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落之后,蒙古铁骑就成为了欧亚大陆上战无不胜的存在。
直到1257年,蒙哥汗出征蜀地他们才真正遭遇了重大挫折,当时蒙古主力在合州钓鱼城下遭到了宋军的强力阻击。
最终蒙哥更是在此战中受伤殒命,这也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有人将此战称为“影响整个欧亚大陆”的重要战役,但这个说法实际上有些言过其实,其真正影响的其实只有西亚和宋朝两地而已,而且对蒙古而言这也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坏消息。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其对宋朝之外国家的影响,在西亚方面由于蒙哥汗突然去世,导致正在叙利亚地区征战的蒙古主帅旭烈兀不得不暂停征伐,动身返回蒙古。
这让他中断了对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征伐,令其得以存续下来,因此说钓鱼城之战挽救了北非和西亚的部分国家是没有问题的。
但在西欧方向就不太一样了,因为此前在窝阔台长子贵由去世后,蒙哥在忽里台大会上通过其他蒙古宗室的推举获得了汗位,但窝阔台和察合台的子孙,却并不真的承认蒙哥的地位。
因此在蒙哥在位期间,其对于西部蒙古汗国的影响力就十分有限了,其突然去世也不会影响这些蒙古军队的扩张,自然“救”不了西欧的国家,因此说钓鱼城之战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就有些牵强了。
对于南宋朝廷来说钓鱼城之战自然是一场重大胜利,其不但有效延缓了蒙古人的攻势,还提振了军民们的战斗信心。
但钓鱼城之战也对南宋朝局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贾似道以功臣身份跻身高位,随后便利用宋理宗对自己的信任清除异己,建立自己的官僚集团,这对宋朝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蒙古人而言,蒙哥汗的暴毙让汗位再次出现真空,随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展开多年内战,这让蒙古无暇顾及南宋,还造成了军事力量的严重损耗。
但这次内部争斗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此战过后忽必烈正式成为蒙古的领导者,其也开始在蒙古境内推行汉化政策,这让蒙古的政治体系建设得以完善,其税赋收入也大幅上升。
更重要的是忽必烈的亲汉倾向让中国北方的汉人开始逐渐接纳蒙元的统治,这稳定了蒙古内部局势,为后续大军伐宋提供了稳定的后方条件。
蒙哥死后忽必烈放弃了之前穷兵黩武的政治路线,四五年间都没有对南宋进行大规模征伐,这让他们得以安心发展经济。
有了更稳定的财政支撑后,蒙古人开始大规模修建战船,这也成为了他们击败南宋的关键因素。
反观南宋方面,朝堂上政治斗争如火如荼,经济方面由于军费的庞大开支导致税赋不断上涨,货币贬值严重。
再加上军队出现冗兵等问题,这让他们和蒙古的力量对比逐渐失衡,最终被对方彻底击溃。
写在最后钓鱼城之战作为南宋抵抗蒙古入侵的重要战役,体现了南宋军民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和意志,是值得称赞的英雄之战,但一味夸大此战的积极意义是不可取的。
虽然钓鱼城之战击杀蒙哥,确实造成了蒙古的内耗,并为南宋提供了数年的喘息时间。
但在这宝贵的时间段中,南宋在政治和军事工作上全面落后于忽必烈的新政府,并在最终决战中败北亡国,这也让钓鱼城之战的胜利成为了无用功。
因此有时争取到了发展时间并非绝对的好事,关键还是在于你将如何使用它。
——●◯参考资料◯●——
熊梅:《蒙哥汗攻蜀撤军后的骨牌效应》,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方便后续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推送。
拯救西欧国家的是坚固的城堡和“穷”。以中国中原的标准,城市防御体系的强弱与富庶程度成正比。但欧洲人用几百年建设的城堡,与主人积累的可怜的财富完全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