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鳌拜家人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漫步心灵田野 2025-01-04 14:25:17

京城一处幽深的院子中,一个身材高大、须发皆白的老者静静地坐在正堂中,双目无神地看着前方。

渐渐的,他的眼睛湿润了起来,眼前似乎浮现出了一个身着龙袍,却还显得有些稚嫩的身影。

回想起自己的半生,老者幽幽叹了口气:“先皇啊,您的后代长大了,如今的皇上是真的不一般啊。”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道声音:“罪臣鳌拜,圣上有旨!”

老板给够钱,公司是我家

鳌拜的资历非常老,老到了康熙他爷爷皇太极都是非常看重鳌拜。

在青年之时,鳌拜就从军在皇太极手下效力了,在攻占皮岛的战役之中,鳌拜身先士卒,冒着炮火跳船抢先游向了明军阵地,顶着数支刀枪上了岸,对着明军贴脸开大,一人便砍翻了数名军士。

在鳌拜悍不畏死地冲锋之下,他身后的军队也被鼓舞了起来,纷纷嗷嗷叫着冲向了对方,拿下了皮岛。

皇太极得到捷报之后大喜过望,这鳌拜更是被皇太极大加封赏,毕竟“先登”可是古代四大战功之一,于是鳌拜被封了三等男,赐号“巴图鲁”。

松锦会战之中,鳌拜率领镶黄旗,在行军之中遇到了祖大寿,在这场遭遇战中鳌拜更是以一当十,击败了对方,后续战争中也是五战五捷,被封为一等梅勒章京、护军统领,也就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副将。

如果说皇太极对鳌拜的封赏让他显赫一时,那么鳌拜对皇太极的回报,则是让他风光一世。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了,在继承人问题上满族内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一方面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一方面是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

这两方都想争夺皇位,手握重兵的鳌拜自然就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鳌拜此时的确也是志得意满,手握整个镶黄旗的兵马,说他让谁当皇帝谁就当皇帝那是有点夸张,但是说他反对谁当皇帝,谁就一定当不上皇帝,这绝对没有低估他。

深感皇太极对自己知遇之恩的鳌拜,心中自然是无比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他与索尼、谭泰等大臣们早在豪格的家里开了一个小慧,众人歃血为盟,一定要把豪格推上皇位。

到了正式会议上,双方就此发生了激烈了争执,眼看双方就要从吵架升级为动手了,鳌拜等人抢先站了起来,一拍桌子抽出了佩剑:“我们是不是先帝的臣子,一身吃喝拉撒哪个不是先帝赏赐的,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还是人吗!”

在鳌拜等人的武力威胁之下,多尔衮等人也是冷静了下来,再次商议之后,众人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多尔衮和豪格谁也不当皇帝,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这便是顺治皇帝。

在满清入关之后,鳌拜也是随军出征,先打李自成,再打张献忠,并在攻打张献忠的大西军过程中立下了头功。

顺治皇帝亲政之后,知道自己的皇位是鳌拜等人争来的,所以对鳌拜更加恩宠,将鳌拜引为心腹,甚至在鳌拜旧伤复发之时亲自到鳌拜家中探望,在皇太极的老婆孝庄文皇后生病时,顺治在屋内伺候,鳌拜就不吃不喝在门外等着,俨然把一副忠心耿耿的家臣样子演绎到了极致。

鳌拜的表现,也是为他争取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让他得以成功登上高位。

你瞅啥!

顺治在位十八年之后便驾崩了,弥留之际顺治传位给了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并且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四位深感顺治的信任,便也是击掌盟约,一定好好辅佐康熙。

但殊不知鳌拜深藏的那份野心,硬是把这场辅佐皇帝的养成流游戏,玩成了他自己单挑其余辅政大臣的竞技型副本。

在众人的分工之中,鳌拜还是负责军事,这是他的老本行,可以说满清入关后的军事一直是鳌拜负责的,包括了联络蒙古各部族方面的骑兵,巡察皇城和北京内外的防务,甚至举办了“大阅以讲武”,每年考中的武进士,都是由鳌拜来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精熟骑射”。

这兵权一在手,鳌拜的野心自然就膨胀了,尤其是教授武进士这件事情,更让鳌拜有些目中无人。

本来进士应该是天子门生,让鳌拜来教授就已经很破格了,鳌拜却就此觉得自己是天子之下第一人了,其余三个老东西,有什么资格和我一起当辅政大臣。

这其中鳌拜第一个挑战的,就是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本来是多尔衮的手下,在多尔衮于顺治年间死后,苏克萨哈便直接跳反,站出来说自己的旧主多尔衮想要谋反,并且和鳌拜结为了儿女亲家。

这种行为可耻吗?

非常可耻。

但顺治以及索隆、鳌拜等人能不奖赏苏克萨哈吗?

还真不能。

多尔衮和顺治这边那可是政治敌人,人家苏克萨哈这高低也算是来投诚的,你不奖励他,以后还有人给你投诚吗?

