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去世后,其遗孀艰难抚养两个孩子曾欲改嫁,为何却没能实现?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4-30 09:30:02
前言:

1948年,攻取辽宁义县的战斗打响。随着,东北军区炮兵司令朱瑞将军的一声令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1000余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朝着城墙发射而去。

朱瑞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解放义县取得了重大胜利。然而,不幸的是,朱瑞在途中不幸触雷牺牲,时年只有43岁。

在他短暂的43岁人生历程中,朱瑞有过两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每一段都是刻骨铭心。

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第一任妻子

1937年,朱瑞被调到了太行山,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在晋察豫抗日根据地,朱瑞创办了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在这里他认识了第一任妻子陈若克。

朱瑞和陈若克

陈若克比朱瑞小14岁,191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个教馆行的小职员,母亲是个出身婢女的家庭妇女。

8岁时,陈若克上过半年小学,但随着父亲早亡,母亲又没有养家的能力,她只好辍学回家,到纱厂当童工。

15岁时,陈若克的生活迎来了一丝希望,受到工厂先进分子的影响,她开始边做工作边读夜校,从此改变了命运。

陈若克

1936年,陈若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所在工厂的支部负责人,从事一些地下活动。但此时,上海白色恐怖严重,没多久陈若克就因所谓的“共党嫌疑”被开除了。紧接着,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她被迫流落武汉,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为了寻找党组织,陈若克打算冒险前往延安,就在途经山西晋城时,她看到城墙上贴着“华北军政干部学校,招收进步青年”的招生广告,当下心动神驰,决定报名参加,恰巧学校校长就是朱瑞。

在学校,陈若克经常听朱瑞讲课,很快,她就被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朱瑞倾慕不已,而她积极进取、开朗活泼的性格也让朱瑞心生爱慕。

朱瑞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的爱意加深,商量过后决心向组织提交结婚申请。

1938年8月1日,朱瑞和陈若克在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三黄阁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当天,朱瑞深情地看向妻子,将一套舍不得佩扎的皮带送给了妻子,并立下永远不分离的誓言。

然而,朱瑞如此简单的誓言却未能实现,一场突如其来的“扫荡”打破了这个美好的愿望。

朱瑞

结婚第二年,山东抗日形势日益严重,日军在山东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并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破坏,试图一举消灭抗日力量。

抗日形势日益紧张,朱瑞在前线奔忙,陈若克便在后方从事妇委工作。她穿着列宁装,腰间系着朱瑞送给她的皮带,别着手枪,英姿飒爽。

在抗日期间,朱瑞和陈若克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可惜几个月后碰上日寇扫荡,孩子得了重病无药医治夭折了。

朱瑞

1941年,陈若克又怀上了她与朱瑞的第二个孩子,但不幸的是,在8个月的时候再一次碰上日军扫荡,她和腹中的孩子一起被抓到了大牢中。

当夜,敌人就被身怀有孕的陈若克进行了审问,她被打得遍体鳞伤,一只眼睛几乎失明。面对敌人的审问,陈若克始终不肯松口,硬生生扛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酷刑。

在敌人的折磨下,陈若克早产生下了一名女婴。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陈若克心如刀绞,她知道,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孩子也要跟着她一起受折磨。

陈若克

最终,敌人从陈若克口里问不出东西失去了耐心,将其推上了刑场。

行刑当天,陈若克心疼地看着怀中的女儿,突然咬破手指,快速塞入女儿的口中,低语道:“孩子,妈妈对不起你。你来到这世上没喝妈妈一口奶,就要随妈妈一起离开人世了,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

就这样,年仅22岁的陈若克和她刚出生的女儿,就这样牺牲在了敌人的刀下。当乡亲们找到她们母女的尸体时,已经是血肉模糊,残缺不全了。

朱瑞很快就听闻了噩耗,悲痛不已。送葬那天,朱瑞赶到现场,想要和母女俩告别,但战友死死抱住他不让他看到棺材里面的场景,担心他受不了。

朱瑞这个七尺多的男儿,在战场上也不曾落泪,却在他最亲爱的妻子和未见面的女儿面前哭成了泪人。

在1942年“七七事变”五周年纪念日当天,朱瑞撰写了《悼陈若克同志》一文,悲痛悼念妻子。他说:“她死得太早,是革命的损失,妇女的损失,也是我的损失……”

