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放3片肥牛的吉野家,终于割不动中国韭菜了?日式快餐衰退史

诗翠的手记 2024-08-19 11:32:34

把中国消费者当傻瓜?吉野家应该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但绝对是最后一个。3片肥牛加一碗米饭,就能在写字楼和商圈里卖上四五十的高价。不过,如此厚颜无耻的行径,也让不少食客对他好感度骤降为零。

代理商退市,利润下滑一个亿,有一说一,这也是它应得的结局。

曾经的吉野家,应该是快餐行业的顶流。打着日式的旗号,让不少猎奇的消费者兴致满满。在同行们只敢要价十多块的时候,它就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不少上班族的人均伙食费。

说起来,这家店应该是i人吃饭的首选地,毕竟“一人食”的风气,就是被它传染到了中国大陆。在这里吃饭,主打一个食不言寝不语,默默选择一份牛肉饭,再加一份茶碗蒸,就能组成一个社恐上班族的最佳午餐。

然而在这些鲜明的特征背后,奔着吃饭要吃好、肉肉要管饱的消费者们,却逐渐看出了不对劲。要知道,吉野家从来都不是平价的代名词,因此不少没吃过的人对他期待颇高。外面的野生盖浇饭,十来块就有不少肉,但是在这里卖四十块左右的肥牛饭,上面才只有三片肉。就算服务员把它们铺的格外开,都盖不住下面白花花的大米饭。

结果也显而易见,当洋品牌的风潮全部刮完,这个品牌就成了“割韭菜”的代名词。自从2017年卖出了1.67亿的纯利润之后,吉野家就在下坡路上越溜越快,又加上三年疫情的催化,直接促使了其背后的代理公司仓皇退市。旗下的花丸乌冬面更是逃一样的离开了大陆市场,一夜间所有门店全部关张大吉。

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吉野家的衰退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大家想起之前的就餐经历,除了价格贵之外仿佛没留下任何回忆。然而这件事却在餐饮行业掀起讨论,难道日式快餐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曾几何时,这俩字儿就是餐饮届的金字招牌。甭管卖的是什么饭,加上日式俩字就能销量翻番。除了吉野家之外,味千拉面也是同一个路数,并且真的在中国市场赚的盆满钵满。中国作为碳水大国,本土的面条做法没有100,也有80。为啥就靠着日式两个字,拉面这种接地气的食物就能堂而皇之的卖上高价,甚至还能占领核心地段的黄金店铺?

究其原因,他们卖的根本就不是饭,而是一种文化差异感。中国人怎么吃大米?煮熟了一口菜配一口饭,在家吃饭的时候,要是把桌上的菜全都夹到自己的碗里,再拿勺子拌一拌,恐怕严苛的长辈就要跳出来骂你没规矩。

但是日本人这种肉盖饭,旁边配一个小菜的吃法,就能让不少吃惯了家常便饭的中国人眼前一亮。然而这种新鲜感所延续的时间并不会太长,毕竟久了之后大家就会明白。饭还是那个饭,菜也就那些花样,除了门店装修比街边摊更精美之外,啥也不是。

更何况他们在中国的吃相也未免太难看。吉野家在本国的餐馆,用的全部都是美国进口牛,从重量到质量,全都是中国门店比不上的水平;还有它的好伙伴味千拉面,在本土是真正的大骨熬汤,怎么卖到咱们这儿就成了骨粉加浓缩包的糊弄配置?

由此看来,这些日式餐馆从进军中国开始,打的就是赚快钱的主意。他们就是想通过不同国家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将这种华而不实的快餐卖给中国人。因此,吉野家在大陆的接连败退,全部都是有迹可循。

不过到了现在,他们依旧还想留住中国市场。尤其是在2020年之后,吉野家可谓是花样百出,甚至准备用最时兴的餐饮模式,来留住中国食客的心。2020年春节之后,他们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瞬间在餐饮领域掀起了讨论的浪潮。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一向高高在上的吉野家,居然开始进军料理包领域!他们用“家庭厨房”作为引子,开始全面售卖熟牛肉、三文鱼刺身以及裙带菜等诸多食材。甚至还开设了品牌直播间,想要在自媒体的道路上大展拳脚。

这还不算完,2021年之后,它们的普通门店也开始卷品类。直接把日式火锅寿喜锅带到了食客面前,而且价格也很接地气,68元无限畅吃。虽说在首发时攒了一波人气,但是在之后的时间里还是后继乏力,响应者寥寥。

