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海湾战争,当全世界看到美军一枚导弹精确穿过前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钻入目标内部爆炸时,都震惊了。人们第一次见识了精密制导武器的威力,从此人类战争史多了一个概念:“外科手术式打击”。美军之所以能这么“横”,靠的就是美国独自研发的GPS系统。
6月23日上午,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北斗星座正式以“完全体”形态登上世界舞台,国家信息安全从此不再受制于人。
置身于灯影繁华的都市,当你感到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是否也曾经……打开了你的定位导航?……别笑,“迷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随着各类地图软件发展完善,导航已经作为必不可少的部分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十多年前,人们印象中的导航系统只有美国的GPS。一部当时最新潮的手机,包装盒上标注的“GPS”三个字母足以让人感到颜面有光。如今,GPS一枝独秀的时代早已过去,四大导航系统的其他三个——格洛纳斯(GLONASS,俄罗斯)、伽利略(GALILEO,欧空局)和北斗(BeiDou,中国)相继部署。中国北斗更是成了国人之光。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正式完成对全球的覆盖,为世界用户提供实时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这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
一路走来,北斗系统在十余年间完成高效组网,并增加诸多让“前辈”们侧目的绝技,未来,北斗系统也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导航系统展开协作与竞争。
十余年发展,成就国人之光
古时候人们为了辨别方向,仰望北斗七星。如今,城市灯火掩盖了星光,但我们却将前方的路看得更清楚了。这一切都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劳。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是利用卫星进行自主地理定位的系统。它允许人们通过终端(手机、汽车等)接收高精度定位信号,并实时提供导航、测量和跟踪定位等服务,能告诉你自己在哪儿,旁边都有什么。
中国北斗系统自1994年开始部署,先后完成三代建设,包括为中国境内提供服务的北斗一号,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的北斗二号,以及为全球提供服务的北斗三号。
北斗系统三代卫星对比,可以看到“从无到有”的过程 |作者自制
目前,北斗一号已经退役,北斗二号和三号仍在服役中,后续还会再发射几颗卫星作为补充。北斗二号和三号分属不同的系统,其中,北斗三号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自己特有的频段外,它还兼容北斗二号的信号,进而实现在区域导航定位方面的相互协同。
不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意味着在卫星导航系统领域,我国信息安全得到了实质性保障。并且,卫星导航涉及众多工业门类,一个独立自主的导航系统平台,也为商业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身怀绝技的后起之秀
作为导航系统中的后起之秀,与前辈相比,北斗系统实现了诸多新功能、新突破,这些先进、便利的服务,受到用户广泛好评。
● 短报文功能:知道我在哪,也能让你知道我在哪
北斗导航最具特色的服务,首推短报文(通信)功能。该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一次传送几十个汉字的短报文信,同时还能向周边千公里范围内播报自己的位置,极大减少信息传送所消耗的时间。
短报文是其他导航系统无法做到的绝活。其受益者之一就是渔民,通过短报,出海渔民可以在海上及时向家中报平安,也可以在上岸前就告知买家自己的收获,提前谈好价格,避免临时寻找买家而导致渔获变质。
有了短报文(通信)功能,海上作业诸事不愁 | pixabay
● “两客一危”与地基增强:以极高的精度管控车辆
“两客一危”是指这类需要严格管控的车辆:道路班线客运车、旅行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国家规定此类车辆必须安装电子定位装置,并将运行信息及时接入到全国联网联控系统中。
因为通用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偏低,这类车辆以前还有逃脱监管的可能,但北斗系统的“地基增强”技术,将让“两客一危”在违反交规时有所忌惮。
“地基增强”是指将北斗的天基系统(空中设施)和地基系统(地面配套设施,如电线杆、固定建筑等)相结合,从而极大提高定位精度的技术。当前,北斗系统能够在定位对象的时速高达80公里时,将定位误差控制在2厘米,精度远高于GPS系统。
这意味着大货车再也不敢长期占用超车道了,因为车道宽度比2厘米大多了,违章行为将被非常清晰地界定出来。而GPS民用领域(开放服务)的定位精度在10米,根本无法区分车道。
2厘米定位精度,车道安排得明明白白 | imgur
使用该功能还可以进行驾照考试的检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即可知道考生的操作,车辆任何细微的位置变化都不会逃脱它的法眼。
而且,给孩子戴的定位手表也会更加精准,显示信息将不再是“在某地附近”,而是能精确到孩子站在哪块地板砖上。
其他诸如野生动物迁徙跟踪、精准农业、抢险救灾、工程辅助(桥梁、公路、隧道施工等),种种场景当然也不在话下。
● 形变监测:通过累积测量,检测毫厘变化
北斗还可以进行微小形变的监测,精度可达到动态检测厘米级,即检测一个动的物体,得到的尺寸和真实的尺寸偏差只有几厘米;静态检测达到毫米级,即检测一个静止的物体,得到的尺寸和真实的尺寸偏差仅几毫米,远高于GPS的测量精度。
这在一些和形变有关的场景,例如水利工程监测(如大桥变形、高楼歪斜)、灾害预警(如山体变形、大坝移位)中,都有重要作用。
