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踩踏,我就会想起2014年跨年夜发生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的踩踏事故,那次事件造成35人死亡,42人受伤,年末的欢庆以悲剧收尾。
上海外滩
有人可能会问:踩踏事件在国外也会发生吗?答案是肯定的。
2022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因万圣节活动大规模人群聚集,引发严重踩踏事故,造成158人死亡,其中还包含4名中国留学生。
韩国首尔梨泰院
事实上,只要是人群集中且空间有限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踩踏。例如:宿舍楼或教学楼楼道、街边巷道、电影院或剧院、广场等。每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安全这根弦就一定要绷紧。
楼道
有人说,只要在人群中不摔倒,不被后来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生命就是安全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踩踏事件中的遇难者大多不是死于踩踏本身,而是死于挤压性窒息,即人的胸腔被挤压得没有空间扩张了。在最极端的踩踏事件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避免呢?如果遇到了,又该如何应对呢?
1. 不凑热闹,远离“危墙”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但抵不住中国人爱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这样的习惯无疑会将自己置于险地之中。请试着回想一下:生命中有哪些美好的体验,是通过凑热闹或者人挤人带来的?
在拥挤且狭窄的环境下,一旦有人摔倒,或者发生突发事件,大家盲目逃跑,就很容易触发踩踏事件。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蕴藏着危险的地方,最好还是不要去了。
2. 暂避锋芒,勇敢脱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并非自己想凑热闹,万一不小心就被人流裹挟其中,无法轻易脱身,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策略。
首先,寻找避险地。不急不躁地顺着人流走,并尽力往人流的边缘移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路边如果有商店、咖啡店等可以躲避的地方,我们可以进去暂避一会儿。
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尝试借助市政设施脱险:路边有路灯,可以顺杆往上爬,然后紧紧抱住;旁边有河流,如果会游泳,那就大胆往里跳。总之,发挥聪明才智,从各个方向“突围”。
3. 保持站立姿态,保证呼吸空间
在拥挤的人流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站稳,身体不要倾斜而失去重心。如果鞋子被踩掉,那就不要了,千万不要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姿势示范
在拥挤的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在胸前形成三角空间,保证胸腔能够起伏,完成呼吸。
说到底,这样的姿势本质上是依靠肌肉的力量,维持一点生存空间。对于体力较弱的女性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也是踩踏事件的遇难者多为女性的原因。
4.大声呼救,“球体”自救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建议采取“人体麦克法”,即:联合身边的同胞,有节奏地一起呼喊“后退”,直到把呼喊声传递到人群的最外围。
如果自己被人群拥倒,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膝并拢贴于胸前,双手在颈后紧扣,全身紧绷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并伺机找机会站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