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携妻隐居深山,自己接生、拒见家人,11年花光350万积蓄

巴普罗独白 2024-10-15 16:26:07

他们是北大法律系的高材生,本可大有作为,却在事业巅峰选择隐居山林。

他们在2500亩荒山中开垦40余亩耕地,以近乎原始的方式生活,甚至自己接生孩子。

11年间,他们花光350万积蓄,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每年给父母寄一封信。

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做出这个令世人不解的决定呢?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广播网】【读者】。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师生恋修成正果

王青松将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知识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套独特而实用的养生体系。很快,他的课程火爆,王青松的名气也随之水涨船高。

仅仅几年时间,参与他养生讲座的学员就超过了200万人次。王青松也因此积累了数百万的财富,成为了北大校园的一个传奇人物。

在授课过程中,王青松结识了自己的学生张梅。张梅是北大法律系的一名本科生,比王青松小12岁。

尽管两人在年龄上存在差距,但他们在生活理念和价值观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张梅同样对养生学说深信不疑:她认为人应该追求身心的和谐统一,过一种简单、自然、无欲无求的生活,与王青松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共同的理念基础上,王青松和张梅渐渐产生了感情。

王青松在事业和爱情的巅峰期,先后申请了北大哲学系和法学系的博士学位。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两次申请都以失败告终。

这对王青松的自尊心和信心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而那个时候,他的爱人张梅在北大的职业发展也遭遇了瓶颈。

她始终无法获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职位和发展机会,张梅感到沮丧和无力,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选择。

隐居深山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一些媒体和舆论开始对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质疑,指责他夸大养生效果,误导学员。

面对事业的挫折、爱情的困境和外界的压力,王青松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能走向何方。

在这个低谷期,王青松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回想起自己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时光,开始怀疑,自己在大城市的奋斗是否真的有意义。

于是,王青松萌生了隐居的想法。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开始尝试在周末或假期到郊区的乡村小住几日,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

这些短期的乡村生活体验,让王青松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和快乐。他决定,要彻底告别城市生活,到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隐居起来,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王青松和张梅的隐居之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989年,他们迈出了第一步。搬离了工作多年的北大校园,在北京西郊的香山脚下租了一处房子。

1995年,王青松和张梅开始尝试更加彻底的隐居生活。他们在香山附近租下了一块土地,开始利用周末时间到这里耕作。

1998年,张梅下定决心,辞去了在北大的工作,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隐居生活中去。而王青松,也在2000年后正式脱离了北大。

他们彻底告别了城市生活,租下了一座2500亩的荒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与世隔绝的生活。

学霸夫妻的软肋

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近乎原始的牧耕生活。没有电力,没有自来水,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完成。

在这片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张梅在十几年间只离开过两次。他们的儿子王小宇,更是从2003年出生起,就没有离开过这片地方。

对于儿子的教育,王青松和张梅也有自己独特的理念。

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到城里的学校接受所谓的现代教育。在他们看来,现代教育过于功利化,充斥着无谓的竞争和压力,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说难听一点,王青松和张梅虽然是学霸,可看到他们后来的状态,其实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有点弱。

王青松出生在河南洛阳新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就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走出农村。

高中毕业后,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期。王青松凭借出众的能力,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被分配到信阳市机要局工作。

在机要局,王青松接触到了大量的内部文件和资料,眼界大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王青松以全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学习。

进入北大后,王青松选择了国际政治系。

但他深感国际政治过于宏观,难以实现自己服务社会、改变国家的理想。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转入法律系攻读研究生,希望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为国家的法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6年,王青松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并被北大法律系留校任教,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隐居生活面临经济危机

王青松和张梅的隐居生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他们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的理想。

但现实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却也接踵而至,经济压力成为了他们隐居生活的一大挑战。

为了实现隐居梦想,王青松和张梅几乎倾其所有,花费了350万元的积蓄。

而隐居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很难再有经济收入。

综合考虑到儿子的教育问题,王青松和张梅最终下定决心,结束隐居生活。

为此,他们联系了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唐师曾。在唐师曾的协助下,他们开始为回归社会做各种准备。

为了生计,王青松和张梅决定利用自己在山中积累的农牧知识和经验,开发和推广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

但王青松和张梅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到学校、社区、企业进行演讲和讲座,分享自己的隐居经历和感悟。

小结

王青松还计划把自己多年来的思考和实践写成书,出版发行。

王青松和张梅的故事,是一段关于逃离内卷、追寻自我的传奇。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 【中国广播网】——《北大高材生“归隐”深山20年 为儿子准备回归社会》

[2] 【洛阳晚报】——《洛阳籍北大教师王青松 遁入深山当隐士》

[3] 【广州日报 】——《北大教师夫妇隐居山中10余年为儿子要回归社会》

[4] 【读者】——《北大才子携妻隐居深山,自己接生,拒见家人,11年花光350万积蓄,如今怎么样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