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因为连续几起关于交通执法罚款的极端事件,引起舆论热议。
交警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靠路吃路”的利益驱动。
北方某山区县,一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1亿多元,令人吃惊的是,当地交通违章罚款一年竟“创收”了3000多万元,竟然“撑起”了地方可用财力的1/3。
这个不通高速的山区县,是煤炭运输必经之地,许多运煤车辆进出,都要经过这个县。
当地有干部表示,县里工业不发达、企业较少,“领导要钱就找交警等执法部门”。
当地许多司机反映,县内这段几十公里的省道上,就有近10个电子违章抓拍设备,在其他道路上,“电子警察”也很多。
但同样在这条省道上,临近另外两个县的范围内,路况环境几乎相同,交通违章抓拍设备却很少。
有司机说,除了设置的横杆测速设备多之外,该县在道路下坡、拐弯等地方的路边树旁还有安装立杆式测速抓拍设备,这些“电子警察”相对比较“隐蔽”。
一位被罚数次的司机,对这个县内省道上某个立杆测速设备苦不堪言:
“对来车拍车头,对去车拍车尾,道路规定时速60公里,突然限速30公里,不是特别熟悉的当地人,很难避过,一旦超速被拍,经常会被扣12分、罚1000元。”
当地老百姓也对这个立杆式测速设备,“忍无可忍”,这个设备也曾多次被人破坏。
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执法不当,但根子上是地方财政的“饮鸩止渴”。
地方财政,都难以为继。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1-7月,全国所有省份中,只有上海市财政还有少量盈余,其他所有省份财政全部亏损。
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省,财政缺口也达到945.5亿元。
财政收支数据,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状况。
近期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却让人看了忧虑:税收收入下滑,而非税收入激增,其中罚款和罚没收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不禁让人思考:罚款是否成了填补财政收入缺口的“救命稻草”?罚款收入的增长,是否意味着经济环境的恶化?
执法处罚的初衷,是对违法者的惩戒和引导,但如果执法处罚变味成“逐利执法”,那就起不到这个作用了,相反,必然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违背了“执法为民”的初衷。
这种“填补”财政缺口的方式,虽然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抑制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发社会不满和矛盾。
地方政府缺钱,可以带领体制内公务员和干部们苦干实干,好好搞搞经济,而不是走这种“靠山吃山”“靠路吃路”的“山大王”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