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74年的冬天,吉林省榆树县的田间地头,年轻的回良玉正和农民一起忙着检查小麦的出苗情况。
他的手上还沾着泥土,脚下是一片贫瘠的土地。
谁能想到,这个从农村基层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普通人,43岁时便被提拔为吉林省副省长。他在那个位置上,用数年扎根基层的经验推动了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4年后,他已是安徽省委书记,手握更大的责任。
彼时的安徽,农业问题积重难返,贫困地区依然遍布。他脚踏实地,四处调研,带领安徽走出了困境。
再到2003年,59岁的他成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三农”工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改革注入了活力。
这位曾经的“三农”改革推动者,用一生改变了多少农村?
走进农村,贴近民生回良玉的早年在吉林省的农村,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学习的日子。
他刚从吉林省农业学校毕业,便踏入了榆树县农业局,那是一个专注于农业发展和技术指导的地方机构。
当时,他主要的任务是前往各个农村,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1960年代,他第一次被派往农安县的合隆公社合心大队。
那时,大队的基础设施非常简陋,村里的道路多是泥泞的,经常需要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才能到达目的地。
回良玉和同事们背负着简单的行李,带着必要的农业工具和种子,深入农户进行实地指导。
他们住在农民家中,与农民一起吃饭,共同参与田间劳动。
在播种、施肥、除草等季节性农活中,回良玉亲自下地,肩并肩地与农民们一起劳作。
70年代初,他又被调至榆树县的于家公社五家子大队。
这里的农业环境和合隆公社类似,但农业技术更为落后,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回良玉不仅要做技术指导,还要做心理工作,鼓励农民尝试新的种植方法。
接下来,他调至谢家公社谢家大队,这里的特点是水源较为丰富,适合水稻种植。
回良玉和他的团队引入了水稻的密植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
他们还引导农民建立灌溉系统,合理调配水资源,这对提高整个大队的农业产出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地方到省级1974年,回良玉多年扎根基层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他被提拔为榆树县委副书记。
在榆树县,他开始从全县的视角来推动农业发展,协调各乡镇的生产计划,组织技术推广,帮助农民解决具体问题。
他通过深入调研,逐步掌握了全县农业的整体情况。
从生产资料的调配到具体种植方案的制定,他都亲自参与,尤其关注农作物种植的科学化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1977年,回良玉被调任吉林省农业局副局长。
他着手梳理全省农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调整。
他发现,许多地区的农作物品种老化,产量低下,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的整体发展。
他推动品种改良,引进了高产抗病的作物品种,并通过省农业局的网络将这些优良品种分发到各地。
在此期间,他发现传统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他提出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建议,鼓励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
他推动各地引入农机具,并出台政策支持农民合作购买和使用机械设备。
为了解决机械化生产初期农民的使用困难,他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教农民操作和维护机器。
随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吉林省农牧厅副厅长,这一职位让他接触到更加全面的农业领域。
他开始关注农业与畜牧业的协同发展问题,推动农牧结合的综合生产模式。
在这几年中,回良玉始终保持着扎实的工作作风。
他经常深入农村和生产一线,与地方干部和农民共同探讨问题。
成为吉林省副省长1987年,43岁的回良玉被任命为吉林省副省长。
作为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他依然将大量精力放在推动全省农业发展上,同时开始着眼于更广泛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
他首先针对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展开调研。
他走访了多个县市,考察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村经济结构,逐步摸清了全省农业的基本情况。
在推动农村经济提升方面,他注意到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潜力。
为此,他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经济。
他提出“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推动粮食种植与畜牧业协同发展。
一些地区开始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饲料作物,用于支持牲畜养殖业的发展,而其他地区则尝试种植经济作物如大豆和油菜,为农民创造更多收入来源。
同时,他还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了解决农村运输困难的问题,他推动道路修建项目,连接各乡镇和村庄之间的交通网络。
他还组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使得更多农户用上了电,为农业机械和家庭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安徽和国务院的职责1998年,回良玉调任安徽省委书记。当时的安徽,农业依然是全省经济的主要支柱,许多农村地区还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面对这样的情况,回良玉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上。
他刚到安徽不久,就立即组织了一系列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调研活动。
在调研中,他发现安徽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水利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为此,他开始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修进行重点部署。
他协调各级政府,集中力量修建和整治水渠、水库,为农田灌溉提供更稳定的水源。
同时,他还推动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农田设施建设,提升了耕地质量,增加了粮食产量。
与此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服务体系的建立。
他积极引入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人员,组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将先进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和高效农业机械推广到农村。
2003年,回良玉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开始承担全国范围内农林水利工作的重大职责。
在这一职位上,他继续关注农业发展和农村问题,推动了多项惠农政策的出台。
这期间,他提出并实施了粮食直补政策,减轻了农民的种植负担,激发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他还推动免除了农业税,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政策改革,直接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
在水利方面,他协调了多项大型工程的立项和建设,例如南水北调和一些重点水库工程。
这些工程在保障农业用水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可靠的水资源支持。
他还注重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改善灌溉条件,帮助这些地区摆脱农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他多次前往中西部省份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区域的农业特点和发展需求。
例如,他在黄土高原地区考察时,推动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帮助农民寻找了新的收入来源。
在西南山区,他倡导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并协调资金用于支持这些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退休生活与回忆录的撰写2010年8月,甘肃陇南和天水等地突遭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许多村庄被泥石流掩埋,道路中断,基础设施受损。
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深入一线,考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并对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出部署。
在抵达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时,回良玉沿着已经被泥石流破坏的道路徒步进入灾区。这里是此次灾害的重灾区之一,大量房屋被毁,居民失去了家园。
他走访了几个受灾严重的村庄,每到一处都仔细查看房屋倒塌情况和农田受损情况,向受灾群众详细询问家中人员安置、生活物资保障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得知部分群众已经被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后,他立即向当地干部了解安置点的条件,包括食物供应、医疗服务、饮用水安全以及保暖物资的储备情况。
他特别强调,天气正在逐渐转凉,必须优先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的保暖问题,确保不会因为安置不及时造成新的伤亡。
在慰问救援人员时,回良玉走到正在抢险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身边,与他们逐一握手,了解他们在抢险过程中的困难。
他认真听取了抢险一线指挥员对救援进展的汇报,特别关注道路疏通和通讯恢复的情况。
他指出,道路中断和通讯瘫痪是目前救灾工作的主要瓶颈,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尽快抢通主干道路,为后续救援和物资运输提供保障。
在离开灾区前,回良玉再次对抢险救灾的相关部门提出具体要求。
他强调,灾害当前,党和政府的首要责任就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工作。
2013年,回良玉正式开始了退休生活,结束了数十年为国家和“三农”事业奔波忙碌的日子。
然而,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依然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特别是他一生倾注心血的农业和农村问题。
在退休后的日子里,回良玉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农业发展的深刻理解整理成书。
这些书籍中充满了具体的数据、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分析,展示了中国农业从传统到现代、从分散到集约的发展过程。
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人关注农业、服务农村,为中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1]许建启,田文玲.回良玉:没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会失去根基[J].中国老区建设,201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