心。
然而,如果心悸成为常态,频繁发作,且伴随着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疲惫不堪等症状时,那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这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出警告,告诉你:心血已经不足,必须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在中医看来,心悸的病因复杂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虚、实两方面。虚,指的是心阴亏虚,也就是心血不足;实,则指的是痰瘀内阻,经络血脉被堵塞。因此,在治疗心悸时,我们应该以补气滋阴为主,同时兼顾化痰瘀,双管齐下,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那就不得不说这个疗效很好、我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了——柏子滋心丸。
虽然柏子滋心丸与柏子养心丸仅一字之差,但它们在功效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果一个人心气不足,那么,他需要服用柏子养心丸,而一个人心血不足,则需要服用柏子滋心丸。前者侧重补气,后者侧重补血。
柏子仁,作为方剂的核心药材,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对于心血虚导致的心悸,它能注入滋润之力,让心脏重获滋养,恢复平静。同时,它还能缓解因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症状,为心脏的修复创造良好条件。
玄参,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
熟地黄,补血滋阴的经典药材,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被誉为“补血圣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使方剂中各药材相互协同,发挥最佳疗效。同时,它还能补脾益气,促进气血的生成,间接为补心血做出贡献。
当归,养血圣药,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在柏子滋心丸中,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防止血液瘀滞,为心脏打造一个健康的血液循环环境。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它能祛除体内湿气,保证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促进气血生成。同时,它的宁心作用也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使患者心神安定。
关于柏子滋心丸,说明书上写,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怔忪惊悸,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症状。
那么,怎么知道心血不足?
心血不足的表现还有面色苍白,睡眠不好、多梦,记忆力减退,容易没劲,特别是思考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很累,精神上常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或者脑力、体力都跟不上,有一个成语叫心力交瘁,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状态。
站在中医的角度,忧思伤心,思虑过度会使心伤神耗,所以在服用中成药的同时,如果能减少一些思虑,对心脏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