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后,林徽因询问碑文谁写,彭真:周总理字不赖

君墨谈史书 2024-11-07 02:03:28

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后,林徽因询问碑文谁写,彭真:周总理字不赖

1955年初夏,北京城正值艳阳高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一次工程进度会议上,建筑大师梁思成正与妻子林徽因一同参与讨论碑文书写的重要议题。此时的纪念碑已经有了雏形,巍峨的碑身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正面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已由毛主席亲笔提写。然而,关于碑文书写人选的问题却让在场的专家们陷入了深思。林徽因作为著名建筑师,深知碑文书写对整个纪念碑意义的重要性。就在众人犹豫不决之际,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突然说出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周总理字不赖!"这句看似随意的评价,却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周恩来总理是如何接受这项重任的?他又是如何完成这份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书写使命?

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选址定论

1949年9月,在北京筹备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各界代表就纪念碑选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著名民主人士马叙伦提出,可以将纪念碑建在东单广场。他指出,东单作为北京城的传统商业中心,每天有大量人流经过,将纪念碑建在此处可以让更多人瞻仰英烈。

而在会议现场,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专家则建议选址八宝山。他们认为,八宝山革命公墓长期以来都是安葬革命先烈的圣地,将纪念碑建在这里更具有历史传承意义。这一提议得到了部分与会代表的支持。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之际,天津代表团提出了第三个方案:天安门广场。他们认为,自明清以来,天安门广场就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具有无可比拟的象征意义。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随后的讨论中,建筑专家沈理源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报告显示,天安门广场面积广阔,地基稳固,且地理位置居中,交通便利。从工程角度来看,是建造大型纪念性建筑的理想场所。

此时,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天安门广场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提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时,进步青年在此举行的爱国示威活动。周总理指出,天安门广场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承载着中国人民追求进步与解放的历史记忆。

在座的历史学家补充道,早在1914年,原北洋政府就曾对天安门广场进行过重要改造。当时主持工程的朱启铃打破了封建时期将广场围墙封闭的陈规,首次让这片空间向普通民众开放,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场所。

会议期间,规划专家还展示了一组天安门广场的实地测量数据。数据显示,将纪念碑建在广场中轴线上,不仅能与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形成完整的建筑群,更能突显纪念碑的庄严气势。

经过反复论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天安门广场作为新中国的象征性广场,在这里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既能传承历史,又能展望未来,是最恰当的选择。

1949年9月30日下午,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全体政协代表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纪念碑奠基仪式,标志着人民英雄纪念碑选址工作的圆满完成。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从此在天安门广场扎根。

二、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1955年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这座高达37.94米的纪念碑,在建造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碑心石的选取与运输。

经过多方考察,工程队最终在北京房山区的石料场发现了一块完整的优质花岗岩。这块巨石长12米,宽3米,重达60余吨,可满足纪念碑主体建设的需求。然而,如何将这块巨石安全运抵天安门广场,成为工程人员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1955年4月,由北京市政工程局组织的运输队伍开始行动。他们特制了一辆16轮特种运输车,并在车辆底盘加装了特制减震装置。为确保运输安全,工程人员选择在凌晨2点至5点的交通低峰时段进行运输。整个运输过程历时3天,途经京石公路多个路段,所经之处不得不临时加固桥梁,拆除部分路障。

碑心石运抵工地后,建筑团队又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传统的起重设备无法满足如此重量的吊装要求。为此,工程师们设计了一套由4台起重机协同作业的吊装方案。这在当时的建筑领域尚属首次尝试。吊装过程中,4台起重机需要保持完全同步,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在基础结构设计上,建筑师采用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考虑到北京地区的地质特点,他们在基础层加入了特制的防震结构。这种结构由多层钢筋混凝土板和特殊减震材料组成,可以有效抵御地震带来的横向力。

工程队还在建造过程中融入了传统营造技艺。例如,在石材接缝处使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这不仅增强了结构稳定性,还延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师们改良了传统的灰浆配方,在其中加入特制添加剂,使接缝更加紧密耐久。

为确保纪念碑的垂直度,测量队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经纬仪,在不同高度设置了多个测量点,通过三角测量法进行反复校准。整个过程中,偏差控制在毫米级别,创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工程的新纪录。

