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权谋,却败给人情世故,晁错被冤杀,揭示了怎样的职场规则?

品史学家江樵 2023-09-28 04:57:08

公元前154年,晁错家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中尉陈嘉。陈嘉宣读汉景帝的诏书,让晁错上朝议事。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突然拐入刑场。中尉宣布了皇帝杀晁错的诏令。受刑时,晁错还穿着朝服。  

这次处罚显然过于严厉。在汉景帝授意下,丞相青、廷尉欧等人对晁错进行弹劾。他们给晁错拟定的罪名是: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建议将晁错腰斩,并且全家都得死,“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汉景帝只在奏疏上批了一个字:可。

后世不少人都对晁错的悲惨结局感到疑惑:几个月前,汉景帝还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为何突然反目,给其顶格处罚?如果要杀晁错,斩首不是更省事,为何要施以腰斩这种残酷刑罚?并且这只是晁错一人之错,为何要将其一家老小全都杀光?

这其中缘由何在呢?

这一切,都是一场君王与臣子、君王与诸侯之间博弈的结果。很不幸,晁错在这场巨大的人性博弈中一错再错。

其实晁错不仅自己没有控局能力,连汉景帝都缺乏控局的信心和实力。

自身缺乏掌控局势的资源和实力,却将身家性命全都寄托在继位还不到两年的汉景帝身上。

这是一场盲目的豪赌。

《罗织经》有云:名可易,实必争;名实悖之,权之丧矣。充分说明了职场上,职位和权力的关系。有职有权,才能玩转职场,否则,有名无实,就只会陷入晁错式的陷阱中。

晁错削藩

晁错被“清君侧”,错真的在他?

明眼人几乎都能明白,皇帝和诸侯之间关系已经势同水火。

假使晁错不站出来,诸侯问题的这锅水也该开了。

一、双方已到临界点

对于汉景帝而言,再不制裁诸侯就没机会了。

有人说,何必匆忙削藩呢?等七国之乱的倡导者吴王刘濞老了,朝廷再动手岂不是轻松加愉快?

但事实上,汉景帝等不了那么久了。

1、吴王蓄谋已久。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前夕,吴王刘濞写信给诸侯们,愿用富可敌国的财富,资助大家共谋大事,称自己已为起兵准备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比文帝景帝两代皇帝执政时间都长。

2、诸侯实力日益膨胀。当时西汉全国约有54郡,朝廷直辖只有15郡,另39郡都是被各王国所占。其中齐、楚、吴三国加起来就几乎占了天下一半土地,比朝廷管理的面积还大。

3、朝廷军事实力不如诸侯。叛军一方,总兵力达到五十万,其中吴王刘濞的军队就有三十多万。

而反观朝廷,常备军仅在十万上下,并且还主要用于防御匈奴。就算临时征兵,其数量和质量都是未知数。  

对汉景帝而言,这搞不好都是要崩盘的节奏。还往后拖,他的实力不允许了。

七国之乱前,天下形势图

二、对于诸侯国而言,再拖下去也只是温水煮青蛙

既然朝廷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削藩,那么对于诸侯们而言,结局已经注定。诸侯所能做的,只有反抗一个选项。

反抗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赢。失败了,无非是将进度条拉快;而如果万一赢了,那么大家便集体赚大了。

所以反与不反,结局都一样,不如搏一搏。

而反戈一击的最佳时机,就是削藩之初,群情激奋之时。不然拖得越久,被算计得越多。

看到没有,这场七国之乱,实际上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战争。双方干一架,是早早晚晚的事。

这跟晁错能有多大关系呢?晁错只能说是被拉出来集火了。

七国之乱

有没有回头路?

如果非要说晁错有什么原罪,那便是他对功名的强烈渴求。

为了受皇帝重用,得到梦想的职位,他不惜充当先锋,得罪了一大把惹不起的人。

他曾对抗相权,抢走了丞相申屠嘉的权力和风头。申屠嘉愤而告发晁错凿开宗庙墙壁,其罪当诛。但汉景帝出面为晁错打圆场,称其无罪。申屠嘉气得吐血而亡。申屠嘉之后,丞相渐渐变得弱势。

他曾对抗整个军功集团。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建议:将以前被军功集团把控的爵位放开,让富商用金钱便可换取较高的爵位。这样既缓解了朝廷开支问题,也放开了被军功集团所把持的爵位。

晁错也因此一路升迁,由中大夫、内史直至升到御史大夫。当然职位都是用仇恨值刷的,升得越快,得罪的人越多。

提议削藩这件事,实际上由来已久,晁错在汉文帝时就提过。为何汉景帝刚登基时,晁错会旧事重提?只可能有两种原因:形势危急,或是汉景帝要求。但当时局势风平浪静,暂时没有出现异常,那就只可能是汉景帝的授意。

晁错是没有选择的。如果晁错不提削藩得罪了汉景帝,那么所有的庇护将不复存在,过去得罪的各方势力肯定会秋后算账,晁错还能有好果子吃?

既然担任着为王前驱的角色,那么晁错就再无退出的可能。即便知道后果很可能不乐观,他也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为王前驱,让晁错一路升迁,顺风顺水

晁错能力不足?

