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脑筋里只有国,没有家。”
薛岳之子薛昭信晚年谈起父亲来,曾说了这样一句话。
图|薛岳
1950年4月底,薛岳带着从海南岛撤离出来的5万残兵败将交给了台湾“国防部”整编。
海南一战的失利,让一贯号称名将的薛岳备受打击,一直到晚年以后还对此耿耿于怀,特别是对韩先楚、邓华这些指挥海南岛战役的开国将军,事实上作为一代名将,薛岳那一套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就不灵了。
薛岳一开始的想法,他把军队全部都交出去以后,就打算在香港定居,他早在到台湾之前,就在香港浅水湾买了一栋别墅,准备安度晚年,而且在当时,除了他儿子薛昭明跟随在他身边外,几乎所有的子女以及亲属都是在香港定居。
可蒋介石不愿意放人,特别是像薛岳这样的人。
薛岳也很无奈,只好留在台湾,他在嘉义阿里山脚下的竹崎乡忠恕村找了个地方,就此隐居起来。
“父亲晚年想把自己“埋”在这里,放下国家大事,但实际上他并未做到,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与国家有关。”
一蒋介石不是没有用过薛岳,1946年5月,全面内战爆发前夕,蒋介石就下令任薛岳为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要知道那时薛岳手上长期握着国民党军几十万精锐部队,发动对华东解放区的进攻。
一两战下来,薛岳确实占了不少便宜,但很快便捉襟见肘。
图|薛岳(中)
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两战,华东野战军全歼了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3个半旅、整编26师以及整编51师四个半旅加一个快速纵队,两战相加国民党军损失七万大军。
更为关键的是,华东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还缴获了坦克24辆、榴弹炮、野炮、山炮89门,汽车474辆。依托于这些装备,华东野战军后来组建了特种兵纵队,直接鸟枪换炮。
陈毅在鲁南战役大捷后,高兴之余直接写了首诗:
“快速纵队起如飞,印缅桂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变成废铁堆,快速纵队今以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薛岳确实应“掩面哭”,他就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短短半年就损兵折将,引起国民党内部非议,蒋介石也只能撤掉他的职务。
一直到解放战争末期薛岳才又被拉出来。
可这时就算薛岳有通天之能,只怕也是回天无力了。
尽管薛岳不能算是国民党军左派将领,可蒋介石始终认为他“具有左派倾向”。
1927年2月,薛岳军克复杭州,准备配合各路大军攻取上海、南京,3月,薛岳率第一师由杭州进军至嘉兴,准备随时进攻上海。当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上海市总工会也于同时发动起义,准备配合北伐军夺取上海。
图|1927年3月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可随着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崛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武装运动十分忌惮,于是打算推迟进军上海的时间,利用军阀势力,消灭在上海的工人力量。
薛岳作为国民革命军将领,一直对工人运动抱有同情,他不顾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的阻拦,执意应上海总工会的要求,率部开进上海,对上海的工人武装起义,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也因为这个缘故,蒋介石随后下令,调离第一师。
1927年4月5日,薛岳被免职。
这件事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有过集中体现。
时任第二师营长的杨立青奉令接防范希亮一师一团的防务。范希亮曾满腹埋怨地说过:
“上海市民政府派出拥军慰问队,吹吹打打地送些火腿香肠面包等慰问品,一师的官兵还同慰问队一块儿看了几场演出,跟着一齐喊了几句口号,却被人打小报告反映上去,上面担心受到“赤化”,便撤下了一师,换上二师。”
据说薛岳在率一师离开前,曾在上海找到中共中央,建议把蒋介石直接抓起来,他应该是认为,蒋介石“反革命”的迹象已非常明显,为了避免遭到毒手,应该先下手为强,但当时中国共产党对于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尚无实际经验,因而拒绝了这个建议。
图|范希亮
不少人都认为,如果那时我党采纳了薛岳的意见,就不会有一个月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事儿了。
从1927年到1932年,薛岳先后投靠汪精卫、李济深、张发奎反蒋,但都以失败告终,作为非蒋介石嫡系将领,薛岳自然也不会受到重用,在家赋闲了相当长的一段日子。
一直到1933年5月,蒋介石才下令启用薛岳,任第五军军长,赴江西剿共。
尽管薛岳对红军作战并未取得胜利,但却为蒋介石向西南扩充势力做出了一定成绩,薛岳也因此受到褒奖。
不过对薛岳而言,他一生最荣光的时候,当属在抗战时期,薛岳指挥了三次长沙保卫战。
1995年,台湾公共卫视拍摄抗战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还专程找到薛岳采访当年长沙保卫战的往事。
