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太软,《三体》才硬核?中国科幻还不配嘲讽“太空歌剧”

令狐伯光体 2024-03-27 07:37:23

文|令狐伯光

随着《沙丘2》的上映,美国科幻电影,尤其是太空歌剧又在国内迎来了一轮讨论。伯光君已经也写过文章分析电影,还有分析过中国观众为什么不喜欢太空歌剧。今天就分析另外一个问题。

当提到中国观众不喜欢太空歌剧,我相信有很多网友会有这样一个观点。

那就是“太空歌剧”是软科幻,像《三体》那种才是硬科幻。而太空歌剧又充斥着大量西方宗教,欧洲中世纪,罗马帝国和冷战之前的牛仔,骑士等等腐朽陈旧的内容,各种体制,世界观和设定都是这样。

中国观众本来就没有这种文化语境,而且近代落后挨打是结合先进政治体制和科技发展。所以,尤其对于科技+古典文化的科幻排斥,似乎就像超英电影《黑豹》那种穿最牛的科技打最原始的架套到中国一样,当然欣赏不来了。

这似乎也提到一个根本性问题,太空歌剧就是软科幻,而中国观众喜欢硬科幻?

“太空歌剧”是软科幻?那么,到底什么是硬科幻

这个问题在科幻界其实争论也很大,当然既然提出了软科幻和硬科幻,还是有一定标准。

比如多数人认同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科学为基础的,软科幻相对于硬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

硬科幻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软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往往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

硬科幻指以对科技进步的幻想本身作为故事的主线内容,典型的如克拉克、阿西莫夫、刘慈欣写的一堆东西;软科幻指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写社会、人文、伦理……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

虽然“硬科幻”、“软科幻”的分法常见诸许多杂志、网站和爱好者之口,但赞成者内部对“软硬”的定义也存在争议;同样,有许多人拒绝承认这种说法,认为没有必要去细分科幻小说。

一个典型的混乱案例是《星球大战》(Star Wars)。许多保守的爱好者因为其中“原力”(Force,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设定而认为它不属于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说,或好莱坞太空电影,反正不是科幻。

另一些硬科幻小说拥护者认为好莱坞太空电影都是奇幻;而公众一般直截了当地把它们统统归为“科幻电影”,这其实就还有一个级别,叫太空歌剧。这个鄙视链这么样的:硬科幻鄙视软科幻,软科幻鄙视太空歌剧,太空歌剧鄙视玄幻。

我的观点是:硬代表科,软代表幻,一部科幻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电视剧,不能纯粹地100%地分为硬科幻还是软科幻,而是两者皆有, 就像天平的两端,看作品里哪种成分多一点,就偏向哪一边,科学成分多一些就可以划为硬科幻,纯幻想成分多一些就可以划为软科幻。

比如《星球大战》,虽说场景恢弘囊括整个宇宙,但是它的故事背景几乎是纯幻想的,科学原理成分忒少,主要剧情冲突其实也就是中世纪帝国之间的爱恨情仇,把外太空、星球、飞船整套换成中世纪、帝国、战船,一点都不违和。所以应该划归偏软科幻。

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背景纯粹是建构在科学假说的基础上的,可以用科学原理来证明,不排除剧情的科学合理性,就像片中生物学家假设的完美的细胞再生,完美的免疫功能。

所以,虽然他的场景只有一间小小的森林木屋,主要角色只有寥寥几个大学教授,仍然要划归偏硬科幻的作品。

太空歌剧是地摊文学?错得离谱

很多科幻读者其实都明白,哪怕是史上最好的硬科幻作品,都无法做到全方面的偏硬核的设想,作者的专业知识体系始终是有限的,哪怕是参考了许多其他专业学者的建议,也依然会为了科幻故事的需要牺牲一些现实逻辑。

硬核如《龙蛋》,在生物学上的知识运用就也被专业者称为有些模糊、“玄学”。

世界上的优秀科幻,基本上都是在某些方面硬核,在另一方面软科幻,基本不会有哪部作品是全方位硬核的。换言之,很多大家以为的软科幻也有它硬核的地方,软如《沙丘》,它在沙漠生态学和地质学上的硬科幻程度仍在科幻界一直闻名。

作者写沙丘前研究了很久沙漠方面的科学,在作品里也花大量篇幅打造一个沙丘星的生态系统。

并不说一部作品是太空歌剧,它就一定不会有太多笔墨探讨技术的合理性和已知科学的内容,这种想法太绝对了。事实上太空歌剧能作为至今为止科幻界最大的类型之一,正是因为它的范围很大,开放程度高,创作自由度高。

写太空歌剧,可以是非常软,也可以非常硬,硬科幻的方向也不一定非得是天体物理学,还可以是材料工程学,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而且其他一些科幻类型的元素也可以容纳进太空歌剧中。太空歌剧本身是一个何其庞大的类别,岂能被一个简单的认知就全部覆盖,随意否定了呢?