碑身建成后,工程队又在表面处理上进行了技术创新。他们研发出一种特殊的防水涂料,这种涂料既能保护石材不受风雨侵蚀,又不会改变花岗岩原有的质地和色泽。涂料的使用寿命预计可达50年以上。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共解决了大大小小近百个技术难题,申请技术专利8项,其中多项技术在之后的建筑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这些技术突破不仅确保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顺利建成,更为新中国的建筑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艺术创作中的匠心独运

1954年末,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创作工作正式启动。文化部特别成立了浮雕创作领导小组,由徐悲鸿担任组长,召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雕塑家参与这项艰巨的工作。

创作团队的组建极具特色。除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骨干力量外,还特意邀请了江苏、浙江等地的民间石雕艺人。这些艺人虽然没有正规美院背景,但都是传统石雕技艺的传承人。其中,苏州石湖的老艺人张德芳,曾参与过狮子林的修复工程,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有着独特见解。

在风格确定的过程中,创作团队展开了多次讨论。有人主张采用写实手法,力求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也有人建议借鉴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以更具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来创作。最终,在多次讨论后,团队决定采用现实主义与民族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955年2月,苏联著名雕塑家尼古拉·托姆斯基应邀来华指导工作。他带来了列宁格勒英雄纪念碑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在大型浮雕构图方面提供了专业建议。托姆斯基建议在人物刻画上采用多层次的浮雕手法,使画面具有更强的立体感。

为了丰富创作元素,艺术家们深入各地采风。在江西瑞金,他们考察了当地红色革命遗址;在延安,他们收集了大量革命时期的实物资料;在敦煌莫高窟,他们研究了古代壁画的构图技法。这些实地考察为浮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具体创作中,艺术家们大胆创新。例如,在"五四运动"场景的创作中,他们借鉴了传统戏曲中的群像表现手法,将人物按照主次关系分层排列,既展现了群众运动的壮观场面,又突出了重要历史人物的形象。

民间艺术元素的融入是一大亮点。创作团队在八路军进军场景的背景中,采用了传统剪纸艺术中的云纹图案,既表现了行军的艰苦环境,又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民运动场景中,则借鉴了年画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更具有群众性和生活气息。

技术创新也是一大突破。传统石雕多用阴刻手法,但在纪念碑浮雕中,艺术家们创造性地运用了浅浮雕与深浮雕相结合的技法。在表现远景时使用浅浮雕,近景则采用深浮雕,这种层次分明的处理方式使画面具有了强烈的空间感。

为确保创作质量,每幅浮雕都经过反复修改。艺术家们先用泥塑制作1:1的实体模型,再请老红军、老工人等历史见证人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创作团队往往要对作品进行多次调整。例如,"南昌起义"场景就经过了七次大的修改。

在细节处理上,创作团队十分考究。他们专门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武器特征,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历史真实。为了准确表现战士的装备,他们还特地向军事博物馆借来了真实的历史武器进行临摹。

四、碑文书写的历史过程

1955年盛夏,人民英雄纪念碑主体工程接近尾声,碑文书写工作随即提上日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碑文将永远镌刻在这座丰碑之上,向后人述说历史。

7月15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一次专题会议上,彭真市长提议由周恩来总理担任碑文书写者。与会人员一致赞同这个提议。当天下午,专人将这一请求送达周总理办公室。周总理接到请求后,立即着手准备工作。

为确保书写效果,总理办公室特意从北京荣宝斋调来了多种规格的毛笔和宣纸。老字号荣宝斋的掌柜亲自送来了上等狼毫毛笔,这些毛笔都是由苏州制笔大师精心挑选的上等狼毫制成。同时,安徽宣纸厂也专门送来了特制的四尺宣纸,纸张的规格和碑文版面完全对应。

7月20日清晨,周总理在办公室开始了碑文的正式书写。为确保字体大小统一,工作人员事先在宣纸上打上了网格标线。每个字的大小控制在8厘米见方,这是经过反复测算后确定的最佳尺寸。

书写过程中,周总理特别注意用笔的轻重缓急。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上,他采用了中锋用笔的方式,使每个字都显得端庄有力。在记述历史事件的正文部分,则采用了行草结合的书写方式,既保持了庄重感,又增添了行文的流畅性。

