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岁结婚,一辈子都在培育儿子钱学森

言话古今 2024-10-15 09:52:10

众所周知,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曾公开表示一生最好的老师是自己的母亲章兰娟。

她16岁结婚,倾尽一生培育儿子钱学森,最终却因病去世,临终前留下一句令儿子终生难忘的话:“天晴了,学森该回来了。”

回看章兰娟的一生,为儿子铺就坚实的学术基础,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正直善良的品格......

风雨飘摇中的家国情怀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与动荡中,内忧外患交织,各种新旧思想激烈碰撞。

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富有爱国情怀的家庭和人物,他们在文化和思想上引领时代,还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章兰娟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她出生在杭州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家世代从商积累丰厚的财富。

不过章父并不是一味追求财富的家族,深知教育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知识和品德才能让后代在未来立足。

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在封建思想主导的环境下,女子多被要求“三从四德”,章父母并没有遵循这一传统观念,而是为女儿提供全面的教育机会。

当时,章兰娟学习了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如《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还接触当时新兴的西方教育理念,拓宽了视野、培养了思维能力。

她对数学和财务有着极强的天赋,从小就在家中帮助父亲管理生意,也正是因为如此优秀,前来求亲的人络绎不绝。章兰娟16岁时,父母为她选择一个伴侣,此人便是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

据悉钱均夫出身于吴越王族后裔,家族历经几代沉浮,依然保持着文化和教育的传统。钱均夫自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还与鲁迅等名人同窗,学术水平很高。

钱家与章家早有往来,双方在商业上有所合作,这场婚姻也让两家人有了更亲密的联系。

章家父母看重钱均夫的品格和学识,钱家也很看重章兰娟的教育背景,所以这场婚姻也是天造地设、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就这样,两位有着相同理念的年轻人携手组建新的家庭。婚后章兰娟与钱均夫没有陷入传统家庭中的男女角色分工,相反彼此支持各自的事业,夫妻二人各自独立却有共同进步。

革命年代的坚守

民国初期,中国正处于内外动荡的局面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为无数志士提供改变国家命运的机会。

钱均夫身为知识分子,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无法坐视国家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走向衰亡,毅然决定走上革命道路。

妻子的章兰娟并没有因此而抱怨,深知丈夫的事业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力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甚至还带着孩子搬迁至上海。

与此同时,章兰娟并没有忽视对儿子的教育,从小便给钱学森灌输善良、正直的做人原则,教育他要心怀国家、关心人民。

每天,她都会为儿子安排唐诗宋词的背诵、算术题的演练,以及书法的练习,这种全面的教育模式为钱学森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章兰娟所安排的教育,并不是那种单纯灌输式的学习,而是一种启发式的引导。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早年间章兰娟常常带着年幼的钱学森外出帮助穷苦的百姓,通过实际行动让儿子知道什么是家国大义。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让钱学森从小便意识到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疾苦,塑造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章兰娟的一生是伟大的,在丈夫的革命事业中默默付出,在教育儿子时倾尽全力,她直接对这些付出却从未索求回报。

钱均夫因革命活动,家中常常遭遇经济困境,章兰娟一个人支撑着家庭度过难关。钱学森成年后赴美留学,她的内心依依不舍,却依然选择让儿子走上更大的舞台。

离别之前没有过多的叮嘱,只是在儿子的行囊中悄悄放入几本中国传统的典籍,既是母亲对儿子即将离开的不舍,也是教育他要记得自己的祖国,记住作为一个中国人所肩负的责任。

钱学森出国的第二年,章兰娟就因病去世,紧赶慢赶钱学森还是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过,却从别人口中听到的母亲最后一句话:“天晴了,学森该回来了”。

学成归来,为国尽忠

母亲去世后,钱学森强忍悲痛继续在美国求学,期间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在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技术领域。

他迅速成长为这一领域的顶尖专家,导师冯·卡门评价钱学森是“天才中的天才”,尽管在美国取得重大的科学成就,内心的归属感始终是与祖国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希望将自己所学的科学技术带回祖国,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

当时的国际局势紧张,美国政府不愿意让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回到中国,对钱学森的回国计划进行长达五年的羁押和阻挠。

在中国政府的不断交涉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妥协,允许钱学森返回中国。

1955年他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随后投身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中,带领着一支年轻而充满热情的科学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开始中国火箭与导弹技术的研发工作。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工作条件极其艰苦、实验设备非常简陋,钱学森和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进行研究,但却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和不懈的钻研精神。

他日夜奋战在实验室中,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应用到中国的实际科研工作中,中国的航天事业逐步从无到有,实现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飞跃。

经过数年不懈的努力,196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枚导弹,标志着中国在导弹和火箭技术上取得取得突破性进展和进步。

关于钱学森有这样一番评价,许多人认为他值“五个师”,但在钱学森的心里却认为:“这一辈子最好的老师,就是我的母亲。”

事实也的确如此,章兰娟为儿子的成长倾尽所有的心血,用一生的时间塑造钱学森的品格和精神,他的这份成功离不开母亲从小的教育。

正是有了这样细致入微的教育,钱学森才得以在日后的学术生涯中取得巨大的成就,才会在学成之后不惜一切回国,并且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章兰娟的教育,成就儿子钱学森,也间接成就祖国的未来。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