而这样的高精准定位,都要归功于北斗采用的差分算法技术。这种算法通过将多次测量后的结果取平均,可有效减少误差。在北斗卫星定位中,假设一次定位的精度是10米,通过将成千上万次的定位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即可将结果精确到毫米以下。
中国三峡工程,毫厘形变,都逃不过卫星法眼 | pickyview
● 卫星的“微信群”:星间链路,摆脱地面站限制
“星间链路”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它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卫星独立运转的能力。通俗点说,星间链路就像是一个卫星的“微信群”,卫星们可以通过星载设备相互通讯,彼此实时共享位置,大家“口耳相传”,很快就能知道所有卫星与自己的相对位置。
该技术最大的优势是,不再依靠卫星地面站,就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通讯。如果没有这个“群”,地面站就要像“领导”一样,一个一个地对单颗卫星发布指令。但有了“群”,大家就可以在群里相互讨论、彼此定位,不仅扩大了覆盖范围,还极大提高了效率,甚至可以脱离“领导”(不需要在全球遍布地面站),独自组网,成为地面网的备份。
目前,除北斗三号之外,美国的GPS和俄罗斯GLONASS都有星间链路系统,但欧洲的GALILEO则没有,这也使得其颓势尽显。
性能位列世界第二,北斗前景可期
眼下,全世界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一共有四个,分别是美国的GPS、欧洲的GALILEO、俄罗斯的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
四大导航系统中,GPS发展最早,成熟度最高。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开始研制(那时还不叫GPS),原本是为军事服务,之后逐渐演变、完善,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直接影响了战局,当时美军在战场上表现出的精确打击能力,令世界瞩目,这也成为我国发展北斗系统的契机。目前,GPS在轨卫星24颗,可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服务,商业应用开发最深入。
GLONASS在发展时间线上紧随GPS之后,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全球组网。但由于受到苏联解体及俄罗斯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一度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卫星补网,最少时在轨卫星仅有六、七颗。所幸2010年前后,GLONASS逐渐恢复全球服务能力,由于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它的商用开发程度目前仍优于北斗。此外,由于采用了独特的编码体制,理论上来说,GLONASS系统的整体抗干扰性更强,发生紧急事态时有潜在的安全性优势。
GALILEO导航系统目前仍然在建设过程中,性能方面虽然民用精度表现良好,但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表现不佳。2017年,该系统18颗卫星72台原子钟中,高达9台出现故障,2019年更是出现长达117小时的服务中断,加剧了用户使用其服务的疑虑。
就目前而言,我国北斗系统的整体性能已经非常优秀,定位精度、可靠性和特色功能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其综合性能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GPS。
从维护国家地理情报安全的角度来说,与GPS不同,北斗不追求对全球进行高精度监测,我们的思路是确保自身安全,而非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就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及周边地区而言,北斗的定位精度将超过GPS。
很多在亚太地区发布的手机,已经采用了北斗和GPS双系统定位。但对全球范围而言,北斗的性能还有很大的推广和成长空间。未来,北斗将秉持开放的理念,与其他导航系统展开竞争与协作。
穿山越水,天涯可期!
即便深处戈壁沙漠,北斗一样带你回家
注:手机导航系统不会标示现在使用的具体定位星座。苹果手机暂不支持北斗,安卓手机可下载北斗版APP,查询自己手机使用的导航卫星。
北斗系统与 GPS 和 GALILEO 的历史情仇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是一部“正宗风味”的扬眉吐气史。我国发展北斗系统的契机,与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GPS系统对战局的巨大影响密不可分。当时美军在战场上表现出的精确打击能力,让世人看到了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自那时起,北斗一号的研制就被提上了日程。
而北斗与GALILEO的渊源就更深了。可以说,没有欧洲的处处针对和排挤,我国就不会建成现在的北斗。
北斗一号建成后,由于定位精度差而饱受诟病,于是我国生出与欧洲合作共建导航系统的意向。为此中国甘愿提供巨额资金,只为在系统建成时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欧洲不但处处限制技术出口,甚至还拉上了日本、印度等国家,他们出钱少,待遇却一样不少,同时这两个国家还不时将中国作为自己的假想敌。
中国对此非常失望,毅然决定“单干”,推出了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之后又一路发展,推出了更先进北斗三号系统。
不仅如此,凭借强大的动员力和执行力,中国还提前发射卫星,于2018年4月17号,在资源频率失效前的24小时,让卫星向下发出信号,直接占用了GALILEO的轨道频率,让已经入轨的GALILEO第一颗卫星成为废铁。现在,欧洲GALILEO计划问题频出,在定位精度和服务范围等方面,均被北斗无情地远抛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