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请点赞!
我一直在想,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何那么出名?
开篇写景的几句,确实非常出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接下来还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但随着后面的写人,写情,写思妇,就始终在感叹离别之苦和思念之苦,没有任何递进和波澜。
我个人的感觉,这首诗一直在不断重复、堆砌明月下的相思,以及这种相思的轮回。
这明显比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甚至比之前的《孔雀东南飞》来得呆板和逊色。
这三首叙事抒情长诗是有故事的,《春江花月夜》没有,它只是在不断的渲染一种情感和意象。
明月在中国的文学叙事传统里一直是团圆和思念的代表,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若虚反复把代表团圆的明月与现实的离别之苦捆绑在一起,突出这种相思的遗憾和痛苦,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太堆砌了,没有发展变化。
我初步统计了一下,这首诗里,连上标题,一共出现了15次“月”字。
所以,有人说这首诗“初步洗脱了六朝宫体诗的浓脂腻粉”,我是不大同意的。
好在它的朗朗上口,掩盖了这样重复的堆砌。
这是《春江花月夜》的一大开创性特点,继承了《孔雀东南飞》口语化的朗朗上口,影响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
所以,论艺术成就,《春江花月夜》被高估了。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引起我们那么大的共鸣,主要有三点:
第一,它抓住和烘托了一个中国文学系统里面的典型意境,而且表达得精彩绝伦恰如其分:
春江花月夜。
第二,它对于春江花月夜的描写有经典名句。
第三,它朗朗上口,易于背诵。
中国人和中国的文学艺术是需要春江花月夜这样的意境的,刚好张若虚抓到了这个点,所以,被历代反复传诵,以抚慰我们孤寂的心灵。
风之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