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知道镇上有“能来钱”的美食,却忘这个镇上还有个富平名人

云水终南 2025-01-07 08:53:13

流曲镇有名气的就是两个:一是琼锅糖,二是孙丕扬。

托家里一位在富平工作的长辈福气,我小小的时候就吃过琼锅糖。那个时候吃个水果糖都很幸福,吃琼锅糖还不是上了天堂?

所以几岁就知道富平有个流曲镇,流曲镇有好吃的琼锅糖。还不知道的是:1974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西安,周总理就用流曲琼锅糖招待过——那我就和亲王享受的同一个待遇?

后来去过关中民俗博物院后,还就知道了流曲还有出了个孙丕扬:三朝元老正二品大员,给皇上当过老师。

这次就转到了流曲镇。

流曲镇北有蔡阳河,南有顺阳河,两条河在此迂回曲折,故名流曲。不过现在的河流都看不清了,一路上都没有注意到。

果然,还没有进流曲街道,到处都是摆琼锅糖的摊子,广告词是:富平琼锅糖,千年老味道。从专卖店到超市到街边的小摊摊,各种牌子各种样式,我都不知道选择哪种好了。

其实这个琼锅糖准确写法应为“焪锅糖”,当地称之“焪(qiong)锅子”,又以用料而名“芝麻糖”,简称“麻糖”。

“焪”是关中方言,有尽、暴晒之意,延伸为通过蒸、熬、炒去汁而干。如富平人把在铁锅内蒸红苕叫“焪红苕”,其味道就比笼屉里蒸的红苕香。

一说传统的东西,肯定要讲故事了。

据说琼锅糖起源于西汉,兴盛于唐,传承发展于明清,迄今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说起源于西汉,就和张骞通西域带回的“胡麻”(芝麻)及流曲汉武帝大庙的“甜水井”有关。

张骞从西域引进“胡麻”后在关中地区逐渐广为种植。后来汉武帝访仙明月山途中曾驻跸流曲,目睹当地旱灾严重,曾免民租。民感其恩为其立庙纪念。奇妙的是汉武帝大庙的“甜水井”水质特别好,与流曲盛产琼锅糖直接相关。

流曲水井多为咸水,惟独“汉武帝大庙”里的这口“甜水井”,水质与众不同,流曲四街的商户和百姓,都在“甜水井”挑水吃,一直吃到解放前。

琼锅糖用优质井水与上等精细小米蒸馏,与大麦芽浆搅拌发酵淋汁,用铁锅熬成糊状 "灶糖" 取出冷却,再在蒸汽加热中反复拧条拉扯,使糖色由黄变白如琼,然后与炒熟的白芝麻,再配花生仁、核桃仁、冰糖、白砂糖、果脯、陈皮等分层置于瓷缸内热焖,最后混压成饼、刀切成条、即成香味醇浓的风味物品琼锅糖。

上面的内容是我抄录的,我是写不出来的,只知道吃起来香酥脆甜酥,好吃就行了。

因为制作琼锅糖忌热怕潮,只有冷天小批量生产,所以过年前后吃琼锅糖,倒是我小时候的记忆。

我们在流曲镇吃了豆腐煮馍,10元一碗,量大味美,很装肚子,另外要的生汆丸子汤都没有喝完。

这个豆腐煮馍不是渭南的豆腐泡馍,真是用“死面”煮的,里面有豆腐粉丝木耳。估计是老百姓舍不得吃羊肉煮馍,用豆腐替代,西安附近没有这个,我吃这个纯粹的因为没有吃过。

吃个肚肚圆,就去找“孙丕扬”。

这个孙丕扬其实也和琼锅糖有关系。

大明朝万历年间的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孙丕扬,就是富平流曲南街人。传说孙丕扬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一个人跑到北街一个庙里发奋苦读,不知不觉已过弱冠仍未婚娶。流曲镇旁边一貌丑但聪明贤淑女子听说此事,就托人做媒,嫁给了一贫如洗的孙丕扬。

婚后孙丕扬夜夜苦读,丑女纺线织布。看到丈夫读书熬坏了身体,就想办法做好吃的。用大麦做成麦芽糖,加上小米、芝麻制成芝麻糖。这种芝麻糖酥脆香甜,吃着顶饱,而且吃的时候不耽搁读书。

天长日久吃这种糖,孙丕扬精力充沛记忆力旺盛,科举中试当了大官。后来还把这芝麻糖送给皇帝吃,成了贡品。

历史上记载孙丕扬最有意思的开创了用"掣签法"选任官员,也就是用抽签来决定官员的任命。看似荒诞实则公平,这个制度竟然延续到了清朝。

当时的大明官员为了到一个好的地方上任,都是托关系走后门,花钱贿赂耗费银两打通关节。

当时已经78岁高龄的孙丕扬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看到僧人在为信众抽签解签,于是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将所有待选官职按照品级、地域分类,写在竹签上。然后将这些竹签放入不同的签筒中,让候选官员当场抽签,抽到什么官职就去任什么职。

官员到那里上任,这都是“天意”“天定前程”。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方法,却成为约束吏治的一剂良方。

可惜的是这个流曲人民的骄傲孙丕扬,他的老宅子都整体搬迁到南五台下的关中民俗博物院,而原先位于流曲北门外的孙丕扬墓在文革期间被毁,已荡然无存。

唉,现在也不知道在原址上恢复一下。

现在流曲镇南街尽头有个小广场,小广场中间立个孙丕扬的像,这恐怕是孙丕扬在流曲镇唯一的痕迹了。

孙丕扬的名气没有琼锅糖的名气大,因为琼锅糖能带来经济效益,能卖钱。

不过,都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流曲镇好歹给孙丕扬多一些宣传,娃娃们吃了琼锅糖,都能考个好成绩;女人们吃了琼锅糖,都能貌美如花;男人们吃了琼锅糖,都能健康长寿。

——孙丕扬考试考得好,媳妇娶得好,活到八十多岁,这不是妥妥的琼锅糖代言人么。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