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侄儿诸葛恪是神童,他北伐规模比诸葛亮大得多,为何惨败?

书雁说历史文化 2025-01-16 21:46:59

公元253年,在东吴丞相诸葛恪的统帅下,一支规模空前的2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淮南,誓要一举攻克合肥新城。作为与曹冲齐名的神童,诸葛恪不仅才智超群,更是东吴全民偶像。他此次北伐的规模,远超其叔父诸葛亮历次北伐。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场倾国之战却以惨烈收场:20万大军不仅未能攻克区区3000守军把守的合肥新城,反而损失惨重,溃不成军。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场失败彻底摧毁了诸葛恪的政治生涯,最终导致他被诱入宫中遇害,甚至被夷三族。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东吴名相,为何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神童冠世 才智胜众

在汉末三国的风云变幻中,人才辈出,争奇斗艳。然而在这众多杰出人物中,论及智力水平的卓越程度,能与曹操之子曹冲比肩的,唯有诸葛恪一人。

这两位神童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曹冲称象"与"诸葛恪之驴"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诸葛恪聪慧早慧,七岁时便能看穿驴价,以其独特见解令众人折服。

随着年龄增长,诸葛恪展现出的才能远不止于此。在东吴疆域内,丹阳山区的山越民一直是个难解的心腹大患,他们骁勇善战,经常滋扰边境。

面对这一困扰东吴多年的难题,年轻的诸葛恪主动请缨,向孙权立下军令状。他承诺用三年时间,便能为东吴招募到四万精锐士兵。

孙权欣赏其胆识,派他担任丹阳守,诸葛恪果然不负重托。他采取武力威慑与怀柔招抚并举的策略,三年间招抚山越民十余万,并从中挑选出四万精锐,完美实现了此前的承诺。

这一成就在东吴的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要知道,东吴历来以山越人为兵,总计征召的精兵约有二十三万,而诸葛恪一次性就招募了四万,占到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诸葛恪在政治上的表现同样出色。他每次提出的建议,几乎都能得到孙权的采纳。东吴上下对他交口称赞,百姓们看到他出行时都会伸长脖子观望。

临近生命终点时,孙权更是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将除生杀大权外的所有权力都交给了诸葛恪。这种信任程度,在东吴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军事上,诸葛恪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东兴之战中,面对魏军的三路进攻,他准确判断敌情,集中兵力一举击溃敌军。这一战役让魏军损失惨重,死伤数万,大量军需物资被缴获。

战后,诸葛恪被擢升为丞相,并获得荆州、扬州牧的职位,同时统领中外诸军事,位列东吴朝廷第一人。从此,这位才智超群的诸葛恪,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战略分析 北伐征程起

诸葛恪与叔父诸葛亮一样,都有着北伐一统的宏图壮志。在担任庐江皖口屯田官期间,他就制定过直捣寿春的计划,只是被孙权劝阻。

如今执掌东吴大权,诸葛恪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对时局做出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此时正是北伐的最佳时机。

他发现魏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早期那批经验丰富的老兵已经年迈,而年轻一代的士兵尚未成长起来。相比之下,东吴的军队正值壮年,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

诸葛恪向朝廷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如果现在不抓住机会北伐,等到十年后魏国新一代士兵成长起来,兵力可能会翻倍,而东吴的将士却已步入暮年。那时再想北伐,恐怕就更难了。

除了军力对比,诸葛恪还注意到魏国内部的政治变化。司马懿父子刚刚取得大权,朝中的智谋之士还未完全为其所用。在诸葛恪看来,这种权力交替的时期,正是魏国指挥系统最薄弱的时候。

东兴之战的胜利,更加坚定了诸葛恪的判断。那一战中,司马昭担任魏军都督却遭遇惨败,不得不被削去爵位。这让诸葛恪更加确信司马家的军事指挥能力存在问题。

然而,诸葛恪的分析虽然有其道理,却也显露出了一些隐患。他对司马家在魏国的统治根基估计不足,也低估了魏国在短时间内调动智谋之士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诸葛恪的分析过于片面,只关注了敌我双方的军事和指挥能力的对比。他忽视了东吴内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江东大族对大规模北伐的抵制态度。

面对朝中大臣的质疑和反对,诸葛恪写了一篇长文,引用古今之事,试图说服众人支持北伐。但这种单纯依靠辩才的做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群臣虽然在辩论中说不过诸葛恪,但他们并未被真正说服。许多人认为诸葛恪只是在玩文字游戏,强词夺理而已。

更让情况雪上加霜的是,诸葛恪在准备北伐时表现出了急躁的一面。他在春耕时节就开始大规模征调兵力,这种不顾农时的做法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

相比之下,孙权时期也曾征发过十几万大军北伐,但从未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民怨。这说明问题不在于征调规模,而在于诸葛恪的用兵时机选择出现了重大失误。

