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辽东半岛陷落后,明朝就死守辽西走廊。明朝末期,在辽西走廊修建的大量的城堡,配置了数量惊人的火炮,使得后金的铁骑优势尽失。努尔哈赤曾经在辽西发动了宁远之战,但被袁崇焕击退。皇太极即位初期,又发动了宁锦之战,但还是失败了。那么后金就无法再向前推进一步了吗?
一,满蒙联军入关侵扰,皇太极计除袁崇焕
在宁锦之战失败后,皇太极认识到入关灭明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集中力量东征朝鲜,西征蒙古,铲除了左右两翼的威胁,并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在西征林丹汗的过程中,许多蒙古部落投降于后金,使得后金的领土向西延伸到了河北以北地区。这给后金骑兵绕开辽西走廊突入关内提供了便利。
兼并内蒙古的清朝
1629年,皇太极带领10万满洲、蒙古骑兵绕开了辽西走廊,从河北北部的喜峰口、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等杀入关内,在遵化会师。明朝的山海关赵率教听闻,立即带领4000多人来截击。皇太极命令阿济格率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前去接战,明朝军队全军覆没,赵率教被阿济格斩于马下,其他副将也无一逃脱。
消息传到了北京,朝野震动,立即下令河北各地的军队来救援。可是皇太极甩开其他明军不管,直接向北京挺进。还好,袁崇焕接到了“勤王”的命令后,赶往了京师。皇太极似乎和袁崇焕的军队打起了游击,就是刻意绕开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不断向京师靠近。
袁崇焕无法和金兵交战,部队疲于奔命,请求崇祯皇帝让部队进入北京城,如此就能够以静制动。然而,当时流传着袁崇焕“导金兵人内地”的谣言,崇祯也担心袁崇焕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下令袁崇焕只能守在北京城外。
袁崇焕
袁崇焕大军杀到北京城外,和袁崇焕接战。北京城的守卫军也利用大炮助战,金兵无法攻入,只能选择撤兵。对于皇太极来说,此次入关只是一次试验,并不想在关内停留太久,以免伤亡过多。
在撤退过程中,皇太极听到了“袁崇焕导金兵人内地”的谣言,于是就干脆将计就计,来一个离间计。皇太极设计了一个讨论军事机密的场景,并且故意让俘虏的杨太监偷听到。
第二天,守兵卫又故意放跑了杨太监。杨太监回到朝廷后,将所见所闻告诉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一听,大怒,直接脑门上火,给袁崇焕加了12条罪名,下狱处死。袁崇焕的家人也受到牵连,被流放3000里,其家产也被没收。就这样,明朝连根拔除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再一次自毁长城,真是可悲。
皇太极听说袁崇焕被杀,立即命令部队杀一个回马枪,全歼了明朝5000部队,英勇善战的满桂(蒙古人,担任明朝大军统帅)、孙祖寿也在战斗中被杀死。
后金将领劝皇太极立即进攻北京,皇太极却说:“城中傻子,拿下他易如反掌,但是明朝疆域很大,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够消灭的,得到北京容易,守卫北京难,不如好好回去训练军队,等待天时”。随后,皇太极下令部队撤回辽东。
可见,皇太极的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他没有因为一时贪功而攻陷北京城,而是让崇祯继续坐镇明朝江山,自己再一步步积蓄力量。这一次入关,让金兵了解了明朝关内防御的虚实,为后来的入关做好了准备。
二,金兵声东击西,导致明朝疲于奔命
金兵撤退后,明朝决定重新启用孙承宗,让他负责整个辽西军务。1631年,孙承宗再次前往辽西,命令祖大寿、何可纲等修建大凌河城堡。大凌河城堡位于辽西通往辽东的咽喉,一旦修成,将成为明朝进攻辽东的桥头堡。
