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茶开始“教育”海外市场?

啸瞰风云谈商事 2024-10-13 07:06:15

1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当前国内茶饮行业的现状,只能用八个字形容:消费降级+内卷升级。

需求端疲软,供给端过剩,所有玩家都面临空前的生存压力,包括头部企业在内,这两年不少品牌都传出了大规模撤店的消息,曾经被投资人寄予厚望的网红品牌,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环。

当潮水退去,走出国门发掘新的蓝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其实在五六年前,国内的茶饮行业还在高歌猛进之时,一些富有前瞻性的品牌就开始布局海外。

比如素有“卷王”之称的蜜雪冰城,早在2018年就落子东南亚,目前在海外开出了近5000家门店。据说在东南亚当地,年轻人已经把蜜雪冰城门店作为工作与学习的场所,有点像20年前肯德基麦当劳之于国内的学生党。

另一大头部品牌喜茶,也在同一年进军新加坡市场,在这个海外华人的聚集地,喜茶首店开业前三天,就达到了2000多杯的日销量,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本国市场。

去年年底,喜茶亮相纽约的百老汇大道,成为入驻纽约的首个中国内地茶饮品牌,还在“世界十字路口”时代广场打出了巨幅广告。

还有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茶饮品牌叫做霸王茶姬。2023年以前,它在国内市场还相对默默无闻,但出海的时间却比大多数同行要早,霸王茶姬于2019年进入马来西亚,如今在那里开了超过130家店。

目前霸王茶姬在全球的门店数已超过5000家,和蜜雪冰城一样,霸王茶姬把东南亚作为出海发力的重点,未来计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开设分店,影响当地的消费者。

除了以上三家,奈雪的茶、茶百道、7甜、CoCo、茉莉奶白等品牌也相继开启了出海之旅,有的聚焦东南亚,有的前往欧洲,有的远赴大洋彼岸。

由此可见,茶饮行业的硝烟已经从国内烧到了国外,许多人期望中的蓝海,也许早就人满为患。

当然,出海成功的前提,是自身的底子必须足够雄厚。海外市场比国内难做是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在国内卷不过别人,那么出海也只有死路一条。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蜜雪冰城、喜茶与霸王别姬三个案例的分析,来看看茶饮行业的竞争逻辑与出海策略。

2

今天的茶饮行业已不同于十年前,那个随随便便就能开一家奶茶店的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为什么如今的茶饮行业比以前难做了?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

现在的消费者对茶饮的口味、品种甚至包装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新鲜。

消费者之所以追求新鲜口感,源于以喜茶为代表的水果茶的兴起,这种以鲜果为原料的茶饮讲究现做现喝,而且水果的品种还得多。

但是水果茶制作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水果在现场得靠人工剥皮和切片,费时又费力,而且每个水果的味道并不完全一致,果茶的味道也会有所差别。

我们就以喜茶为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以前下单点喜茶,等的时间特别长,高峰时期甚至要两三个小时,下午三点钟下的单,快下班了才刚刚送到。

为什么喜茶要等那么长时间?因为制作过程太繁琐了。每天水果到店后,店员光是处理备货的时间就得两个小时,为确保食品安全,所有水果必须带皮浸泡消毒,并用清水冲洗三遍以上。

把水果洗完之后,店员还得亲手把果皮剥掉,然后检查里面的果肉与果核,待符合要求之后再进盒冷藏,每一种水果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不同种类的水果,在细节的处理上还不太相同,连冷藏的时间也不一样。

处理水果基本靠人工,流程很难标准化,这也解释了为何前几年喜茶卖得很贵,因为不这样毛利就提不上去。

喜茶的产品定位,决定了它不可能具备价格优势,但既然做得慢,喜茶自有慢的理由。

喜茶坚持产品的高标准,除了水果要最新鲜的以外,喜茶对原料的甄选也异常苛刻。

比如坚持使用营养与口感更好的冷藏奶而非常温奶,用知名的品牌做芝士奶盖,用NFC百分百鲜榨果汁,以保留水果最纯正的风味。

新鲜水果、严选原料、手工制作,让喜茶的贵显得“理所当然”,但别看一杯喜茶的制作过程很慢,其产品上新的速度却令人瞠目结舌。

巅峰时期,喜茶每隔0.7—1.2周就会推出新品,而与之同级别的奈雪的茶,每月才推出一件新品。正是高频率的产品更新,喜茶得以在门店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依旧不断收获新的顾客。

当然,除了产品以外。喜茶还有一项拿手绝活,那就是营销。

在所有的茶饮品牌当中,喜茶也许是最擅长做联名的,喜茶的联名策略充分体现了他的生活主张,很时尚,很文艺,也很有趣,契合一二线城市年轻白领的喜好,把他们的心态拿捏得死死的。

喜茶之所以能给消费者留下“高端”的印象,高明的营销策略功不可没,喜茶经常找时尚品牌联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积蓄势能,一定大程度上弥补了门店数量的不足。

不过从2022年起,喜茶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在新一轮降价潮中,喜茶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大幅提高15—19元价格段产品的占比,并开放加盟,主动拥抱三四线市场。

