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七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章 "探析苏轼与黄庭坚:文人书法中的艺术意蕴与美学追求"
第五节 苏轼论学养人格与书品及形式
二、苏轼论书品及形式
汉朝的扬雄曾言:“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面相之,辞相适,徐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嗑嗑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唔唔,传千里之恶恶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这里的“书”,并非指书法之“书”,而是书面语言之意。
扬雄的看法是:通过一人的言语、文章能够反映其本质,从而辨别出君子、小人。后世的书法理论将扬雄此说用作书法与人品关系的佐证。“书为心画”这一命题直至宋朝才真正与书法艺术相联系。而在苏轼所处的时代,朝廷内各种党派斗争极为激烈,关于“君子、小人”的论辩也最为热烈。苏轼提出这一话题,实乃时势所致。上述议题更是关于“形”“神”关系的新思考。
貌分美丑、言有巧拙、书存优劣,此乃“形”之范畴;君子与小人的姿态、气度、心境,则属“神”之范畴。孔子对于“德”和“言”的关系已洞察到二者有时并非对等,而苏轼此论更是将这种不对等推向了新的境地。
就艺术层面而言,传统观念主张追求良好的“形”,进而获取优良的“神”。然而苏轼发现,往昔所谓良好的“形”,或许能彰显君子的风范,也可能仅展露小人的气质。这便表明传统的“形”“神”关系存有重大缺陷,并非形优神必优。苏轼的这一论断旨在于“形”“神”两方面实现突破。
书法之“工巧”乃是汉魏晋以来所坚守的准则,苏轼觉得此“工巧”未必能达至最高的精神境界,甚至可能对精神的展现造成阻碍;“拙朴”在传统观念中向来被摒弃,依苏轼此论断,“拙朴”亦有可能达成最高的精神呈现。
传统的“神”关乎作品看起来是否自然、畅达,从最初的“笔势”“自然”等概念便可得知。唐朝张怀瑾的“风神”牵涉作者的精神,但对作者是否为君子未作限定。苏轼则把书法的精神美界定为君子的气度与情怀,也正因这一定位,书法的雅俗之别应运而生。
苏轼的这一命题彻底颠覆了惯常的“形”“神”观念,冲破了传统形式美的藩篱,摒弃了世俗所谓的“功夫”与外在的“优美”。为了追寻更崇高的精神表达,意味着要探寻更深入的形式,甚至能够适度地“拙”。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守骏莫如跛”“璧美何妨椭”之说并非毫无缘由,皆由此议题衍生而来。
至于书法怎样展现君子的人格修养,苏轼难以阐释明晰,唯有援引诸如颜真卿之类的前人书法家当作例证。甚至连他自身都无法全然认定这一理论的可靠性。在《题鲁公帖》里,他表示:“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斥卢杞而叱希烈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苏轼指出以貌取人都不可行,更何况凭借字迹判别作者是君子还是小人,言外之意表明这极难做到。
他反省自身之所以欣赏颜真卿的书法,大概和《韩非子》里所讲的邻人窃斧的心理相近,由于存在预设的想法,故而越看颜真卿的字迹,就越觉得其中彰显出忠义之气。从这些研讨能够看出,苏轼承继了欧阳修的思想,然而他并未就此停步,而是做了更深入的思考。这或许正是苏轼的魅力之所在,即对于前人的任何论断都要认真加以反思,而非盲目被动地接受。最终,他觉得通过书法还是能够大致了解作者的为人,所谓“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雎吁侧媚之态”。
苏轼觉得人物的胸襟气度能够从书法作品中得以体现。《东坡题跋.书太宗皇帝急就章》中写道:轼近至终南太平宫,得观三圣遗迹,有太宗书《急就章》一卷,精妙绝伦。自古英主少有不擅长书法的。鲁君之宋,呼于埋泽之门,守者曰:“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轼于书亦云。此处援引《孟子·尽心上》的一则故事,其意为:鲁国国君前往宋国,在埋泽门下呼喊,守门之人说:“这不是我们的国君,为何他的声音与我们的国君如此相像?”这个故事表明,尽管鲁国的国君与宋国的国君外貌不同,声音有别,但呼喊时的气度是相同的。
苏轼认为书法作品中的气质亦是如此。苏轼的书法批评构成了一个繁杂的系统,甚至充斥着矛盾。他尊崇颜真卿的书法,是由于其有气节,不依傍前人,但又感觉颜真卿的书法缺少了些余韵。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他欣赏魏晋书法是因为它们契合文人洒脱的精神,称赞王安石好是因为其具备法外直寻的风骨。由此可见,他的审美趣味是多元的,不了解这一点,我们便会无所适从。
(此讲内容共计:1939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1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