皇太极这次选择虎口拔牙。和以往的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不同,皇太极吸收了过去的教训,决定不再死攻坚城,而是选择围城打援。金兵在大凌河之外修建了围墙,挖掘了壕沟,让大凌河和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另外,金兵这次也运来了40门红衣大炮布置在围困线,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靠骑兵冲击的战术。
明朝的救援部队不断被击溃。八月十六,金兵击溃了明朝松山的2000援军;十天后,金兵又击溃了明朝6000援军。九月,锦州明军派遣4万援军,大军在大凌河外挖掘壕沟和金兵对峙。
皇太极见明军来势汹汹,决定诱敌深入。他下令大军稍微后撤,于是明朝大军立即向前冲锋。皇太极下令部队杀回马枪,于是两军厮杀在一起,火炮声不断。最终,明朝军队被八旗骑兵冲垮,30多位将官被俘虏。
此战,金兵又得到了更多的火炮,进一步增强了战斗力。此后金兵每次出征,一定会携带数量可观的大炮。
鉴于明朝将主力部队调往辽西,皇太极决定再来一个迂回入关。1634年,皇太极带领满蒙八旗从蒙古的多伦杀入关内,这一次进攻的重点在于宣府和大同。两镇是明朝防御蒙古的兵家重地,但是明末将这里的守军大量调到了辽西,使得这里的防御空虚,经常被蒙古劫掠。
此次入关,金兵在山西、河北一带攻城略地,攻围大小镇、台、堡50余座,给山西北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金兵所到之处,庄稼被毁,庐舍尽焚,使得山西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636年,皇太极已经称帝,改国号为清。这一年,清军再次从蒙古入关,攻陷了河北各城,向北京挺进。崇祯赶紧调集全国各地的军队来支援北京。但是清军并没有进攻北京的想法,而是在北京周边四处劫掠,攻陷了12座城池,获得了56次大捷,俘虏了人口和牲畜一共18万。此次入关,导致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经济严重破坏。
三,清军入关的总演习,意外让李自成东山再起
1638年,皇太极决定对明朝发动一次总攻,打通辽西走廊的通道。他命令多尔衮、岳托带领骑兵从蒙古第四次杀入关内,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进攻宁远、锦州,使得明朝的部队首尾不相顾。很快,多尔衮就带领大军进入了关内,直接向北京挺进。
当时,明朝的精锐部队正在陕西和李自成作战,基本上让李自成起义消停了。听说清朝两路大军进攻北京,崇祯慌了,立即下令全国军队救援,并且让洪承畴带领陕西的15万精锐赶往京师。十一月,清军围攻高阳,一代名将孙承宗力战而死。
到十二月底,明朝入关的部队攻陷了北京附近的48座城池。见河北被扫荡得差不多了,多尔衮又带领军队突然杀入了山东,将济南洗劫一空。随后,江苏方面的明朝军队北上支援,多尔衮又转战天津一带,最终在1639年返回了沈阳。
多尔衮撤退后,皇太极立即对明朝的辽西地区发起了总攻,使得明朝的大军又匆匆调去防卫辽西。早在1637年,明朝内部的李自成起义就遍布了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明朝不得不调集重兵去围剿李自成。当时的明朝想方设法和清军讲和,避免两线作战。可是清朝岂能和明朝讲和?
于是,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有意思的一幕,皇太极和李自成像密切配合的盟友一样,不断从东西两线对明朝发动进攻,让明朝军队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在这种东西夹击之下,明朝的边防线最终崩溃。
1640年,皇太极调集大量的骑兵、步兵和火炮部队对辽西的锦州、松山发动了总攻。经过艰苦的战斗,明朝辽西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歼灭,辽西的坚固城堡基本被清朝拿下。于是,山海关成为了明朝最后的防线。
皇太极发动的松锦之战牵制了明朝的主力部队,给了李自成做大做强的机会。随后,李自成的起义军席卷了整个北方,让北京城成为了一座孤城。皇太极用一生的时间打垮了明朝东北的防御体系,歼灭了明朝的有生力量,破坏了明朝北方的经济,为后来多尔衮入关,定鼎燕京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