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而这个“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玩的“述而不作”。
在先秦,学派是很多的,孔子创建的儒家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在当时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活动范围基本就被锁定在当时实际上很弱小的鲁国及其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而且还是除了在鲁国混的不错之外,在别的地方,基本也都是碰壁,再碰壁。卫国应付他,齐国待不住,楚国待不住……到哪儿都基本上是不受待见的结果。“丧家之犬”本来是别人的讥讽之词,也是孔子的自嘲之词,自然也是他政治抱负所遭遇的实际情况。
而这个跟整个先秦诸子其他学派的创始人相比,的确是非常寒碜的。墨家的墨子、法家的商鞅、李斯、兵家的孙武孙膑……都要比他在当时的实际影响力大得多。特别是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那可是公元前的世界范围内人类思想智慧的顶峰式存在啊。但他们至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败给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别家是先强后弱,儒家是先弱而后强,并且一路“攻城略地”,越来越强大。直到“唯我独尊”的地步——单单是孔子在历朝历代所获得的“尊号”就有二十九个之多,甚至“天地君亲师”中的“师”就是孔子的牌位。是唯一一个要享受全民供奉冷猪肉待遇的。这——
如果墨子老子泉下有知,气的吐血恐怕还是轻的。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在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孔子和他创建的儒家学派那可是一个一骑绝尘的存在。特别是西汉以后,诸子百家基本上就没有可以跟儒家抗衡的了。
而这种结果可能最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的“述而不作”。你看墨子是有主张理论有专著的,老子是有主张有理论有专著的,孙子是有专著的,……。就是孔子没有。我们现在说的儒家经典,说的《四书》《五经》,你仔细看一看,还真没有哪一个——
是孔子的原创。《论语》不是,《大学》不是,《中庸》不是,《孟子》自然更不是。《诗》不是,《书》不是,《易》不是,《礼》不是,《春秋》也不是。
那我们说的“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观念,孔子的理论、主张……在哪儿呢?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这一大堆东西,我们都是要归到孔子名下的,要算是儒家的学说核心支柱的。但你能搞得清孔子给他们的“定义”吗?核心概念是需要“定义”的。但我们发现——
孔子根本就没有做这个事儿,或者说他至少没有做过专业论述,或者说没有人见到他自己论述的文字。
他只是“述”,而“不作”。只是给他的弟子们讲。他的观点他的理论他的思想……都是他的学生们、学生的学生们一代一代地告诉世人的。而这——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就让他的学说有了无限扩张的空间,这就让儒家的后来者有了不断发挥、填充……的空间。如果打一个比方,那就是——
把儒家的理论比作是盖一座房子的话,那在孔子,实际上只是给了一个蓝图,一个框架,然后,把别的事儿都交给他的徒子徒孙们了。这后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是都提起来了吗?
“述而不作”给儒家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而这就是——
孔子的智慧。就是孔子的绝世之功。
你看这老头儿有多聪明。
肉要切成方的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