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北溪管道爆炸案幕后真凶浮出水面,考验普京的时候到了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4-08-20 16:12:25

北溪管道被炸已经过去两年了。事发后,德国、丹麦、瑞典三国均介入调查。其中,瑞典在爆炸现场发现的几件物品上检测到了爆炸物残留,证实了这是一起蓄意破坏事件。但最终瑞典和丹麦均表示证据不足,无法提起刑事诉讼,并在今年早些时候结束了调查。

随着丹麦和瑞典对北溪管道爆炸案调查的中止,很多人觉得此事将不了了之。然而,德国的一纸通缉令,再次将这个沉寂已久的案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德国媒体报道,他们已经锁定了一个与北溪管道爆炸案有关的嫌疑人,一个代号为“弗拉基米尔·Z”的乌克兰潜水员。据说,这名嫌疑人及其同伙租了一艘帆船,公然驶近北溪管道,潜入水下安放炸药,制造了这起震惊世界的爆炸案。

美国媒体也站出来证实了这一点。《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起事件是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一个团伙实施的,目的是报复俄罗斯。更劲爆的是,据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初还批准了这个计划,后来在美国的要求下才被迫终止。

目前,德国法院已正式对“弗拉基米尔·Z”发出了欧盟逮捕令。然而,这家伙却早已潜逃至波兰。遗憾的是,波兰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执行逮捕行动,他又脚底抹油,逃到了乌克兰。

波兰之所以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执行逮捕行动,原因是德国尚未将其姓名录入通缉犯数据库。对此,前德国联邦情报局局长奥古斯特·汉宁还直接对波兰开炮,指责波兰可能涉及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并推测波兰与乌克兰的领导人可能在私下有过沟通,为破坏者提供了后勤支持。

波兰方面对此自然是坚决否认。波兰数字化部长克日什托夫·加夫科夫斯基直接反驳说,波兰政府没有参与任何破坏活动。他还指责汉宁是试图破坏北约国家的稳定,说相关指控都是“俄罗斯制造的虚假信息”。波兰总理图斯克对相关指控也作出了回应,称“北溪”管道项目的“发起者和赞助者”应该道歉。

表面上看,北溪爆炸案的真相似乎越来越明朗,但真的如此简单吗?

按照泽连斯基的行事风格,如果真是他下令炸毁北溪管道,他可能会像承认乌军轰炸克里米亚大桥一样,早已坦然承认。但事实却是,这起事件已经过去了两年,调查结果才迟迟出炉。这背后,显然不是那么简单。

实际上,全世界都清楚,即使这起事件是乌克兰所为,也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当年,北溪爆炸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曾毫不掩饰地表示,美国认为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欧盟国家断绝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后来,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更是在他的Substack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详细揭露了美国国安部门的策划过程,以及拜登亲自下令、美国海军实施、挪威军方配合炸毁北溪管道的整个阴谋。

德国此次重新提及北溪爆炸案并发出逮捕令,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向国际社会作出回应,但实际上,这更多地被看作是美西方国家为与俄罗斯进行谈判而精心准备的筹码。

最近,乌克兰军队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直接逼近了库尔斯克核电站,使得库尔斯克多地告急,这无疑在俄乌冲突的烈火中浇上了一桶油。然而,俄罗斯起初的反应却显得相对克制,仅仅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非立即宣战。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问了俄罗斯,并与普京就中东局势及巴以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交流中,普京明确表示,尽管俄罗斯当前正致力于运用武力捍卫自身利益和人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忽视了中东地区,尤其是巴勒斯坦所发生的事件。他强调,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与巴勒斯坦之间,存在着长期且深厚的联系,这是俄罗斯极为重视的方面。普京还进一步指出,为确保该地区的长期稳定与和平,必须执行联合国的所有决议,而首要的任务便是推动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他重申,俄罗斯的立场并未因政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普京此番表态无疑传递出一个信号,即俄罗斯可能准备在中东地区进行全面搅局。

此外,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也爆出,几份泄露的机密军事文件显示,俄罗斯海军曾进行过训练,以便在与北约发生潜在冲突时,用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瞄准欧洲纵深地区。

这些举动很容易让美西方联想到冷战时期的核威胁,尤其是1969年中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对峙。

1969年3月,苏联侵入我国珍宝岛,我军边防战士迅速自卫反击,成功将苏军驱逐。作为超级大国,苏联罕见受挫,遂威胁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并要求美国明确立场:要么联合行动,要么保持中立。

面对此威胁,尽管中国当时的核武器数量远不及苏联,但毛主席巧妙运用心理战术,从容应对。同年9月28日和29日,中国连续进行两次地下核试验,既未对外宣布,也未举行庆祝活动。但美苏两国的多颗卫星和多个监测中心均捕捉到强大能量信号,引发了国际社会震动。同时,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隐蔽有效的军事部署,包括将核设施搬迁至西藏腹地并伪装,以及部署对苏联边境构成威胁的导弹。

面对此局势,苏联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深知无法轻易征服中国,而且即便胜利也将元气大伤,难以应对美国的威胁。因此,苏联最终放弃了对中国发动核战争的想法,寻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同样的道理,今天的俄罗斯如果选择进行核反击,无疑会给西方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可能会迫切寻找一个紧急谈判的机会,以缓解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正好成为这张谈判桌上的最佳筹码。此外,伊朗推迟报复行动的时间,也是在观察俄罗斯如何处理这一危机。如果俄罗斯在自己的领土被北约入侵,手中的核武器却成了摆设,那么伊朗对俄罗斯的信任也将大打折扣。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美西方的这一意图。

总之,普京将面临重要的抉择。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醒普京:若俄罗斯欲摆脱当前困境,就必须彻底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将中东视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并通过实际行动让美国感受到切肤之痛。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遏制西方的极限施压,包括可能的核讹诈。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