所以即使索尼等人非常看不起苏克萨哈,顺治还是将他列为了辅政大臣,而鳌拜也是打算先拿他开刀。

其实这也是大势所然,因为多尔衮死了,他留下的正白旗自然也就成了一块肥肉。

当时正白旗驻扎在沧州,因为多尔衮的原因那是粮草充足,从不拖欠工资,而镶黄旗驻扎在河间,别说军饷了,能把每天的粮米足量拿到手就不错了。

多尔衮活着的时候有什么好事都是正白旗先来,现在他死了,这总该风水轮流转了吧,而苏克萨哈作为正白旗的话事人,怎么都要被打到的。

于是鳌拜便准备敲山震虎,先剪除苏克萨哈的羽翼。

康熙三年(1664年),正白旗费扬古(此处费扬古应为《清史稿》误记之名,并非董鄂妃的弟弟)之子倭赫是康熙的贴身侍卫,但是却在一次狩猎中被鳌拜抓住私自骑康熙的御马,并且用康熙的御用弓矢打猎。

这公车私用的问题,在当时可是僭越之罪,鳌拜也是借题发挥,竟然当场把倭赫给砍了。

费扬古闻讯心如刀绞,天天咒骂鳌拜,被鳌拜知道之后以“怨望”的罪名全家处斩,并且抄家,所有家产都给了鳌拜的弟弟穆里玛。

“怨望”是个罪名呢?

说白了就是思想罪。

你用抱怨的眼神看我了。

你瞅啥!

就这么一个可笑的罪名,竟然就能把一个大臣抄家灭族。

一时间正白旗人人自危,都想苏克萨哈能够站出来主持公道,但苏克萨哈却因为是个“降将”,所以对鳌拜一再忍耐,希望他拿了一些好处就能息事宁人,没想到鳌拜要的远不止一个大臣的家产,很快更大的祸事就来了。

圣旨在我手里,我想咋读就咋读

康熙五年(1666年),鳌拜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换地。

正白旗的地和镶黄旗的地互相换一下,如果正白旗的地不够,那就再从民间征集土地。

这一举动可不是几个大臣的家产能解决的了,这无疑是要撅了正白旗的根啊。

且不说正白旗分的土地都是好地,就是正白旗土地不够的话要从民间征集这一点就是一个大炸弹,一旦爆炸普通百姓们生计受到影响不说,他们也绝对不会骂鳌拜所在的镶黄旗,而是会骂正白旗。

果然此话一出,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便联名上奏,绝对不能答应鳌拜的提议。

鳌拜见状顿时怒不可遏,要处死三人。

官司打到了康熙这里,此时的康熙也已经十三岁了,对这几个辅政大臣和朝廷事务也是心中有数,知道鳌拜这是欲加之罪,不想答应他的要求,便问其余三人应该怎么办。

索尼年纪已经老了,遏必隆生性软弱,更何况二人是正、镶黄旗的,正白旗的利益受损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再加上本来就看不起苏克萨哈,就更不会管这件事了。

苏克萨哈见状,也只能是低下了头,根本不敢讲话,可康熙却知道这要被鳌拜杀的三个人也是一心为公,于是便没有下令杀三人,而是下旨将三人鞭刑一百,家产充公。

这道圣旨还是由鳌拜去宣读,康熙本想借此让鳌拜消气,不要再过分追究了,没成想鳌拜却直接把三人的刑罚给念成了死刑,斩首示众!

什么鞭刑,我不认识字,这明明就是死刑,先砍了再说。

康熙听了之后也是怒从心起,鳌拜这是矫诏,可比什么“怨望”要严重的多。

如果费扬古因为“怨望”就要被抄家灭族的话,那么鳌拜此举至少也是一个“三族起步”。

但谁又敢去追究鳌拜的罪过呢?

哪怕是康熙也只能是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情,上朝也没人敢提起苏纳海等人。

可在心里,康熙已经对鳌拜非常忌惮,想要重新夺回权力,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给康熙送来了助攻。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已经14岁了,索尼以顺治就是14岁亲政为理由,也上书请求将权力还给康熙,让他亲政。