在我看来,不少中心为弘扬个人英雄主义,或表达某种价值观倾向的太空歌剧一类作品更多倾向硬科幻。一些纯粹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讲述一些个故事的作品(如《海底两万里》、《星球大战》和《太空漫游》系列)也是偏硬作品的典例。

这些作品更多的注重着对幻想场景、科技产品“切实”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的叙述。

而软科幻,则是更多的借着一个科幻的背景表达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对某种情况的警示等等。它们所描述的科幻并不一定是所谓的“新东西”,但一部好的软科幻作品的思想一般悠久弥新。

如经典的《美丽新世界》和《莫罗博士的岛》都借着一些“未来科技”表达了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和担忧。而郝景芳在前几年出版的《流浪苍穹》则是借着地球与火星的冲突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相互碰撞,迸激出火花的时代画卷。

当然,大部分作品都处在软与硬中间的过渡线上,比如诺兰的《盗梦空间》。

从故事情节设计上来说它非常精巧,从科技含量上来说,这个影片关于梦的一些特性诠释其实是错的相当离谱的,而其中的一些什么梦仪器几乎没有科学解释和理论依据。在中心上来讲,我感觉这部电影传达了一个“怀疑”的态度,而这种“怀疑”实际上也超越了单纯的未来或者是过去,有一种时代感的意味。

硬科幻也好,软科幻也罢?中国科幻还不配鄙视“太空歌剧”

中国科幻为啥不配鄙视太空歌剧,因为无论《沙丘》也好,《星战》也罢,其它还有《银河帝国》《战锤40k》等等。西方在太空歌剧领域有硬有软,最关键是影响力太大了,你部不能认为刘慈欣和《三体》能打过上述作家,还有作品起来吧。

中国科幻其实还很弱,甚至某种程度《三体3》都是太空歌剧,因为各种维度文明战争,其实也是太空歌剧的写法,真的。

与此同时,实际上太空歌剧属于“软科幻”这个说法现在也已经不适用了,或者说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科幻小说界就已经不适用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太空歌剧”的创作浪潮开始兴起,诸如弗诺文奇的“界区”三部曲,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史蒂芬巴克斯特的Xeelee系列等,都是硬科幻程度较高的作品,但同样属于太空歌剧。

尤其新世纪后出现了一部作品,什么《苍穹浩瀚》(也译作《无垠的太空》《太空无垠》)。

它一方面作为“新太空歌剧”的新世纪代表作,兼具太空歌剧的背景构建,故事性和冒险感,同时在科学理论的应用、发散、想象又非常硬核。而且,它是这些“新太空歌剧”的佳作中少有的,被改编为影视剧集的作品。

之前“太空歌剧”的发展还仅限于科幻小说,没有进入到科幻电影里。《苍穹浩瀚》的六季美剧,正式宣告影视界的太空歌剧也同样有硬科幻作品了。甚至到目前为止,《苍穹浩瀚》都称得上是电视史上最硬科幻的太空科幻剧。

推荐严曦老师在《读库》1906期发表过的文章《太空歌剧的钢铁之花》,里面详细分析了《苍穹浩瀚》那些细致的科学细节。随着《苍穹浩瀚》影视化,电影、电视剧中的“太空歌剧”这一类型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多样化发展。

而中国科幻呢?别说没有自己的《苍穹浩瀚》《星际迷航》《星战》《沙丘》《战锤40K》等等。我们科幻电影只有《流浪地球》系列,加一个《明日战记》《独行月球》,甚至科幻文学都只有一个刘慈欣和长篇科幻史诗《三体》呢。

有啥底气去嘲讽人家呢?硬科幻也好,软科幻也罢,先有科幻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