能力恐慌,在晁错身上显然是不存在的。

他的一系列提议所蕴含的思想,已经远超时代。

他看到“文景之治”的繁荣之下,已暗流涌动。

针对诸侯势力膨胀、富贾巨商经济垄断以及匈奴袭扰等问题。晁错提出了众多良策。

针对诸侯问题,晁错坚决主张直接削弱诸侯实力;针对土地兼并问题,晁错力主提高粮食收购价来劝民农桑;对抵御匈奴的问题,晁错提出从内地移民加强戍边,并以夷制夷。

这些措施,要比同时代贾谊的建议要务实可行得多,并且大部分都得到了实施。比如汉武帝将投降的匈奴人编入戍边守军中,从内地移民到边疆屯田。此外当时将盐铁收归官营,朝廷收回铸币权等政策,都是对晁错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践行。

并且,晁错移民实边和以夷制夷的主张,一直得到沿用,成为历代中原王朝的主要边疆政策。

由此可见,晁错的深谋远虑,可被称为同时代战略家的天花板。

文景之治

短板:重法轻人情

既然晁错在战略上都这么牛了,他为什么还会死这么惨呢?

因为他对人性认识还是有所欠缺。

举个例子。

晁错奉行的是法家,并极力建议汉文帝汉景帝推行法家。法家的本质就是集权专制、强干弱枝,君王独具权威。

但君主实施法家,就得依法律行事不讲人情世故,直接用权术来驾驭下属,尤其要警惕威胁君权的权臣。

显然汉景帝是个好学生,对打击权臣、巩固君权的事,是干得不遗余力。但晁错可能没意识到,汉景帝对他言听计从,让他自己也成为了新的权臣。

按照法家的逻辑,晁错一旦得到权位展现出强势后,同样也会被干掉。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既然没有人情,只有权谋利益。那么为了能保住皇位,汉景帝也可以将老臣晁错作为筹码交换出去。

晁错奉行法家之术

败给了人性

从战略层面上来看,晁错的计划是完美的:先收回相权,打击军功阶层,再极力压制外戚集团。这样把各方势力都削弱一圈,自然君权就加强了。等君权变强后,再对最棘手的诸侯发起最后一击,从此君权稳固,万世太平。

方案在权谋上虽然无懈可击,但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考虑职场上的人情世故和利益往来。

晁错挤兑了丞相和军功集团,但从他们手中夺取的是权位权责。但权力运作不仅是明面上权位,还需要相应的人脉和资源,否则就会“手中无米,唤鸡不理”。    

所以,可以说晁错虽然职位越升越高,但他的权力资源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他的实际影响力十分有限。这点,看看七国之乱初期,他给汉景帝提的建议有多烂就全明白了。

当时晁错提出了两个主要建议:

1、让汉景帝御驾亲征,带兵到前线平叛;而晁盖则留守京城。

2、把徐、僮之地割让给吴国。

汉景帝久居深宫,对行军打仗几乎一窍不通,让他带兵上阵,岂不是羊入虎口?作为臣子,应该随军出征献计献策才是。而晁错让君王孤身犯险,自己却统揽朝政留守老家,是不是有点居心叵测的意思?

此外,一方面让君王御驾亲征,志在必得;另一方面却又提出割地求和。这岂不是让汉景帝直播打脸吗?

这两招,让人不禁想起了祝枝山的名画:《小鸡啄米图》。你敢相信上面两条计谋是神级战略家晁错所提的吗?

为什么晁错会战略无敌,实操抠脚呢? 

究其根源,是他手中就根本没有资源。打仗要钱要人吧?可募集人财物的渠道,过去都掌握在军功阶层和外戚集团手中,晁错根本无从染指。晁错通过改革削弱了他们,人都得罪光了,谈何合作呢?

实力越单薄,晁错就越恐慌。他担心军功阶层、外戚集团与诸侯们暗中勾结,便急于在朝堂上发起一个除奸行动,只要和诸侯有着或有过联系的,统统列入惩罚的黑名单。

必要的除奸也没错,但是也需要最大可能地团结人,不然人都得罪光了,岂不就成了光杆司令?

就这样,晁错成功地得罪了大多数人。

最后朝臣袁盎和外戚窦婴联手发难,开始逼着汉景帝做交易:现在要靠晁错,你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最后彻底输给诸侯;要是靠军功阶层和外戚集团呢,你很快就会得到精兵强将,和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一仗还有的打。想赢,你就得把晁错干掉,将他夺去的权力和权位,重新返还给军功阶层和外戚集团。

既然都逼到了这个份上了,汉景帝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只能壮士断臂,杀掉晁错,重新重用军功阶层和外戚集团,以此得到所需的关键支持。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尾声:一场失败博弈的替罪羊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晁错为何会死这么惨?  

因为晁错当时的职位是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列,属于核心管理层。小过错根本上扳不倒他,所能够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名,无非就是“大逆无道”了。这个罪不可赦,处罚也几乎就是顶格的。

至于人不人道,汉景帝就不管了。  

七国之乱,汉景帝战胜了诸侯,但是不得不向军功阶层和外戚集团妥协。

战后,他任命武将周亚夫为丞相,而外戚窦婴则上位成为大将军。

当然,这是暂时的妥协。汉景帝没多久便发起反击。周亚夫被投入大牢,并死在里面,军功阶层再遭重创。外戚窦婴并没有如愿成为丞相。

丞相之位最后给了没才能、没背景但忠于皇帝的卫绾。汉景帝棋高一着,重新将相权收归手中。

如果晁错能够如卫绾一般稳扎稳打,或许能够坐上丞相之位。

可惜过于相信权术,而忽略了人性博弈,让晁错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