作为一家在中国苟了22年的日式快餐店,他们曾经扛起了振兴亚洲美食的重任,然而当所有的浮华被时间洗去,这家曾经点燃了无数人“肥牛饭”热情的快餐品牌,终究还是丢了脸面。

说起吉野家你会想到什么?恐怕第一反应就是白领小姐姐的午饭食堂。毕竟它售价偏贵,菜量又少,大老爷们在这里还真不一定吃得饱。不过在它的发源地日本,吉野家可是实打实的“男性餐馆”,甚至很多女性都不敢进店消费,这又是为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1923年,年轻的松田荣吉觉得自己天塌了,因为他赖以生存的海鲜市场被关东大地震给震成了废墟。作为一个厨子,他日常的服务对象很稳定,就是那些在市场里来来往往的海鲜贩子。然而一场天灾,让他失去了唯一的生计。

不过,性格坚韧的松田很快就找到了新出路,他跑到了另一家鱼类市场,在旁边开起了新店。这一次,他的顾客群体丰满了起来。从鱼贩子到货车司机;再到房产中介和采购商,只要是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劳动者,都是松田的潜在客户。

为了满足这些男性上班族的要求,松田也改变了自己的主营业务。他很快推出了一种以煮牛肉和酱汁为灵魂的肥牛饭,不仅味道浓郁而且出餐极快,对于那些行色匆匆的客人来说,简直是匹配度满分。

然而这样的经营习惯也让他的店有了刻板印象,许多人都认为,吉野家就是上班族大叔的专属店铺。有很多想尝尝滋味的女性顾客,到了门口之后都不敢进去,犹豫再三还是会转身离去。

即便是到了现在,吉野家在日本还是走的高性价比路线。每一份肥牛饭的售价不过500日元,按照同等的购买力来计算,这样的餐食在中国只能卖几块钱。然而看看大陆的吉野家门店,最便宜的套餐也要30多块。如果说他们不是来中国割韭菜的,这话根本就没人信。

日式快餐的价格泡沫,如今已经被消费者戳破了一大半。当大家都回归理性之后,以吉野家和味千拉面为首的品牌也都纷纷遭遇了冷处理。然而在这对难兄难弟看不见的地方,另一个日本餐饮品牌却悄悄成了中国消费者眼中的“顶流”。他究竟是啥路数,老乡都接连吃瘪,凭啥就他混的好?

日本品牌在中国卖意大利菜?多么小众的文字。不过萨利亚还真的做到了,它不仅在中国称霸了20年,甚至还创下过年入百亿的业绩神话。最近几年,它的身上也曾笼罩过预制菜的风波,没想到平安无事不说,还能让各路打工人为他继续举大旗。

随着饮品行业的越来越卷,中国人的咖啡成本终于来到了十元时代。瑞幸九块九,库迪八块八,大有一种赔本也要赚吆喝的即视感。然而这种价格战,在萨利亚的眼里根本就不够看,毕竟早在神仙打架的时代来临之前,他们家的现磨咖啡就只卖8块,还能无限续杯。

还有9块钱的蘑菇汤,14块钱的意面,不超过三十块的披萨。。。这些看起来有些离谱的价格,人家真真切切的执行了许多年。更离谱的是,在这里吃饭绝对没有什么廉价感,路边摊的价格、米其林的摆盘,说的就是它本尊。

正因为这种平价又不糊弄的经营理念,萨利亚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即便是在抵制日货最狠的那几年,品牌还传出要投资两亿在广州建厂。此消息一出,整个就是拳头打在棉花上,各路激进人士不曾跳出来反对。难怪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日本品牌都只分两类:萨利亚和其他,中国人对于这个品牌的维护,几乎是显而易见。

反观他的好兄弟吉野家和味千拉面,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比他还猛,从资本到舆论全都是一边倒的支持。然而如今,老大和老二已经倒在了看不见的硝烟里,萨利亚却高歌猛进,甚至还创造了一天翻台20次的牛b战绩。

说到底,食客们才是最诚恳的选手,你投之以桃、他们一定回报之以李。用最低的消费换来最满足的一顿饱餐,没有人会在意他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品牌。不是日料市场不行了,而是传统日料中的文化溢价消失不见了。

作为每天都要吃饭的普通百姓,大家都已经开始了拒当韭菜的自我修养。吃饭放松,点菜自由,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松弛感。大家同意小编的观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4-08-19 21:03

    智商欠费的才去吃[得瑟]小日本鬼子把小家子气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已!就像精日份子,只要有脑子或者说脑子正常的都不会做精日!无它!小日本是个什么玩意儿?是美国的殖民地与狗!给美国的殖民地跟狗做狗是有多智障[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