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绿量,为何代表含金量|“力”道广东⑤

南方+客户端 2023-12-29 08:17:20

我们该如何定义绿色?它是象征安全的提示色,是触手可及的生命色,更是代表和谐共生的颜色、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湛江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视察,殷殷嘱托“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守好一方绿色,打造美丽生态。广东深知,含绿量,就是含金量。一年来,全省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绿美画卷正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

在这背后,有一股“绿动力”支撑着广东高质量发展,涵养的“共生力”让人与自然找到和谐的公约数,欣欣向荣,生生不息。

是什么在一直传承

山林幽岟,川泽回缭。提起广东的绿与美,很多人都会想到“岳山造林大会战”。

“水平撩壕环山走,七尺距离一条沟,沟深一尺宽尺五,取上表土填满沟……”这首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岳山歌谣,在肇庆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传唱至今,一同传承的还有那万亩郁郁葱葱的林海,以及“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合理砍伐、永续利用、绿化荒山、青山常在”,习仲勋老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广东人投身生态建设。

守护绿色初心不变,保护生态矢志不渝。去年12月8日,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一年过去,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六大行动”的成绩有目共睹——

森林面积增加到1.4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3.03%,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地数量等关键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最“绿”省份之一;

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3.6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5.57万亩,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正为南粤秀美山川绘上缤纷多彩的颜色;

21地市都加入到“创森”行列,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基本建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优美环境,正成为广东独特的城市竞争力;

建成森林乡村104个、绿美古树乡村53个、绿美红色乡村51个,“绿美广东”正与“百千万工程”深入结合,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碧海连山,林城相依;天蓝水清,山绿景美。如今的广东大地,绿色不断延展,绿意扑面而来,绿色理念代代相传,绿色发展成为共识。

找到适合的“色号”

广东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类型多样,有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决定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不能搞“千城一面”,不能追求“各地一貌”。

因城扩绿,深绿、浅绿、草绿、翠绿……总有一款适合自己的“色号”。

在珠海,多段云道通山访海、阅城览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绿色,这样的“双向奔赴”令人欣喜。

在韶关,“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通过生态修复不仅补上了矿区的“欠账”,还让山体重披绿装、重展绿颜。

在湛江,连片壮观的红树林守护着海堤,还孕育了鱼、虾、蟹、贝等各类水产资源,吸引多种鸟类栖息,“要颜值有颜值,要实力有实力”。

因地制宜,城市乡间的细微之处也在见缝插绿、见白补绿、宜绿则绿。

在揭阳,一片撂荒地、一条臭水沟,经过治理摇身变为“一河两岸”美丽宜居风貌带,成为当地生态旅游的亮眼名片。

在肇庆,荒草丛生的农村边角地,种上了紫花风铃木,“一村千树,绿美乡村”,恰似置身于画卷之中。

桃花坞、古驿道、麦田画、观景民宿……全省19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各美其美,超6000公里碧道拓展了“生态圈”“慢行圈”,古树公园沟通美景与历史,为市民休闲、旅游观光提供了好去处。

满眼都是绿意,生活充满生机,人与自然,也实现了更广泛的“能量交换”。

“摇钱树”和“致富果”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不仅要实现“绿起来”“美起来”的目标,还要助力农民群众“富起来”。

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特色农产品打造等携手共进,方可最大限度延展“绿美底色”,激活“光合作用”,让绿色发展体系中的每个细胞都能释放出“共生活力”。

酸柠檬,甜柚子,棵棵都是“摇钱树”;油茶果,砂糖桔,粒粒皆为“致富果”。

在河源,林下“掘金”已逾58亿元;在清远,穿行林野、饱饮山泉的清远鸡总产值已达68亿元,为养殖农户直接增收1.6亿元;在茂名,荔枝寄递业务量超1600万件,荔枝罐头席卷海外市场……绿色撬动的发展,动能最是持久。

万绿湖以“绿”生金,红树林靠“蓝碳交易”变出真金白银,南岭、丹霞山游人如织,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成果丰硕……“绿宝盆”同时也是“聚宝盆”,是一隅群众的生财之道,也成为周边游客观景休憩、健康养生、旅游消费的新选择。

在梅州,“回赠母校一棵树,回报家乡一片林”倡议得到大学生积极响应,郁郁葱葱的“客商林”已然长成推窗见绿的市民公园;在湛江、茂名、韶关等地,“有喜事来植树”成为当地新风尚,喜事叠上“美事”,更是一座城市的幸事;前不久,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在南方+焕新上线,认捐、植树、畅游在网端变得触手可及,绿美的“朋友圈”更大了,参与者更多了……在造绿、护绿、赏绿、购绿的“绿美”链条上,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向绿色要财富、与绿色共未来,生态环境改善正日益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红利。

“鸟中大熊猫”黑鹤“扎寨”阳山,“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现身万绿湖,这些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新例证。

此时此刻,遍看广东,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绿意尽展,美好绽放!

【话题研究员】张宇驰 魏伯航 曹斯 丁建庭 胡良光

【设计】丁薇薇 彭晓

【剪辑】实习生 陈文焕

【运营】尤立川 董晨晨 邓素凡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