碑文的每一段都经过精心布局。例如,在描述革命历程的段落中,周总理将笔画的密度略微加大,以突出历史的厚重感。而在总结部分,字间距适当放开,形成一种开阔向上的视觉效果。

在书写过程中,周总理格外关注与毛主席手书的八个大字在风格上的呼应。他采用了相近的笔法,使整个碑文在视觉上保持了统一性。特别是在转折处的用笔上,周总理刻意放缓笔速,确保每个字的结构都稳健有力。

书写完成后,周总理又请来了著名书法家舒同、启功等人进行艺术指导。经过专家们的仔细审视,对个别字的写法进行了微调。例如,"殉难烈士"四个字的结构被稍作调整,使之更显庄重。

8月1日,碑文的最终定稿完成。工程部门立即组织石刻匠人开始碑文的镌刻工作。为确保刻字效果,石刻工匠们采用了特制的钢凿,每个字都经过三遍打磨。在镌刻过程中,工匠们必须严格按照周总理书写的笔画轻重来控制凿刻的深浅,以求真实还原书法的艺术效果。

碑文镌刻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期间,书法专家多次到现场指导,确保每个字的刻制都准确传神。完工后,工程人员又用特制的防水材料对碑文进行了防护处理,以抵御风雨侵蚀。这些细节性的工作,都体现了对这份历史文献的珍视。

五、落成典礼与群众参与

1958年4月30日清晨,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典礼的筹备工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北京市政府抽调了数百名工作人员,组建了专门的典礼筹备组,负责协调这场重要仪式的每一个细节。

典礼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络绎不绝。其中包括了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会员、北伐战争的老战士、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老战士,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功臣模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革命烈士的遗属也应邀前来参加典礼。从河北石家庄专程赶来的刘胡兰烈士的父亲刘景范,带来了女儿生前使用过的红布袖章。

典礼现场的布置极具特色。广场四周悬挂着红色绸带,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热血。纪念碑基座周围摆放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圈,其中包括了井冈山茶花、延安枣花等具有特殊意义的花卉。工作人员还特意在纪念碑四周摆放了56个大型音响,确保现场每个角落都能清晰听到典礼过程。

上午9时整,典礼正式开始。礼炮声响彻天安门广场。由解放军仪仗队组成的护卫方阵,手持红缨枪列队站立在纪念碑两侧。随后,中央乐团演奏了庄严的国歌。在场的群众自发跟随音乐齐声高唱,歌声回荡在整个广场上空。

典礼最为动人的环节是各界代表献花。首先是革命老前辈们缓步上前,将象征着革命传统的红色绸带系在花圈上。接着是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代表上前献花。其中,来自河北石门峰矿区的老矿工张福才,将一束用矿灯装饰的花束敬献在纪念碑前。

整个落成仪式持续了两个小时。仪式结束后,现场并未马上散去。北京市民自发组织起了参观队伍。据统计,仅当天下午就有超过十万群众前来瞻仰。为了维持秩序,北京市公安局特意调派了数百名警力,组织群众有序参观。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参观团来京瞻仰纪念碑。上海的工人代表团带来了南京路上纺织厂女工们编织的花环;西安的农民代表团献上了陕北民间艺人制作的剪纸作品;广州的青年团员代表带来了珠江两岸盛开的木棉花。

为了便于全国人民了解纪念碑的意义,文化部还特意组织摄影队伍,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被制作成明信片,发往全国各地。同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纪念碑的建造过程和落成典礼的盛况。

在此后的日子里,各地学校纷纷将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列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工厂、企业也组织职工代表来京参观。来自江西瑞金的红色旅游团更是将纪念碑作为必访之地。每到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前来献花的群众更是络绎不绝。

4 阅读:1818
评论列表
  • 2024-11-20 16:16

    总理这字娟秀细腻,让一段本就富有深情的悼文更加充实

  • 2024-11-21 17:25

    碑心石来自青岛

  • 2024-11-23 17:57

    由此上溯到1840年,看到这一段,泪流满面😭😭😭

    用户10xxx31 回复:
    是啊!百年屈辱!值得每位中华儿女引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