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主管农业,力主包产到户,遭批评后愤而辞职,72年郁郁而终

追梦的年 2024-03-13 22:35:07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因为有毛主席等人做表率,许多已离开军队的干部就不再参与授衔,像邓子恢就属于此列。

如果按照以前的职务和贡献,邓子恢其实是可以被评为大将的,不过在授衔时他已经被安排去主管农业了,因而就错过佩戴将星的机会。

邓子恢后来在农业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即便不符合主流也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有屈服于其他压力。

他很刚的是,在多次受到批评后就愤而辞职,还是不愿改变自己的想法,最终呢,也是郁郁而终,唉...

邓子恢1896年出生于福建龙岩,是闽西革命的主要领导人,1928年3月,他参与领导了龙岩后田暴动,创建闽西第一支农民游击队。

此后历任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根据地红12军政委等职,包括后来中央红军主力出走后,他仍然留在闽西坚持战斗。

在那艰苦的三年里,邓子恢与张鼎丞、谭震林共同领导群众和少量部队,为闽西保留了革命火种。直到国共合作,他们才率部下山,成为新四军的一部分。

此后邓子恢一直非常显赫,历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华中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华东局副书记、四野第二政委等职。

他多次担任过粟裕的上级,还在大军南下时负责过四野的政治工作,谭政也是他的部下。

这些经历综合来看,邓子恢如果参与授衔,起码也是大将级别。只是当战争任务不再那么重时,邓子恢就慢慢脱离四野,转而实际主持中南行政区的全面工作。

后来“五马进京”,邓子恢奉命离开中南,1953年1月刚到北京不久,毛主席就特别会见了他一次。主席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子恢同志,调你来做中国农民的统帅。”

次月,中央农村工作部正式成立,邓子恢任部长。1954年邓子恢升任为国务院副总理,农业依然是他主管的领域。

在其位就谋其政,邓子恢多次深入一线调研,认为农业发展应脚踏实地一些,“从小农经济的现状出发”,但这种想法与主流意见不符。

1955年4月,毛主席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主张在原有65万个农村合作社的基础上翻个倍,邓子恢却认为应按照原计划不变,即还是发展到100万个。

两人私下里几次商量都没谈拢,随后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毛主席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就不点名地批评了邓子恢。

同年10月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邓子恢仍是按照原来的思想,提出“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不宜过快,要求不能过急”,被认为“右倾”,挨了批评。

即便如此,邓子恢也没有因为压力改变态度,三年自然灾害中,就不断提出卓有成效的意见和建议。

1961年,他响应毛主席深入基层调研的号召,回到老家龙岩亲身接触一线20多天,这段日子他是真切地感受到了群众的困难。

听说有人被饿死后,他泪如雨下,心里一直在想办法能改善这种局面。碰巧这时他从安徽省全椒县人刘志龙那里了解到,安徽正在搞包产到户责任制,群众的积极性很高。

于是邓子恢立即去安徽做调查,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向他介绍道:安徽农村有39.2%的生产队正在试行责任田,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产量增加,群众满意。

随后邓子恢又深入到试行责任田的生产队中,发现实情与所述一致,他内心非常高兴,认为找到了解决农村困境的方法。

他把此行的见闻做成报告,然而还没交上去,曾希圣就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被免职了,责任田的做法也受到批评。

安徽省宿县符离集区委书记武念慈对这个结果很不理解,多次写信给中央说本地试行责任田后的改变,希望中央能派人来调查,还安徽干部们一个公道。

既然有人“叫屈”,组织就派人去查,邓子恢让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王观澜带了个工作组去安徽。调研完成后,王观澜汇报:

就算是犯错误,我也要说田间管理包产到户责任制好。安徽的群众干劲可大了,白天没人偷懒,晚上还带着灯干活!

这句话深深刺激到了邓子恢,他随后拿着报告,于1962年7月22日面见毛主席,希望能找个地方做试验,搞几年“包产到户”看看成功,不过毛主席拒绝了。

主席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包产到户都已经搞了几千年,还要搞吗?如果真的搞,没几年就有人雇工、讨小老婆!你怎么又动摇了,波兰搞自由化,都还不敢解散合作社。

邓子恢说“包产到户”不是解散“合作社”,但还没等他阐述理由,在场的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就站起来驳斥:“责任田瓦解集体经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顶帽子实在太大,邓子恢不敢再说,此次讨论就暂时停止了。

同年8月6日,主席在一次会议上再次批评“单干”,并说邓子恢听不进意见。其他人见状没再表态,邓子恢却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

工业可以搞责任制,农业为什么不可以?责任制不涉及到所有制的问题,土地依然归集体所有。超产部分归个人,不是反对集体经济。

6天后,主席在批示相关文件上时,又一次批评了邓子恢。

10月5日,农村工作部被撤销,邓子恢调任为国家计委副主任,不过他本人不想离开农业,在接到调令时就找到主席提出辞职,希望能撤销自己的一切职务,允许自己告老还乡。

主席这次没有与他争论,也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不久后安排他到广州暂时休养。后来邓子恢还出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管理财政方面的工作。

大运动时期,他遭到过打击迫害,郁郁寡欢,1972年12月,邓子恢在沉闷中离世,享年76岁。

其实邓子恢与毛主席也没什么个人恩怨,主要还是公事上的分歧。早年两人在闽西时关系非常好,邓子恢晚年也常常表示怀念。

只不过他性子很直,1930年就曾因为反对“立三路线”被撤职,到晚年这种坚持自我观点的作风都还没改。

不去说他后面的事对不对,单就他这种不忘初心、能顶住压力的作风,也很令人敬佩了。

2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