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的模样:父亲,一碗永远热腾腾的面
记忆总是从细微处开始。我的父亲,一个骨子里刻满沉默的农村汉子,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声的爱。
那是2003年的夏天,我18岁,站在人生最脆弱的十字路口。家里仅有的希望,就寄托在我这个即将踏上求学之路的孩子身上。父亲53岁,满脸皱纹如同干裂的田野,却依然挺拔。
母亲在我五岁那年因病离世。从那时起,父亲独自扛起了这个家。他是村里最勤恳的农民,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为我缝补衣服,默默为我积攒每一分钱。
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难得地破例喝了半杯酒。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通知书,眼眶略微湿润。我知道,这是他压抑已久的骄傲和期待。
临行前的早晨,气温已经开始燥热。父亲照旧在厨房里忙活。锅里咕噜作响,热气蒸腾。他做的还是那一碗我魂牵梦萦的鸡蛋面。不同于往常的是,这一次面条里似乎多加了一些细节:葱花切得更细,鸡蛋的蛋黄完美地保持着半熟状态。
"慢点吃,别烫。"他终于说了第一句话。
我知道,这碗面里不仅仅是食材,更是他对我二十年的全部期望。
那个早晨,父亲给我准备了一个slightly旧的皮包。里面是他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整整一万三千元。对于一个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这是他用汗水和心血积累的全部希望。
"拿着,别和我客气。"他的手指略微颤抖,信封边缘还能看到明显的褶皱。
车子启程,我透过车窗看他。父亲站在院子口,身后是歪斜的老房子和几亩薄田。阳光洒在他略显佝偻的背影上,像极了一幅定格的油画。那一刻,我的眼眶悄然湿润。
在省城求学的日子里,每一次打电话,父亲总是简短得令人心疼。"吃得好吗?""学习怎么样?"寥寥几句,却饱含深深的牵挂。
多年后,当我已经事业有成,依然会想起那个夏天。想起父亲的沉默,想起那碗永远热腾腾的面。父爱如山,厚重而又静默,像一首无声的诗,在岁月中轻轻吟唱。
现在父亲已经年过七旬,头发花白,但每次我回家,他依然会站在灶台前,为我做那碗鸡蛋面。面条、葱花、半熟的鸡蛋,一如二十年前。唯一不同的是,我们都懂得了爱,原来可以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