喜茶为何要“屈尊”去搞降价和加盟呢?除了消费降级的原因,也和他的竞争对手有关。

前面说过,喜茶的核心优势在于产品,对制作高标准严要求,决定了喜茶的生产难以标准化。

在这种情况下,喜茶的供应链就很难做,SKU多,成本高,费时间。所以喜茶不仅贵,门店数量也比同行要少,在TOP10茶饮企业中仅排名第十。

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比喜茶卖得更便宜,做得更快,品种和门店都超过它的品牌,比如古茗。

古茗的产品涉及果茶、奶茶、柠檬茶、原汁奶等等,是全行业产品最复杂的头部品牌。与喜茶每周出一款新品不同,古茗没三四天就会有新品推出,半年下来就有七十多件新品问世。

而在消费降级的当下,倘若喜茶再不改变,市场只能进一步被蚕食,于是喜茶果断宣布降价并进军下沉市场。

可是降价的结果似乎并未达到预期,近期喜茶内部又宣布:卷低价明显不是喜茶的优势。

的确,作为高势能品牌,喜茶倘若和其他玩家一起卷性价比,几乎没有任何胜算,因为它的基因,已经决定了它所处的行业位置。

3

喜茶高端严选的定位,意味着它的规模与成本相比其他玩家处于劣势。

而位于价格带另一端的蜜雪冰城,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打法。

蜜雪冰城压根不做水果茶,它卖得最好的是三样东西:冰淇淋、柠檬水和奶茶。

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总共卖出了9.13亿杯柠檬水、4.42亿杯冰淇淋、3.26亿杯珍珠奶茶。相比之下,喜茶最著名的茶饮多肉葡萄,去年一年也才卖出超过1.5亿杯。

蜜雪冰城是怎么做到的呢?

据说早在2016年,蜜雪冰城的门店数就已经排在全国第一,有人甚至戏称蜜雪冰城为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必胜客之后的“世界第五大餐饮品牌”。

一线城市的白领基本不喝蜜雪冰城,但这丝毫不影响蜜雪的销量。

因为蜜雪冰城的目标用户很明确:学生党和三线以下市场。

这些市场中的人群普遍对价格敏感,而蜜雪冰城仅凭2块钱一根的冰淇淋,就能将他们轻松拿捏。

更有意思的是,蜜雪冰城其实并不靠那些顾客赚钱,他的营收基本来自于加盟商。

就连蜜雪冰城自己在招股书里也说,自己的主要客户是加盟商,某种程度上,蜜雪是一家2B的企业。

除了收取加盟费,蜜雪冰城还向加盟商出售水果、果浆、奶昔粉、吸管、奶茶机和灌装机,在行业里,能对加盟商实现从食材到设备全套供货的品牌可谓屈指可数。

根据2024年8月最新的奶茶品牌门店数量排行榜,蜜雪冰城以31219家的门店数高居榜首,而排名第二的古茗还不到1万家,与蜜雪冰城不在一个量级。

为什么蜜雪冰城对于扩大规模如此执着?

理解了前面的盈利模式,你也就不难明白,规模是蜜雪冰城最重要的护城河。

蜜雪冰城的规模,是以强大的供应链为基础,比如自建原材料基地,或者向供应商采购,唯有它的基本盘越大,上游的固定成本才能摊薄,对供应商的议价权才能更大。

蜜雪冰城把供应链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其核心产品100%自产,食材中有60%为自产,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

这种模式高度依赖门店数量,数量越多,成本优势就越大。至于味道好不好喝,品牌有没有调性,并不重要。

当然,说蜜雪冰城的味道不重要,不代表它难喝,蜜雪冰城真正要干掉的对手,不是喜茶奈雪这样的“高端”玩家,而是小县城里的夫妻老婆店。

蜜雪冰城要做的,就是在性价比上碾压这些夫妻老婆店,然后把这些他们纳入自己的加盟体系,因为这些小店主熟悉当地市场,深谙江湖规则,有利于蜜雪冰城大肆扩张。

先把你灭掉,再把你招安,这便是蜜雪冰城制霸市场的策略,你恐怕想学也学不来。

4

接下来聊聊霸王茶姬。

霸王茶姬成立于2017年,和其他头部品牌相比时间算晚的了,而且霸王茶姬刚开始知名度并不高,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基本都没有听说过它。

霸王茶姬成立后不久,茶饮行业迎来了水果茶品类大爆发,以喜茶奈雪为引领,各大茶饮品牌不甘落后,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果茶产品。

但是霸王茶姬没有去蹭热点,他清楚水果茶背后的成本压力,也知道以自己的规模与势能,无法向喜茶、蜜雪冰城这样的品牌发动正面进攻。

当别的品牌纷纷扩充产品线的时候,霸王茶姬选择与整个行业背道而驰,他做起了减法,聚焦原叶鲜奶茶这一品类,其中的配方只有茶叶、奶和包材。

如此一来,霸王茶姬就省去了水果茶的繁琐环节与供应链配套,而产品线的简化,也让霸王茶姬轻装上阵,为日后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霸王茶姬的另一大优势体现在原材上。诞生于云南的霸王茶姬,在当地有自己的茶园,所以就不必像别的奶茶店那样使用茶粉,霸王茶姬的产品策略就是纯茶+鲜奶,没有额外添加剂,从此为自己树立了“健康”的标签。