兵出淮南 合肥战事起

公元253年五月,诸葛恪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淮南,直指合肥新城。这座军事要塞一直是东吴北伐的必争之地。

诸葛恪采取了一个看似稳妥的策略:先围攻合肥新城,引诱魏军主力前来救援。他打算通过围城打援的方式,一举歼灭魏军的有生力量。

然而,魏国的应对出乎意料。奉命督军的司马孚不为诸葛恪的计谋所动,他深知进攻方在攻城战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资。

魏军中书令虞松也看穿了诸葛恪的意图:这不过是想引诱魏军决战罢了。他建议按兵不动,等到吴军师老兵疲时再作打算。

魏军的按兵不动,让诸葛恪的围城打援计划彻底落空。原本预想的大决战变成了一场消耗战,而这正是吴军最不擅长的战术。

合肥新城本就是曹魏专门修建的军事堡垒,城小但坚固异常。吴军引以为傲的攻城能力在这里似乎也失去了作用。

经过九十多天的艰苦围城,吴军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守城的张特部下只剩三千人,还因病死和战死折损过半,已是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特使出了一个巧妙的计谋。他向吴军喊话,表示愿意投降,但按照魏军军法,被围百日不降才能保全家人,请求多等几天。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诸葛恪竟然同意了这个请求。张特抓住机会,连夜组织士兵拆毁房屋取材,加固城防,将城墙加厚一倍。

第二天,张特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断然拒绝投降。吴军虽然暴怒连续猛攻,但已无法突破加固后的城防。

更糟糕的是,吴军长期驻扎在合肥城下,饮用不洁净的水源,导致瘟疫蔓延。许多士兵出现腹泻和脚肿等症状。

面对这种情况,诸葛恪不但不采取救治措施,反而认为报告疫情的人是在扰乱军心。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向他反映真实情况。

军中将领朱异因与诸葛恪意见不合,竟被剥夺了兵权。都尉蔡林多次献计未被采纳,一怒之下投奔魏国,将吴军的虚实尽数告知敌方。

就在这时,魏军援军终于开始行动。诸葛恪腹背受敌,只能下令撤军。撤退时的场面极为凄惨,伤病员遍地,有的倒毙在沟渠中,有的被魏军俘虏。

退兵后的诸葛恪并未立即返回建业,而是驻扎在浔阳,似乎还想再战。即便此时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怨声载道,他也没有做出任何安抚举动。

理想破灭 悲剧终局现

诸葛恪的失败远不止于军事层面,这场惨败彻底摧毁了他的政治根基。曾经全民拥戴的东吴名相,在这一刻失去了最后的民心。

回顾这场战役,诸葛恪投入了东吴的全部精锐,却连魏军主力都没有遇到就铩羽而归。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竟然在区区三千守军面前折戟沉沙。

更令人讽刺的是,以智谋著称的诸葛恪,竟然被名不见经传的张特用一个拙劣的谎言所欺骗。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利,更是对诸葛恪个人威望的致命打击。

在这场北伐中,东吴付出的代价远超想象。当大军撤退时,沿途尽是悲惨景象:伤病员横卧道旁,逃兵四处流窜,有的士兵甚至倒毙在路边的沟渠中。

诸葛恪对这一切似乎毫无反应,他不但不向朝廷请罪,反而表现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这种态度彻底激怒了东吴朝野上下。

北伐前,诸葛恪走到哪里,百姓都会争相围观,人们对这位才智超群的名相充满敬仰。但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江东大族本就对大规模北伐持反对态度,如今见到惨败的结果,更是对诸葛恪群起而攻之。朱氏家族作为唯一支持北伐的大族,在诸葛恪剥夺朱异兵权后,也彻底倒向了反对派。

诸葛恪的政治生涯走到尽头已是必然。在一系列政治博弈之后,他被骗入宫中,遭遇不测。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朝廷对诸葛恪实行了最严厉的惩罚:夷三族。这意味着不仅诸葛恪本人要死,就连他的家族也要遭受灭顶之灾。在三国时期的历次北伐中,还从未有过如此惨烈的结局。

细究诸葛恪的失败,关键在于他虽有诸葛亮北伐的雄心,却没有诸葛亮的性情。早在诸葛恪初入仕途时,诸葛亮就曾指出自己这个侄儿性情疏漏。

名将陆逊也曾提醒:诸葛恪气势凌人,藐视下属,这种性情不适合担当大任。这两位长者的预言最终应验。

诸葛恪确实是一个才智卓绝的人物,但他的性格缺陷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他轻敌冒进,刚愎自用,在危急时刻不能保持冷静。

军事上的失败本可以挽回,但他在失败后的表现更是令人失望。他不思补救,反而迁怒于部下,最终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

一代名相就此陨落,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东吴的一大损失。此后,东吴再也没有组织过如此规模的北伐,而统一中国的梦想也永远成为泡影。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