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是糖尿病

保健时报 2023-12-02 12:25:50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2%,而糖尿病前期人群达35.2%。也就是说,我国将近有50%的成人存在血糖代谢异常。2021年世界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每5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且死亡人口中将近一半的人年龄小于60岁。糖尿病就在我们身边,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0 1 我国51.7%糖尿病漏诊

糖尿病有较高的漏诊率。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漏诊率为44.7%,我国糖尿病的漏诊率51.7%。导致漏诊的原因是糖尿病具有隐匿性,也就是说糖尿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发现糖尿病常常是因为其急慢性并发症出现时,或者体检时,或者是因为其他疾病来诊时意外发现的。有人会问:“我定期体检,怎么也会漏诊糖尿病?”那是因为体检时只检测了空腹血糖,而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是糖尿病。

有些糖友的空腹血糖正常,但服用75克葡萄糖后的2小时血糖却增高了,当达到诊断标准时也能够诊断糖尿病。在我们的身体里,胰岛素是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在服糖或饭后需要大量的胰岛素,所以当身体内胰岛素分泌的量不足时,餐后血糖首先增高。因此,我们进行糖尿病筛查时,需要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不仅要检测空腹血糖,还要检测口服75克标准葡萄糖负荷后的多点血糖。

0 2 血糖值不同,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

血糖是个连续状态,人类按照不同的血糖值将其划分为低血糖、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血糖危象。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不同的血糖值对应的身体状态不同,提示了身体是否存在危险及其危险程度。

血糖只有在正常范围才最好。当血糖在2.8毫摩尔/升以下时,是低血糖状态,会出现心悸、头晕、出汗等不适;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以及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甚或死亡。当空腹血糖超过6.1毫摩尔/升和(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2小时血糖超过7.8毫摩尔/升时,糖代谢就出现异常了,这是糖尿病前期状态。如果病情继续进展,当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升和(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时,身体就跨进了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升高的血糖将引起相关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当血糖继续升高,持续超过13.9毫摩尔/升时,身体就会进入危险状态。由于胰岛素分泌的量不足时会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出现能量供应不足,脂肪组织会大量分解产生酮体为身体供能。酮体呈酸性,当血糖持续超过16.7毫摩尔/升时,酮体就会大量堆积,将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血糖超过33.3毫摩尔/升时,血糖仪已无法测出血糖值,身体处于高血糖高渗状态,易发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损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又称为高血糖危象,可危及生命。

0 3 预防糖尿病一定要早,要更早

在门诊,我们常常能看到经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后血糖完全正常的人,其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却特别高或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我们把它称作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

血糖正常时,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现象。胰岛素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当我们长期过量进食,身体的能量过剩会发生超重或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为了减少对外来能量的利用,避免进一步的体重增加,身体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体内增高的胰岛素水平在早期可以控制血糖完全正常,但时间长了,胰岛素水平会逐渐下降,血糖会增高至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所以,血糖完全正常但存在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人群也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除此之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不孕不育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也明显增高。

0 4 糖尿病前期,更要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每年有5%~10%进展为糖尿病患者。如果我们没有能够在血糖正常,但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阶段做好预防,那么进入糖尿病前期时,我们就必须把握好这个机会,将异常的高血糖状态逆转回正常的血糖状态。

那么,糖尿病前期的危害只是糖尿病吗?其实不然。在糖尿病前期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就开始发生发展了。在我国,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11%~1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8.1%,糖尿病肾脏病患病率17.7%,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人群。

成人有以下任何一种及以上情况,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1.有糖尿病前期史。2.年龄≥40岁。3.身体质量指数(BMI)≥24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4.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5.缺乏体力活动者。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8.有黑棘皮病者。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毫摩尔/升和(或)甘油三酯>2.22毫摩尔/升,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12.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CDRS)总分≥25分。

糖尿病高危人群要注意,每年最好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筛查项目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和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筛查结果有问题,请及时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吕冬青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王彦 编辑 || 颜红波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