终身不嫁的第二任妻子潘彩琴

陈若克牺牲后,朱瑞将对敌人的满腔怒火都投入了革命事业中,他更加努力抗战,夜以继日。就在这时,一个女子出现在了朱瑞的生活中。

她叫潘彩琴,是当时联合剧团的一名女演员,戏剧性的是,潘彩琴和陈若克有许多哈相像之处,她们俩的皮肤都是白里透红,眼睛都是水灵灵的漂亮,而且她们自幼都很穷苦,一个是女工出身,一个是童养媳出身。

更奇妙的是,陈若克牺牲前,曾在朱瑞面前夸奖过潘彩琴心灵手巧,给她做的上衣非常合适,她很喜欢潘彩琴。

缘分就是如此奇妙,1942年的元旦晚会上,朱瑞就见到了妻子提到过的潘彩琴。

当时,潘彩琴随联合剧团在沂南县演出,团长王照华临时要潘彩琴到朱瑞处借皮鞋做道具。朱瑞见到潘彩琴,好像看到了曾经的妻子,当下失了身。

在之后的几天,朱瑞几次见到潘彩琴,终于鼓起勇气向她表了白:“小潘,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毛主席和朱瑞

潘彩琴大吃一惊,想到自己的年龄、学识和身份地位都与朱瑞不匹配,便慌忙拒绝道:“不行!你多大年纪,又是党的高级干部,那可不行!”

朱瑞被潘彩琴的反应逗笑了,笑着告诉她:“我才30多岁,没有多大年纪。若克同志是上海女工,你从小做童养媳,所以我才找你交朋友。”

与朱瑞聊天,潘彩琴并没有感受到职位的差距,她渐渐放下防备,仔细听朱瑞的深情告白。终于,潘彩琴被打动了,他们的结婚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朱瑞一家

婚后,由于战争局势紧张,朱瑞夫妇俩聚少离多。

1943年,朱瑞奉命赴延安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潘彩琴则被阻止安排到皖东北泗洪县新四军四师驻地待产,不久,他们的大女儿朱淮北出生。

直到两年后,朱瑞彩玉潘彩琴母女在东北通化重逢。在东北期间,潘彩琴又为朱瑞生下了二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

朱瑞一家

然而幸福的时光非常短暂,1948年朱瑞就收到了赶赴辽沈战役前线的命令。

离开当天,潘彩琴依依不舍地将朱瑞送到车站,却发现皮鞋忘记带了,朱瑞提出和她一起回家取,这样就能多相处一会儿。

他们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他们夫妻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朱瑞牺牲了,哈尔滨的报纸和广播都有报道,但潘彩琴因为忙于工作调动和给两个女儿做棉衣,再加上身边同志的保密,导致她一直蒙在鼓里。

朱瑞灵柩在哈尔滨红军街抬上汽车

时间很快到了10月份,眼看事情不能再瞒下去了,中共东北局副书记和潘彩琴说了真相。潘彩琴如五雷轰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看到朱瑞的灵柩,她才相信他是真的牺牲了。

对着丈夫的灵柩,潘彩琴立下誓言,一定会将两个女儿抚养成人。

朱瑞牺牲后,潘彩琴就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十分艰苦。她正值青春,有不少同志追求,面对两个年幼的女儿,潘彩琴也想找个依靠,便认识了炮校的一个中级干部。

朱瑞一家

回到北京后,潘彩琴曾向领导提出结婚的要求,但炮校负责人却要调她回炮校。潘彩琴为难地说:“我不能到炮校,这个炮校命名是‘朱瑞炮校’,我怎么好到那里去结婚呢!”

潘彩琴忘不了丈夫,更不可能在以丈夫命名的炮校去和另一位男士组建家庭呢?

最终这个干部未能调出炮校,潘彩琴也没有再婚,独立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生活着。

潘彩琴含辛茹苦将两个女儿培养成人,两个女儿也非常争气都参军当了炮兵,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1 阅读: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