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知书来了,但是许多考生和家长的烦恼又来了,听人说,被录取的专业是个天坑,毕业即失业,这个大学到底上还是不上?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忆一段往事。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乡村女青年找对象的标准是“一司二售三粮所”。
先说“三粮所”,当时粮食是供济制,农村人饭吃不饱,粮食只有粮所卖,没有粮票买不到,找个在粮所工作的对象,最起码饿不着;
“二售”就是供销社售货员。当时物质匮乏,买啥都凭票,买糖要糖票,买茶叶要茶票,买布要布票,买自行车要自行车票,日用百货天天用,找个供销社售货员对象,家中啥就都不缺了。
最惹人眼红的是司机,那时候汽车只有公家有,会开车那是大本事,在那个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年代,乡下人一年到头都不会到县城去一趟,当司机,开车走四方,那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出门捎点稀罕物,便宜货,单位领导都高看一眼,亲戚邻居都沾光……
可是现如今,粮所没了,供销社没了,汽车几乎家家有,每家司机都好几个……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久的热门行业……如果非要选出一个永不过时,永远热门的专业,那就是“人类终身都要用的专业”!
“网红教授”郑强说,上大学,选专业,就要选“人类终身都要用的专业”。
现在的考生和家长,在高考选大学问题上,并非出自我的内心,而是受社会的左右。
即便是按考生的志趣选专业,也不要以为就“一选定终身”,
因为这个时候,考生还小,对志趣、志向只是懵懵懂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真正的志趣、志向是进了大学以后感知出来的,培养出来的。
郑教授说,孩子年轻时候所谓的志向很大成分中带有社会和家长施加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不能说有多高的比例是错的,但是相当的比例都是不正确的。
比如说前些年对金融的崇拜,就以为银行可以多发钱呗,所以为了应对时代的快速变化,还是应该选择主干专业,选择人类终身都要用的专业。
现在,志愿报完了,录取结束了,大学通知书来了,专业确定了,考生和家长这个时候不应该再为专业的冷热而纠结。应该明白,不管你现在选择什么专业,大学本科都是基础,每个学生以后变化的空间还很大。
所以孩子进了大学以后,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知识,更要搞明白什么叫大学?什么叫知识?什么是内心所期盼的学习?
对于就业,不要说本科毕业,就算是读了硕士、博士,找了第一份工作,也不一定就是终身工作。
一般来说,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探索性工作,是踏入社会的入门工作,是热身工作,不要还没有上学,就想着一辈子就要“吊”在这棵树上了,假若你大学毕业后,这棵树黄了,枯了,你干吗非要还“吊”在这棵树上呢?是上大学上傻了,还是原本就是个傻子?
所以,对于大学、专业,要看淡些,“风物长宜放眼量”,就业是4年、7年、甚至10年以后事,那时社会、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测,考生家长不要听他人议论长短,想入非非,杞人忧天,徒增自己的焦虑!
也就是说,考生只要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无论是何专业,都应高高兴兴去报到,开开心心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