薛岳尽管已经百岁高龄,但谈论其当年抗战时期的往事,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要知道当时薛岳几乎已经听不清也说不清,记忆力却不差分毫,很多细节上的事儿他都能说得很清楚。
图|薛岳
那天,薛岳讲完长沙会战后,也许是心中忽有所动,他颤颤巍巍地走到书房,拿过一张十行纸,饱蘸笔墨写了四个字:
“精忠报国”
制片人陈君天后来也忍不住感慨:
“100岁的退役将军,半辈子在默默无闻的平淡中生活,还念着精忠报国,使人闻之涕下。”
薛岳过世后,家属整理遗物,并没有多少财产,事实上薛岳征战一生,并没有积累下来多少财富。
薛岳晚年本来就是靠领取政府发放的津贴补助为生,并没有多少继续,后来更是因拒绝签署国民党当局提出的“宪法”修改方案,薛岳的津贴补助以及在台北的房舍编列经费被取消,从此以后薛岳开始自付租金,不过作为原国民党军高级将领,薛岳所住的原本就是高档住宅,租金费用自然也高。
尽管薛岳处境艰难,但他仍然表示:
“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因无力缴纳房租,已经97岁的薛岳被告上了法庭,引起舆论的关注,最终银行迫于压力,撤销了诉讼。
图|薛岳晚年
薛岳身边几无余财,唯独当年获得的“青天白日勋章”以及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发的“自由勋章“保存完好,除此以外,还有一对儿类似鹿角颇为精致的日式军刀刀架,名曰”日本黑龙头“。
据说这时薛岳当年在长沙会战中,从战俘的日军将领处获得的。
薛昭信回忆:
“父亲在长沙会战后,专门将这件战利品摆放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以告慰战死的先烈。父亲为其题字:“三战长沙三大捷,留此俘品慰先烈。”
二蒋介石用薛岳,却不信任薛岳,是薛岳一生悲剧的根由。
当然,这也和薛岳本人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
据薛岳三弟薛仲述的儿子薛维忠的回忆:
“大伯脾气倔强,不懂圆融,这点也是我们家的遗传。”
图|蒋介石
薛维忠坦言,几个叔伯同大伯薛岳其实都是一样的性格。薛岳的弟弟薛仲述也是一个职业军人,只会做事,不通政治,薛维忠认为自己“嫉恶如仇”的个性,多半是来自家族遗传。
要知道,薛岳所指挥的闻名中外的“长沙保卫战”,其实也是他冒死违抗蒋介石的命令,拼出来的一场胜利。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虽然坐拥百万大军,然而在面对日寇进攻之下,相继丢失上海、南京、之后日军南北对进,企图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尽管台儿庄会战,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打了一场结结实实的台儿庄大捷,但不可否认的是,台儿庄大捷整体只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而徐州会战最终仍然还是以国民党军失利而告终。
就在这时,以蒋介石、白崇禧为首的国民党军将领,提出“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概念,利用中国地大物博,牢牢地拖住日军。
1939年,日军在诺门坎大败于苏联红军,意图通过发动对长沙的进攻恢复士气,可面对日寇进攻,蒋介石、白崇禧却下令给薛岳:
“不可轻举妄动,不可贸然行事。”
薛岳作为一代战将,早就对日寇长驱直入心有不满,想要在围绕长沙与日寇对决,他一再表明,即便是以空间换取时间,那也必须要发挥作用,就是让日寇每夺取一地,就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薛岳之侄薛维诚晚年回忆伯父在长沙会战时的心理时坦言:
“我伯父是一位既有民族气节,也以服从军令为天职的旧式军人。他在早期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警卫营长时,就对中山先生捍卫中华,振兴中华的思想特别敬仰。……他对于蒋介石一再发出的不出击命令十分不解。”
蒋介石不想让薛岳打,于是特别派白崇禧、陈诚赴长沙劝说,但作用却不大,反过来,薛岳也通过夫人宋美龄做蒋介石的工作。
图|第一次长沙战役要图
为了争取蒋介石下达命令,薛岳几乎是一天一个电话,蒋介石一开始还耐着性子劝说,但后来就不接电话了,薛岳通过宋美龄转告蒋介石:
“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逼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
蒋介石无奈,只好又给薛岳打去电话,没想到的是,薛岳这一次也有样学样,也命人告诉蒋介石:
“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就这样在双方不断反复拉扯之下,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了。
尽管薛岳指挥的长沙会战的的确确磋商了日军的锐气,对于唤醒国人抗战热情有很大的作用,可薛岳也的的确确是违背了蒋介石的本意。
更为关键的是,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件重要的事。
1942年,长沙保卫战落下帷幕后,薛岳声望如日中天,据说在湖南,有民间编排有关薛岳指挥长沙保卫战的新戏“新战长沙”。
据军统特务头子唐纵日记中记载:
“晚贺主任宴客,鲁荡平自湖南来,言薛伯陵之飞扬跋扈与部下之阿谀逢迎。长沙近有‘新战长沙’之戏,演薛伯陵湘北大胜故事。鲁用戏台辞令,形容有声有色,听者皆笑不可抑。”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出戏中,薛岳头戴帅盔、身穿帅甲,身后树立两根大纛,上书“薛”字,两旁旌旗开道,上书“精忠报国”,俨然一幅岳飞形象。
尽管这件事前后不是薛岳自作主张,但消息传开以后,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时人赞扬的也有,唾弃的也有,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然而市井传言中,有人谓薛岳指挥的大军是“精忠军”。
这样一来,却是犯了蒋介石忌讳。
薛岳本名原来叫薛仰岳,本身是其父仰慕岳飞所取,薛岳是其后来自作主张改名,他认为“光是仰慕岳飞还不够,还要做到身体力行”,平日里出门在外,薛岳也时常以岳飞自诩。
可薛岳是个职业军人,不通政治,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据中共湖南地下党人郭光洲1939年在给延安的报告中这样形容薛岳:
“关于薛岳我想说几句话。这个人不仅对我党存有‘成见’,而且脑筋狭小、固执与横蛮,特别是极喜‘表功’……他自己时常说,他的军队是岳家军,百战百胜的。而他自己之所以取薛岳这名字,就是为表明他有薛仁贵、岳飞之才能。“
也因为众多谣传,引起蒋介石猜疑。
1942年4月19日,蒋介石专门就此事致电薛岳:
“长沙薛长官。顷阅长沙会战报告,内有‘忠精军’字样。以后切不可再有此字样,并将已有之文字从速抹去为要。此对党国与军纪为最不良之影响。若为外人所见更对兄发生不利之批评。事虽小须知关系甚大。望即改正勿忽。如何,速复。”
说到底,蒋介石倒不是对薛岳猜疑,而是对所有人都很猜疑,抗战时期全国划分为几大战区,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手握军权的战区司令长官演变成新的军阀。
可惜的是,薛岳不明白其中关节所在。
尽管从表面上看,蒋介石对薛岳依然信重有加,可内心深深的忌惮可想而知。
三薛岳晚年的生活很平淡,远不如他前半生那么辉煌灿烂,如果不是九十年代中期因为房屋租金一事被银行告上法庭,可能很多人都对这位抗战名将早已忘怀。
自从到了台湾以后,蒋介石给薛岳安排了不少职务,但基本都是虚职,薛岳个性耿直,对这些虚职有时连应付也懒得去。
薛岳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尽管晚年退休,年龄也不小,但日常生活上海依然延续着军人的习惯,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在院子里打太极拳,然后习字、看书。晚上七点上床睡觉。一日三餐也敲钟吃饭。
薛岳喜欢练字,尤其是岳飞的诗句,可这些书法字迹基本上都没有保留下来,据薛昭信回忆称:
“父亲年轻时一直打仗,养成习惯无论是机密文件的还是平常的习字,都会烧掉。”
到了台湾以后,薛岳刊印了几套书。诸如《诗经》、《曾文正公集》、《孙子兵法》等传统书目,每日潜心阅读。也可能是这些中国传统的文化陶冶了他的心性,薛岳晚年脾气收敛了不少。
据说有一次,一个曾被他遣送回国的日本老兵上门拜访,向他诚恳的表示对当年侵华战争的忏悔,薛岳却心平静气的拉着他交谈,两人心平气和的畅聊了一番军事道理。
总而言之,薛岳骨子里的传统习惯,影响了身边大多数子女。
尽管薛岳晚年已经远离了各种是是非非,但他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并尽可能地做出努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薛岳就曾给蒋经国写信:
“‘光复大陆’已不可能,建议裁撤‘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更名为“国家统一委员会”,以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薛岳出生于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对家乡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只是不怎么在子女后辈面前展露。
一次,薛昭信要到深圳出差,临走时薛岳颤颤巍巍地递过来一张纸条:
“这是我当年在广州的旧宅,可以去看看。”
还有一次,薛岳的侄子薛维忠专程回了老家乐昌一趟,还带回了老家特产白辣椒,薛岳吃得津津有味,末了留下两行清泪:
“家乡菜,真香啊,可是落叶归不了根了。”
1992年夏,乐昌举行九泷十八滩漂流节,邀请广东省内外以及港澳台有关人士回乡参观,乐昌县政府给薛岳打电话,力邀他回国,可惜因为薛岳年事已高,未能成行,不过这年11月,薛岳嘱咐“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胡均发博士带了一面铜镜给乐昌县政府,上面刻着他的题词:
“桑梓情深”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表达了薛岳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图|薛岳旧居
正如大多数老人一样,薛岳的晚年也很孤独,特别是与他同时代的人大多数都先他而去,他就愈发感到寂寞。
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享年103岁。
也因为薛岳生平简朴,并没有留下多少遗物,以至于在他去世后,他的老家乐昌九峰想建一个薛岳博物馆,家属都拿不出多少资料来。
如今在薛岳的老家乐昌县有薛岳旧居,是他当年在老家所修建的住所,1949年薛岳赴台前,将这栋建筑捐给了乐昌县立中学。尽管历经岁月流逝,却依然保存完好,是薛岳一生经历最好的见证。
抗日英雄[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