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奋发图强?"卧薪尝胆"故事的真假之谜

樵耕诗话词有谈 2024-06-11 20:42:37

"卧薪尝胆"故事的真假之谜

卧薪尝胆这个历史故事,已经流传久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故事发生在咱们中国的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打败了楚国,使吴国成了南方强国。可这时,越国也一天天地强盛起来。阖间一心想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称霸一方,所以决定先征服越国。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后,勾践继位当了国王。阖闾认为时机已到,便亲自带兵攻打越国。雄心勃勃的吴王满以为可以一举征服越国,没想到打了败仗,自己的脚也挨了一戈,鞋和大脚趾都被砍掉了,差点儿丧了命。越国取得了一次大胜利。

打了败仗的吴王阖间,精神上也受到很大打击,再加上他上了年纪,又受了伤,一回到吴国就死了。他临死前对儿子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啊!"

夫差即位当了吴国国王以后,记住了这个嘱咐。为了鞭策自己,他派人站在宫殿门口,一清早起来,就让他们扯开

嗓子问自己:"夫差!你忘记越王杀死了你父亲吗?"每到这时候,夫差便流着眼泪说:"不,我不敢忘记。"于是,他加紧练兵,准备兴兵伐越,为父报仇雪恨。

两年以后,吴王夫差果然率领全国的军队,向越国杀来。越王勾践不听大臣文种和范蠡的劝告,也发大军跟吴国人拼个死活,结果在太湖一带被打得溃不成军。

勾践只好落荒而逃,带着5000多残兵败将跑到会稽山躲了起来。吴王夫差穷追不舍,率兵把会稽山围了个水泄不通。勾践走投无路,不得不向夫差屈辱求和。就这样,越国成了吴国的附属国,受吴国的控制,越王勾践还要到吴国服劳役,伺候吴王夫差。

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等大臣们,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来到了吴国。

夫差为了惩罚勾践,就让他们夫妇住在阖闾坟墓旁边的一间石头屋子里,叫勾践给他喂马、放马。范蠡跟着他做奴仆的工作。夫差还经常派人监视他们的行动,只见勾践夫妇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糟糠野菜,勾践看马喂草,范蠡打草砍柴,勾践的夫人洗衣做饭,他们一个个安分守己,没有一点儿怨言。每当吴王夫差坐车出去的时候,勾践总给他拉马。吴国人指着勾践得意地说:"瞧,他是咱们大王的马夫!"勾践听了,就装做没听见,随便让他们取笑。夫差认为穷苦生活已经把勾践他们的斗志消磨掉了,也就不再提防他们了。

越王勾践就这样忍辱负重,在吴国整整服了3年劳役,终于得到夫差的信任,放他回到了越国。

勾践回国之后,为了不忘3年前会稽山被困的奇耻大辱,就下令把国都迁到会稽。他怕自己贪图眼前安逸的生活,消磨了奋发图强、报仇雪耻的意志,便特意给自己安排了艰苦的生活环境。晚上,他把软绵绵的褥子撤去,拿柴草当褥子。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先尝尝苦味,为的是不忘过去的耻辱。这就是传说中的"卧薪尝胆"。

为了富国强兵,越王勾践还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越国渐渐地强大起来,最后终于灭亡了吴国,并且确立了自己诸侯霸主的地位。"卧薪尝胆"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这个故事里,越王勾践用卧薪和尝胆这两种手段激励自己,实现了他的宏图大业。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历史上真有这些事吗?

记载越王勾践事迹的历史资料很多,但写作年代较早、史实又比较可信的,首先要算是《左传》和《国语》了。这两部古籍都是在战国时代成书的,是作者利用春秋时代的历史记载编纂而成、专门记述春秋史实的文献。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按春秋时代鲁国国君的年代记叙史实。在这部书的"定公"和"哀公"两部分中,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的事迹。《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按照国别把春秋时代各国的史事编纂在一起。在《国语》中有《吴语》和《越语》上、下共3篇,里面详细记载了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战争胜败的经过。但在这两部著名史籍中,根本没有关于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的记载。

我们再来查阅一下西汉时代司马迁所作的《史记》。这是一部记述从上古到西汉史实的纪传体通史。被称做"史圣"的司马迁,在写作《史记》的时候,曾经广泛搜集先秦的古籍资料和民间传说,访问了有关的历史遗迹。但在《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中,司马迁也仅仅记述了越王勾践曾经"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但绝没有关于越王勾践曾经卧薪的记载。

据有关专家考证,把卧薪尝胆连在一起,当作一个成语使用的,是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他在《拟孙权答曹操书》这篇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中,为三国时的孙权起草了一封答曹操的书信,苏轼在信里设想孙权在三国鼎立时曾经"卧薪尝胆",这是与越王勾践毫不相干的。

到了南宋时期,吕祖谦在他的《左氏传说》一书中,又说吴王夫差也经历过"卧薪尝胆"的磨难。明朝人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也说:"夫差即位,卧薪尝胆。"马啸在他的《左传事纬》和《绎书》两部书中,都把卧薪尝胆说成是吴王夫差的事情。但南宋人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札》,黄震在《古今纪要》和《黄氏日抄》两本书里,又说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也就是说,从南宋到明朝,卧薪尝胆的事到底是夫差还是勾践做的,还没有定论。一直到明代末年,梁辰鱼在他的传奇剧本《浣纱记》里,才有意渲染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经历。冯梦龙在他的著名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也多次提到勾践曾经卧薪尝胆。这样一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就越传越广了。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越王勾践"卧薪"这件事,在东汉时代成书的《吴越春秋》中就有记载了。这部书的《勾践归国外传》说:越王勾践当时"苦身苦心,夜以继日。目卧则攻之以萝……"什么是萝呢?萝是一种苦菜,这种苦菜积聚得多了,就成了"萝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勾践那时日夜操劳,眼睛疲倦得想睡觉,他就用苦菜来刺激自己,打消睡意。尝胆是让味觉感到苦,卧薪是让视觉感到苦。"卧薪"的目的是磨炼眼睛而不是磨炼整个身体。后人把"卧薪"说成是睡在坚硬的柴草上,是对《吴越春秋》这句话意思的误解。

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到底有没有历史根据呢?如果真有这件事,为什么历史记载却出现得这么晚?如果是后人编造或误传,为什么又流传得这么广呢?另外,"卧薪"的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人们继续研究和探讨的谜。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