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独秀出狱后想去延安,毛主席提出3项条件,他为何拒绝?

文史江山 2024-07-31 23:27:10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陈独秀,他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争议,个性鲜明的人物。

他是中共的创始人,却被中央开除了党籍;

国民党频频向他示好,他却说自己与蒋介石不共戴天。

陈独秀

1937年他出狱时,曾想要去延安。

然而当毛主席向他提出了三项条件后,他又严词拒绝。

毛主席究竟提出了怎样的条件?陈独秀又为何落得个“不被国共两党所容”的结局?

三项条件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陈独秀以笔为枪,撰写大量文章,尖锐批评国民党政府。

特别是对当局在日本侵略面前的软弱表现深感愤慨,呼吁民众觉醒,自我救赎。

此举激怒了国民党,令其成为当局的眼中钉。

1932年秋,这位共产党早期的重要人物,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入狱。

陈独秀入狱期间,仍有很多人前来看望。

1935年夏,画坛巨匠刘海粟来探视,请求墨宝。

陈独秀挥毫泼墨,留下了“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对联。

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磊落胸襟与不屈意志。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民党因抗战时局紧迫,释放了陈独秀。

陈独秀重获自由之后,一度想要到革命圣地延安去。

他通过中间人,向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代表传达了意愿,并表示自己已与托派划清界限。

陈独秀对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表达了认同,愿回到党的旗帜下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对陈独秀的这一转变,也给予了积极回应。

毛主席公开表示,只要陈独秀等人表示悔改,那么与他们的携手共同抵御外侮,是完全可能的。

这一立场也得到了,当时中央日常工作负责人张闻天的支持。

基于此,中共中央向陈独秀,明确了合作的三点前提条件:

第一,公开反对托派的一切理论与实践,正式宣布与托派组织断绝联系,同时承认过往加入托派的错误;

第二,公开表示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统一战线拥护的诚意。

只有实现这三个条件后,双方才能进一步考虑更深层次的关系问题。

毛主席提到的“托派”是什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又为何会选择加入“托派”呢?

这就要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开始说起。

加入托派

1919年春,列宁在莫斯科高举起共产国际的大旗,旨在团结全球工人阶级,构建一个统一的战斗堡垒。

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共产国际的成立,为的是加强各国共产党组织的协作,凝聚力量。

共产国际与苏联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某种程度上,苏共就是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在其初创阶段,受益于共产国际的援助,得以迅速成长。

然而,共产国际在考量国共合作时,往往是从苏联的战略利益出发,因此更倾向于支持国民党。

在国共关系紧张之际,共产国际倾向于对国民党做出妥协让步。

希望通过维持国共合作的表面和平,留住国民党继续参与反帝斗争及其在中国代理人的斗争,从而间接缓解苏联面临的国际压力。

至于陈独秀这边,他一直秉持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

他坚信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尚且薄弱,农民阶级组织性不强,无产阶级直接夺取政权既非现实也非必需。

在他看来,应当优先协助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掌权,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待资本主义体系成熟,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才会成熟。

这一观点与共产国际在国共合作中的立场有交集,但也有分歧。

这种理论导向,最终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

在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以及陈独秀,都陷入了深刻的反思。

共产国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未能遵循共产国际的指导方针,对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

然而陈独秀则认为,正是他执行了共产国际的政策,才导致了失败结局。

1926年“中山舰事件”之后,陈独秀认为共产党应独立行动,远离并制约蒋介石。

甚至考虑退出国民党,寻求党际间的外部协作。

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共产国际的否定。

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还亲自前往广州,与蒋介石谈话,达成了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活动的共识。

陈独秀对大革命失利的反思,让他对共产国际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这种情绪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达到了顶点,他在此会议上被解除了党内职务。

紧接着在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陈独秀却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和邀请。

在陈独秀深陷困顿与反思的时期,苏联反对派领袖托洛茨基的著作,意外闯入了他的视野。

令他惊讶的是,托洛茨基早在大革命失败之前,就已尖锐地指出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战略的不当指导。

在革命受挫后,托洛茨基更是直言斯大林需为失败担责。

这样的言论,让苦闷已久的陈独秀找到了共鸣,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藉与方向。

托洛茨基

因此1929年9月,陈独秀联合彭述之等人,正式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也就是后来所称的中国“托派”。

尽管这是他个人思想探索的结果,却不幸地将他引领上了一条,与自己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相悖的道路上。

由于陈独秀的立场,与中共六大制定的方针政策出现了分歧,加之他积极参与托派活动,固执己见。

中共中央在1929年11月做出决定,开除了陈独秀的党籍。

遭受污蔑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独秀为了抗日大局,也赞成国共合作,全力支持由国民党主导的抗日战线。

他为此四处奔走,竭力呼吁团结抗敌。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陈独秀与托派开始分道扬镳,最终彻底决裂。

