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中师生是什么?

才干王营评 2024-09-19 04:28:36

方华:中师生是什么?

教师博览

2024年09月15日 07:31 江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方话 ,作者方华

方话.

教育实践研究者,工作经历相对教育系统的同仁来说,较为丰富。秉承以学带做、以做促学;以交流带动思考,以思考反哺交流;用自己的观点支撑教育文章,用教育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原则。坚守“用微光照亮自己,让自己变成微光”。

2021年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组,去重庆市调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间,重庆江津区教育同仁介绍,重庆市江津区建了全国首个“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邀请我们去参观。

作为“中师生”的我,听到这一信息,内心暖暖的,随之又是酸酸的。江津区教育同仁邀请我去参观,急忙向他们亮明我“中师生”的身份,并代表“中师生们”感谢江津区,让我们这些已经淡出教育主舞台的“中等师范学校”和“中师生们”倍感幸福与欣慰。后来,查了一下,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教育文化特色小镇-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于2021年9月28日开馆。开馆时间距1902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我国第一所私立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120年之际,极具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

在此之后,我遇到“中师生”,都会兴奋的告诉他们,重庆江津区有我国首个中师生陈列馆,并热情推荐他们去看看。我为什么这么激动,一是因为我是名“中师生”,出于纯朴而自然的感情;二是因为“中师生”在我国特定时期和那个阶段,为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县的义务教育阶段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取得的特殊作用;三是随着“中师生”从社会,从教育的舞台逐步“退场”,对“中师生”有一个“挽留”的态度和“回首”的慰藉。

为什么要写“中师生”是什么?是作为一个永久性标签学历身份的我,写写自己的观点,以表我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感谢与致敬,也对自己是“中师生”还感到欣慰与自豪。

···

“中师生”是什么?

是较早就定义为“教师”的那一拨人。

中等师范学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这拨初中毕业生在当时属于学校学习成绩“优秀”的那拨人。有人说,这拨人如果不读中等师范学校,大部分都是985高校的学生,有些还是“清北生”。听起来很是高兴,但也未必都是真的,还有高中三年,一切都在变化,但无论怎样,总算是喜欢读书的那拨人。这拨学生从考取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一名“中师生”,就同时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教师”。虽然,最后也有一些“中师生”,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还有一些“中师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其他部门工作,但这毕竟是少数,只占“中师生”约10%左右比例,大多数“中师生”,都是终身从教。

当时的师范专科和师范大学的学生,也多了一个“教师”身份,但他们年龄至少18周岁,属于成年人。而15周岁左右的“中师生们”,还是一个未成年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职业还未有清晰的认识,但对职业的印迹是从内心珍惜与敬畏。

没有看到对“中师生”任教情况研究,也没有看到“中师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笔者根据工作经验,从自身的体会和其他人员反馈,“中师生”做教师有几个特点。

特点一:“中师生”喜欢教育行业与教师职业的比例较大,且终身从教为师的比例较大。是属于我国学习专业与职业对应比例较高的一类。

特点二:“中师生”工作积极,肯学习,学习能力强,能吃苦,有危机感,且教育教学效果较好的比例较大。

特点三:“中师生”工作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多学科、多岗位工作,而且服从管理,校长们比较喜欢的比例较大。

特点四:“中师生”与学生共鸣性强,与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强的比例较大。

“中师生”是什么?

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学习专业学科,可是,所学的东西又都适合教师岗位与职责的要求。

中等师范课程设计,有三大类别。一是基础类的文化课,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思政之类,其中语文又分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但文化课都是高中段知识,但没有高中阶段学的深;一是“小三门”的课程,如: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程俗称之为“小三门”,其中还会有细分,有三字一画,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简笔画,有试唱、简谱、五线谱和乐器,有各类球类、体能训练和体育技能,等等;一是教育专业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服务教育教学专业等等。

“中师生”在学校学习的职业与实用意识很强,都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学习,今天的学习成绩,就是明天工作所需,也是明天工作的能力。中等师范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一般都很好,学校普遍抓得紧,有点高中的味道,但又不全是,学校充满活力,各种兴趣班,各种社团,各种活动,各种竞赛充斥在学校角角落落和每个学生身上。

中等师范学校课程有学科知识,有教育专业,有教师技能、素养、兴趣的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教师职业所需的吻合度高。教师的兴趣助推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教师素养厚植教师的气质,教师的技能与专业是折服学生的法宝。