剩下的三个辅政大臣之中,鳌拜哪怕心有不甘,可也只能表面上答应归还权力,但实际上皇城内外防务的关键位置上依旧是鳌拜的人,并且他和苏克萨哈的斗争依旧是没有停下。

两个月后,索尼便重病去世了,苏克萨哈觉得鳌拜势力太大,便也要求去给顺治守陵,想要逃避鳌拜。

可这是什么,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鳌拜哪里会放过苏克萨哈。

于是在一天的时间内,鳌拜竟然整理出来了苏克萨哈的“二十四大罪”,要康熙下旨将苏克萨哈一家斩尽杀绝。

康熙哪里会和鳌拜一起发疯,没有答应鳌拜的请奏,鳌拜竟然上前抓住康熙的胳膊不让他走,愣是墨迹了一整天。

康熙无奈只能下旨让苏克萨哈先回来再说,结果鳌拜竟然再次选择性文盲,直接把苏克萨哈一家给杀了。

怒了,康熙这次是真怒了。

我亲政之前你矫诏杀人,我亲政之后你还矫诏杀人,那我不白亲政了。

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被成为真龙天子的皇帝了。

鳌拜过分作死的举动,终于让康熙忍耐不住了,于是他开始嘉奖鳌拜。

人死债消,我不为难你家人

五月份,康熙将鳌拜的旧部们都分到了各地当将军。

爱卿啊, 你看那个谁,以前就是跟你一起打仗的,现在还在皇城根下负责门卫呢,太不符合人家的功劳了,我给他安排个长沙将军,让他去风光几天吧。

还有那个负责京城巡防的,以前是你的副将,给他个厦门水军都督,去打郑成功吧。

鳌拜见状还以为是康熙对自己妥协了,于是便欣然答应,让皇城内自己的手下都去了各地任职,而新上任的这些守将,则被康熙安排成了自己的亲信。

康熙见鳌拜没有察觉,便又召集了一群和自己有亲的八旗少年,让他们进入布库房(皇家习武中心),名义上是和自己一起练武,但实际上,康熙早就和他们达成了共识。

那个谁,你是朕的侄子吧,你听朕的还是听鳌拜的。

皇上,我听你的。

左边那个,年纪咱俩差不多,可辈分上你得是朕的叔爷爷吧,你听朕的还是听鳌拜的。

皇上,我也听你的。

那好,既然你们这群人都听朕的,那朕和鳌拜打架,你们帮谁?

我们帮皇上!

于是在一天下午,鳌拜被康熙喊进了内庭,看到康熙和一群差不多年纪的半大小子在一起,鳌拜也没有在意,只觉得是康熙一时之乐而已。

康熙见状,赶紧招呼鳌拜坐下,然后让人端着茶盘,给鳌拜上了一杯茶。

鳌拜不明所以,端起茶碗就要喝,却只觉得茶碗无比烫手,一哆嗦就把茶碗打翻在地。

身后的小侍卫见状,猛地一推椅子,一条椅子腿便“咔嚓”一声折为两截,鳌拜也往前一扑倒在了地上。

康熙见状立刻大声呵斥:大胆鳌拜,御前失仪,真真大不敬之罪,给朕拿下!

随即旁边这群半大小子便一窝蜂压在了鳌拜身上,鳌拜有心反抗,但这拳怕少壮啊,“满身少汉、男上加男”的鳌拜哪里挣脱的开,不过片刻就被绑住了。

原来这杯子早就在开水里煮了半天,凳子腿也是锯断了一半一推就倒,就是给鳌拜下的套。

康熙随即便让人喊来了议政王大臣以及八旗亲信,当场便审讯鳌拜,林林总总罗列出来了三十大罪,真是凌迟一百次都不够。

鳌拜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扯开了自己的衣服,便露出了一身的伤疤。

皇上啊,这些可都是我跟着你爷爷打仗时留下来的啊,你爸爸当皇帝的时候,可是我不要命了亮刀子支持的啊,这还不能放过我吗!

康熙看着声泪俱下的鳌拜,心中也是有了些不忍,鳌拜的功劳资历的确不低,而且他虽然非常嚣张,但也没有要谋逆篡位,自己当皇帝的迹象,于是康熙还是饶了鳌拜一命,只是将他和他的儿子纳穆福一起幽禁在了家中。

《清史稿·圣祖本纪》就是这样记载的:

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

鳌拜无知犯下大错,本应该夷族的。但是皇帝念在他资历老,战功卓著,就免除了死罪,没收家产,把他关起来得了。

就这样,鳌拜和他的家人们算是侥幸活了下来。

但鳌拜也是一个直性子的武将,这瞬间从权力巅峰跌落谷底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在家中emo了一个多月之后便因为心生郁结而口角生疮,背长毒瘤而死了。

康熙听闻鳌拜的死讯,竟然下令人死债消,也释放了纳穆福,并且还让他继承了鳌拜二等公爵的爵位,每年都能领一笔铁杆庄稼来让鳌拜的遗孀们过活,自己也能当个官,两年后纳穆福自己作死收受贿赂,这才被革了职。

其实康熙如此优待鳌拜的家人,一是因为康熙毕竟年纪还小,的确不能做到鳌拜对待政治敌人那样斩草除根,心狠手辣,再就是因为康熙针对鳌拜的这次“斩首行动”,在政治意义上来说其实并不完美。

因为鳌拜虽然被抓了,他的党羽们也都被惩治了,但鳌拜在他当权这几年的斗争之中,因他受惠的,可不只是他和他的党羽们,起码整个镶黄旗人和一些正黄旗人,都因为鳌拜的换地举动得到了切实的好处。

怎么,难道整个镶黄旗和正黄旗都是鳌拜的党羽?

康熙能一下子把这两旗的人都杀光?

所以康熙不能将鳌拜直接杀了甚至灭族,不然这其中传递出的政治信号足以让这两旗人人自危。

这就是政治的妥协,也是康熙作为一个皇帝必须作出的无奈抉择。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康熙朝鳌拜罪案辨析——杨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鳌拜被擒与康熙历狱的彻底翻案——马伟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1 阅读: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