然而,当陈独秀得知毛主席和中央提出的三项条件时,心中十分不满。

他拒绝登报公开表达自己的立场,甚至声称:“我不知过从何来,奚有悔”。

林伯渠、周恩来、王若飞、叶剑英等中共高层,为陈独秀的回归做了大量工作。

然而1937年11月,王明与康生带着共产国际的指令归国。

他们指责陈独秀,是“每月拿三百元津贴的日本间谍”。

毛主席在洛川会议中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张联合所有非汉奸势力共同抵抗侵略。

这正是王明将“汉奸”标签,强行贴在陈独秀身上的动机。

为了阻止陈独秀重返党内舞台,王明不惜采取诬陷的手段,将陈独秀描绘成背叛民族的“汉奸”。

王明反对陈独秀回到延安并参与工作,实际上是矛头直指毛主席。

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王明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

实际上就是主张中共,应完全服从于与国民党的统一战线。

这意味着放弃中共自身的独立性和领导权。

而毛主席的态度,与他截然相反。

毛主席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认为这是保持党的独立性与革命方向的关键。

因此,王明的举动看似是对陈独秀的排斥,实则是为了强化自己在党内的影响力,削弱毛主席的领导地位。

当陈独秀得知自己被污蔑为“汉奸”后,既震惊又愤怒。

他误以为这是中共中央的态度,因此与组织之间有了误会,关系破裂。

1938年11月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没有了共产国际的支持,王明失势。

在这之后,周恩来数次试图通过中间人,邀请陈独秀到延安来。

但每一次,都被陈独秀婉拒了。

铁骨铮铮的政治斗士

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跌宕坎坷。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此话放在陈独秀身上非常贴切。

陈独秀年幼时,便是这样一个倔强的性子。

陈独秀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因为早年失怙,便由祖父抚育长大。

祖父陈章旭晚清候选知县,性格严肃古板。

而陈独秀天资聪颖,却倔强刚烈,这样的性格让他与祖父之间摩擦不断。

祖父既恼火又无奈,最终感慨道:“此子将来不成龙便成蛇。”

1897年,陈独秀来到了杭州求是书院,西学的熏陶悄然点燃了他心中追求进步的火焰。

深受康有为与梁启超维新思想的感染,他逐渐萌生了变革图强的信念。

1901年,由于积极鼓吹反清言论,他被迫逃离熟悉的故土,前往日本深造。

自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归国后,陈独秀四处宣扬革命思想,创立爱国团体,高举反帝旗帜。

随后,他加入了由蔡元培、章士钊等人领导的秘密组织,甚至策划过对慈禧太后的刺杀行动。

武昌起义成功后,陈独秀在安徽都督府担任秘书长。

他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扫除旧制积弊。

1913年的“二次革命”中,他再次挺身而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

结果不幸被捕,险些遭受极刑。

1915年,陈独秀创刊《新青年》,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他勇敢地扛起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领了一场横扫中华大地的文化革新风暴。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灵魂人物,陈独秀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届总书记。

陈独秀是铁骨铮铮的政治斗士。

在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涯里,他五度身陷囹圄,却从不畏惧。

1932年他被捕后,并未被困境消磨斗志,反而将这段监狱时光视为学术探索的良机。

在幽暗的囚室中,他埋头于书籍与纸笔之间,致力于提炼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学术精华,决心要为国家和人民留下宝贵的思想遗产。

清高孤傲的书生本色

实际上,在陈独秀出狱后,因他的名声与地位,蒋介石不仅“不计前嫌”,还频频向这块“金字招牌”示好。

1937年8月,陈独秀刚出狱,蒋介石就派背叛中共的军统特务丁默邨前去迎接。

丁默邨安排陈独秀,入住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贵宾居所,陈独秀却拒绝了:“不妥,我出狱后,必招来社会舆论,不如还我原来面目,做一个平民好。”

不久后,蒋介石又通过亲信朱家骅,提出更为诱人的条件。

邀请陈独秀出任国民党政府劳动部长,甚至允许他“再成立一个共产党”。

然而,陈独秀的立场坚定不移,态度强硬地拒绝了。

胡适

即使是好友胡适建议他加入国防参议会,陈独秀也毫不动摇。

他直言:“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

陈独秀愿意支持政府抗日,但除此之外,他不想与国民党有任何瓜葛。

上海托派组织得知陈独秀出狱后,视他为复兴组织的关键人物,多次恳请他到上海,带领众人重振旗鼓。

然而陈独秀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他用“各奔前程”四个字,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1937年11月,陈独秀致信上海托派临时委员会的陈其昌等人,信中字字铿锵:“我只注重我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不代表任何人,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

陈独秀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又是五四运动的领袖;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始创人和五届总书记,却被中央开除了党籍;

他是中国托派的首领,又在抗战爆发后与托派分道扬镳;

国民党欲借其声名,因而示好,他却不屑为伍。

“一生就会作反对派,从反满清一直到反蒋介石”。

这便是陈独秀的个性,凛然傲立,铁骨铮铮。

然而这个性,也让他穷困潦倒。

晚年在漂泊和病痛中度过,甚至于一向孤傲清高的他,不得不靠亲友的接济生活。

陈独秀去世后,他的老友朱蕴山为他赋诗一首:

“一瓶一钵蜀西行,久病山中眼塞明;僵死到头终不变,盖棺论定老书生。”

陈独秀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与原则,即便在政治上孤立无援,经济上清贫拮据,也从未改变过清高孤傲的书生本色。

参考文献

尹家民《陈独秀的火气、骨气和运气》

夏明远《陈独秀晚年为何不去延安》

朱洪《王明为何反对陈独秀去延安》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6 阅读: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