“中师生”的学习,有三点值得反思。

反思一:文化课程过弱,应加强文化课程的深度,并可采用选修+专修形式,变成主学科+次学科的样式;

反思二:在校学习时间过短,应该采用五年学制,可采用2+0.5+1.5+1的形式,2是指在校学习时间为二年,0.5是指到学校见习半年,1.5是指回校学习一年半,1是指到学校教育教学实习一年,实习与见习一定要学校全程跟进,反哺回校教学与学习;

反思三:“中师生”学历过低,不利于自身发展,影响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让“中师生”一直处于学历未达标的阶段。

“中师生”是什么?

是乡村教育的坚守者与守望者。

乡村教育有两种解读,一种是把农村教育称之为乡村教育;一种是把农村县县域教育称之为乡村教育。无论哪种解读,“中师生”在某个历史阶段都是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同时也是乡村教育的坚守者与守望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阶段,也是教育发展的高速阶段。学校、学校设施设备、教师以及教育管理成为当时教育发展关键因素。“中师生”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求,尤其是乡村义务教育教育与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量需要补充教师,“中师生”就成为了这“大量”中的“大量”。

那个阶段的乡村小学教师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代课教师”;二是由“民办转公办教师”;三是“中师毕业生”。“中师毕业生”是乡村小学最多的新鲜血液,也是经过专业教育培养的新型乡村教师。后来,随着“民办转公教师”的退休,“代课教师”的离岗,“中师毕业生”撑起了乡村小学教育的整个“蓝天”。

那个阶段的乡村中学教师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师专生”;一是原来的老教师(组成比较多元);一是“中师毕业生”。其中“中师毕业生”属于学历不达标的,那时候,“中师毕业生”通过国家提供渠道与平台,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使自己的学历达到国家标准。乡村初中教师比例,各地情况不一,“中师毕业生”比较也不一样,一般地方,初中学校有30%左右,有些初中校高达50%以上的教师是“中师毕业生”。

“中师生”大多数都是用一生的职业生涯伴随乡村学校发展,见证乡村教育变化,陪伴乡村孩子成长。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的“中师生”仍然坚持在乡村,在乡村小学,在乡村初中从教,依然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坚守者和守望者。

“中师生”是什么?

是改革开放后一群从乡村走出的“知识分子”,又回到乡村的“知识分子”。

“中师生”大多数都是从乡村走出的“学习成绩优秀”初中生,通过三年中等师范学校学习,从学历上来说,相当于高中学历,理论上算不上是所谓的“知识分子”。但从那个年代,对乡村来说,又称得上乡村的“知识分子”,而且有一定数量的(每年累积),是属于乡村群体性现象,对一个区域影响是较大且持续。

这些从乡村集体走出的乡村“知识分子”,又集体回到乡村工作与生活,这种现象是“社会性”与“时代性”的现象,他们的回归,对乡村社会文化发展,对乡村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对乡村民风民俗发展,都有着积极而不可忽视的作用。

乡村是中华民族起源地,也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根基,同时,乡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上的“输出地”,这种输出,包括人口、物资、文化、文明、智慧与财富等诸多方面。乡村教育孕育了乡村文明,滋育了乡村文化,使之形成具有华夏特质的中华文化与文明。如何让乡村文明持续,让乡村文化发展,主要是依靠政策、人口、经济与教育等方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新中国乡村人口大量有目标外流的“起始”和“高潮”,也是我国乡村文明与半城市文明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时期。从这个时代开始,“输出”变为乡村的代名词,“输入”近乎为零,有能力、有文化的人群回流乡村,更是难得一见的现象。而这时,“中师生”大量回归乡村工作与生活,支撑乡村教育发展,让乡村的干涸土地变得溪水清流,让乡村寂静天地变得小鸟欢鸣,让乡村沉陷环境变得生机勃发,……。

这一切都基于“中师生”回归乡村所带来的作用。

“中师生”的价值体现在教学上,体现在教育上,体现在乡村振兴上。“中师生”是时代的产物,正像社会其他行业、人才一样,他们会因时代需要而发展,也会因时代需要而消失,这一切有情感上的失落,但又有理性上的平静。

致敬“中师生”,告别“中师生”。但,“中师生”已是历史的痕迹和一些家庭与人的“所有”,这就是宿命与使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