有了“健康茶”的定位,霸王茶姬推出了自己的超级单品——茉莉雪芽奶茶,这款茶自2017年问世一直畅销不衰,2023年更是卖出了2.3亿杯,创下了行业单品销量之最。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霸王茶姬开始了真正的爆发。

在此之前,霸王茶姬从定位到营销,都在学习茶饮行业的另一个网红品牌——茶颜悦色。

茶颜悦色凭借“新中式茶饮“在行业独树一帜,霸王茶姬则有样学样,从原料到产品一律跟风,甘当茶颜悦色的“小弟”。

比如茶颜悦色推出“声声乌龙”,霸王茶姬就有“青青糯山”,茶颜悦色推出“桂花弄”,霸王茶姬就有“桃花茉”;两个品牌有两款产品的茶底简直一模一样,甚至连霸王茶姬早期的logo,都与茶颜悦色极为相似。

一个大哥,一个小弟,从里到外都极其相似,但为何霸王茶姬会后来居上,超越茶颜悦色成为新晋顶流呢?

因为两者的野心不同。

霸王茶姬自创立之初便志在四海,2018年就向西南与东南省份扩张,成立才两年就把店开到了马来西亚,胆识与魄力让人惊叹。

反观茶颜悦色,其主要市场一直集中在长江中游,尤其是湖南地区,开店策略偏向保守,创始人先前经历过数次创业失败,在他看来,盲目扩张不啻为一场豪赌,赌赢了见上帝,赌输了下地狱。

而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从一开始就把规模视为竞争最关键的胜负手,所以霸王茶姬敢于在相对默默无闻的情况下果断出海,希望借助在海外的声势反哺国内市场。

当然,无论保守还是激进,两者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茶颜悦色聚焦区域市场,这是它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根本,而霸王茶姬凭借大单品+健康茶的定位,也在巨头林立的赛道上杀出血路,只能说各有各的活法。

我们已经简要梳理了几大茶饮品牌的竞争优势,最后来看看他们如何将这些优势延伸至海外。

5

茶饮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前期的卷产品,中期的卷营销,到如今的卷供应链。

这背后考验的是企业的系统能力,谁的基本盘越牢固,谁就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从这个意义上,蜜雪冰城的暂时领先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首先,蜜雪冰城的产品线比较简单,在国内受欢迎的产品,在口味相近的东南亚地区一样能卖得好。而且蜜雪冰城的大多数产品都能够标准化复制,基本可以照搬国内的模式。

蜜雪冰城已经在东南亚自建供应链,而且覆盖饮品领域的全品类食材,它在东南亚拥有近4000家店,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内品牌。

喜茶在东南亚也有自建供应链,但是和蜜雪冰城不同,喜茶对品质有着高要求,如果对当地的采购网络不熟悉,就很难保证产品的口感。

于是喜茶将海外门店的菜单大幅度简化,比如喜茶在纽约的门店,鲜果茶里只剩葡萄、芒果、西柚和柠檬,而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和鲜奶,喜茶在当地甚至都买不到,只能向国内采购。

如此一来,喜茶在海外的产品更新就大受影响,为保证供应甚至不得不牺牲一些口感,如果解决不了供应链问题,喜茶在海外难成气候。

霸王茶姬也许是少数几个能在海外和蜜雪冰城叫板的中国品牌,虽然两者在门店数量上仍旧有着较大差距,但霸王茶姬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它的健康茶。

霸王茶姬主打健康牌,而东南亚地区的顾客普遍摄入糖分过量,有调查显示,马来西亚肥胖率达19.7%,超过50%的国民超重。

从这点来说,霸王茶姬的健康属性反倒成了一种优势,至少能缓解一下肥胖焦虑,霸王茶姬的问题在于供应链还得依靠国内,所以从长期来看仍旧会局限其在海外的发展。

今天海外的茶饮市场,基本上停留在我们十年以前,消费者对茶饮的认知,还是传统的“珍珠奶茶”。

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我们也经历过那个年代,遍地的珍珠奶茶,味道大同小异,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凤毛麟角,没人能够预料,这个看似不温不火的赛道会在未来迎来寒武纪大爆发。

茶饮行业的崛起,是基于国内制造业与供应链的完善,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玩家们才得以从食材、搭配、上新、营销等方面疯狂内卷,奇招尽出,创造出一片蓬勃的市场。

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萨伊定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供给创造需求。

需求不同于欲望,需求受到供给能力的约束。汽车诞生之前,消费者对交通工具的需求是“跑得更快的马车”,只有在亨利·福特的流水线诞生之后,人们才明白内燃机车可以跑得比马快很多。

而今,我们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当下茶饮品牌想要征服海外,除了做大规模,打好基本功,还得把格局放大,去激发消费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要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还得升级别人的味蕾。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