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皖东北八路军是怎样动员老百姓运粮的?

皖北一隐士 2024-06-05 20:44:50

引言:抗战爆发以后,皖东北的中共武装番号屡有变动。先叫八路军,“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改称新四军。这一带的老百姓习惯仍称八路。

小编因经常发文,介绍家乡抗战故事。有不少网友私信咨询,问我为何前后会有两个名称,在这里给统一回复网友,以释疑惑,并感谢众网友的垂阅与鼓励。

闲话少叙,细说正文。抗日老战士杨明卿生前回忆,1940年2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独立大队(杨老所在部队)、第一大队、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一团、六抗三支队等部联合攻下了大柏圩。

孙象涵与新四军二十五团

大柏圩是泗县东北部一个伪化的地主庄园。大地主柏逸孙祖上据说挂过双千顷牌,拥有土地20万亩。柏家世代压榨农民,家中粮草堆积如山。

顽军马馨亭部受当时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指令,由大别山进入皖东北。打算与苏北的韩德勤联合起来,夹击八路军、新四军,并把中共武装挤出皖东北,摧毁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谁料马馨亭刚进入大柏圩子,立脚未稳,就受到八路军、新四军联合攻击。马部不支,逃往津浦路西。柏逸孙也惊慌逃走。

大队长孙象涵率部留守大柏圩子,负责处理战后事宜。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天寒地冻,群众饥寒交追,生活十分困难。皖东北农民以杂粮为主食,春荒以草根度日。

孙象涵(右一)与部分领导人合影

面对大柏圩内堆积如山的粮食。上级决定开仓放粮,救济贫民。群众听到打开了大柏圩子,高兴不已。又听说开仓济贫,更是兴高采烈。有的说,过去听戏,知道有包公放粮,可没见过。现在八路开仓放粮,这是真的呀!

大柏圩子只有西门和南门,独立大队全部后勤人员和各连司务长,都在西门办理放粮手续。运粮的群众从西门登记进来,装好粮食从南门出去,这样进出有序。

正值春荒缺粮,群众要吃粮,部队和地方政府也要用粮。上级又拿出了运粮办法:各村由村长、保长带队,带领本村本地群众运粮。

用大车(太平车)拉的,每车以千斤计算(实际上不止千斤),按三七开,私人700斤,公粮300斤,就是一车拉的再多,公家只收300斤,余下的归个人;用牛马驴驮载的,以每头(匹)200斤计算,按一九分成,个人留180斤,公家20斤。

民国时期皖东北大车

其实,车拉畜驮的都是满载,无论运再多都按这个规定分成。公粮由各村保管,供部队和地方政府取用。至于群众肩挑背扛,尽挑尽扛,能挑多少,能扛多少,都归自己。

一时间,拉粮的喜讯不胫而走,而且越传越远。附近的群众闻风而来。从登记簿来看,还有从上、下双沟赶来拉粮的。上双沟是徐州东南睢宁县的双沟,下双沟是泗县以南淮河边的双沟。两地距大柏圩子都在150里左右,足见这次群众拉粮的地区之广,群众得粮度过春荒受益之大了。

距离近的村子,拉一趟再拉,扛一趟再扛。路程远的人也有窍门,他们拉到半路就放在亲友家,回头再拉。拉粮的人越来越多,不分昼夜,西门进,南门出,循环不已。

通往大柏圩子的路上,人山人海,车辆牲口,川流不息。整整运了7天7夜,还没有运完。有的群众拉的粮食够吃了,就扛被子、装衣裳。还有的拿细软等值钱的东西,能拿的尽管拿。

这家伪化的地主粮仓是一排排面朝南的瓦房,每排十几间,有十几排。粮仓不安门,装的是闸板。放粮时,抽去闸板,粮食淌满院子,群众在院中装粮、运粮。

人们运粮热潮高涨,不分昼夜运粮、拉粮。不久,警戒部队来报,睢宁、宿迁两地日伪大举增兵,要出动对我扫荡。

上级决定,停止运粮,部队撤出,破坏大柏圩子的圩墙碉堡,以免资敌,被日伪占为据点。通知进来的群众,赶快运粮回家;没进圩的迅速撤离。

中午,日伪已进到凌城一带,枪炮声不断,有几颗炮弹落在大柏圩附近。部队掩护群众安全撒离,主力撤出圩外。晚上,小部队放火烧毁了碉堡。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