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脱口秀的意义

刺猬公社 2024-08-22 10:56:33

文|怡晴

编|园长

“我的成功离不开脱口秀的离开。”

“徐志胜再红,能有我的眼红呀?”

“刚当上太监?我刚当上的不是大王吗?”

金句、爆梗,再次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时隔两年,脱口秀还是记忆中带着火花的炸裂,一语双关地讲行业,轻描淡写地讲生活。

没有脱口秀的时光里,观众似乎还有海量的内容可供选择,但当徐志胜、呼兰、何广智等熟悉的脱口秀选手再次站在观众的面前,大家才意识到:生活不能没有脱口秀,它是喜剧界独一份儿的“情绪消解”良方。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一播出,互联网又热闹起来,“还是喜欢这个舞台”“我的电子榨菜又回来了”“还是熟悉那味儿”纷纷撒落在弹幕上,老选手的回归固然令人兴奋,但高开飙走的段子更满足了观众的胃口。

老选手之外,新选手也带来了生活的干货,大国手用哲学逻辑对抗生活琐碎,在摩的困境中思索着“保车还是保帅”;被看好的黑马选手王继业,用299分的三本自信和学霸们一起搞喜剧,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令人意外的是,曾经的一轮游选手也华丽蜕变。 再次站在舞台上的贾耗,仅仅分享着男人的化妆技巧,就可以赢得共鸣;曾在这个舞台上惨遭淘汰的选手汪德发,带着“一口白沫”的中年油腻,竟然成为“炸场子”选手,从段子到精神状态,都变成了更好笑的样子。

在节目播出之后,腾讯在线视频七盎司工作室负责人、《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项目监制白洪羽更确定,大家对脱口秀的坚持是对的。

项目的制作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难题,但团队还是坚定脱口秀存在的意义,白洪羽告诉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再做一档新的脱口秀节目时,会去想用户情绪是否有变化,如何重振市场和所有参与者的信心,但经过两年的沉淀,我们还是觉得脱口秀是一种情绪刚需,它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文化,和年轻人深深共鸣着。”

“脱友”荟聚,看齐“生活”

早在正片播出的前一周,《脱友》就举办了媒体看片会。在现场的媒体们提前目睹了这档节目的好笑程度,而同样在现场的白洪羽,虽然对内容充满信心,内心却有点忐忑,他不确定观众是否还会像以前一样喜欢脱口秀,对它是否依然有热情。

“这两年,线上线下娱乐内容始终在更迭,观众的审美和笑点都在不断提高,能否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再次拉回观众对脱口秀的期待与关注,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情绪也在发生变化,如何跟观众有效共鸣、提供更多的欢乐给大家,也考验着主创团队和所有演员的内容判断。”白洪羽坦然道。

团队的思考也落实到节目制作中。一档节目是否好笑,取决于观众的举手投票,强行安利肯定最行不通,于是在做节目之前,团队深入到用户群体中进行调研,了解需求后再反敲新节目的内容标准。

白洪羽关注到,大家都在聊当下的喜剧综艺,整个喜剧行业的生活厚度在逐渐提升,要如何把握“情绪脉搏”是重中之重。

从结果来看,“情绪”仍然是市场的刚需。而《脱友》这档节目将情绪的锚点落在“生活”的主题上,让演员们讲具体的生活,也让观众在这些细微之处中找到共鸣,用笑声消解琐碎,就像节目的slogan一样,“生活的烦恼,用脱口秀说说。”

“我们不会去做一些神化,而是关照具体的人,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自己和最普通的生活。” 在白洪羽看来,2017年腾讯综艺便开始布局脱口秀的节目,对用户进行心智的养成,最开始的阶段,观众会用“好笑”来形容脱口秀,其间行业经历过高潮起伏,当下团队更想与大众的生活做深度链接,让大家看完节目后发出“这是在演我”“这就是我”的感慨。

发展到现阶段,《脱友》更强调“社会关照”与“群体共鸣”,让脱口秀抵达每位观众的生活,和大家交朋友,让行业再往前走一步。

这样的理念贯穿在每一位选手的段子中。

呼兰另辟蹊径分析职场的段子,就十分具有“实用性”。比如在他的段子里,大部分领导都没有PUA人的能力,打工人换个角度想问题,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他要说你不行,你说别人也这样;他要说别人不这样,你就说,我在别的地方也不这样。”

小佳聊起自己三十岁的健身生活和身材焦虑,他调侃别人健身是健身,而自己健身更像是康复,教练甚至拿自己鞭策其他人:“小佳都可以,你也可以。只要努力,就能练成小佳这样。”沉淀两年,小佳认真地生活,也认真地自嘲。

职场、健身、相亲……选手们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角度分享各自的见闻与看法,让节目的内容更加立体和丰盈。

“语言的艺术一直会有独特的生命力与吸引力,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腾讯综艺对脱口秀的质量要求是不会变的。观众仍然会在这里看到扎实的、过硬的段子。”这一点白洪羽十分笃定。

不一样的“炸裂”,一样的“真诚”

每一档节目都有不同的难处,也有不同的创新。

观众看《脱友》的第一反应是,“笑友团”的面孔不一样了,有熟悉的大张伟、张雨绮,也有脱口秀领域的新面孔鲁豫和窦文涛,让人好奇四个人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笑友团”选择方面,团队的标准是“善于表达”,让观众有代入感、安全感和熟悉感。

作为观众最熟悉的面孔,大张伟负责接梗、造梗、甚至爆梗,不让任何一个段子掉在地上,开场的“想链”就是最直给的证明;作为脱口秀的老朋友,张雨绮的犀利与耿直,让她成为“一针见血”的担当,选手张慧的段子别具一格,而张雨绮却能懂其中的点,为这位新选手贴上“令张雨绮都惧怕”的标签。

作为领域内的新面孔,鲁豫和窦文涛也都承担着不一样的职能。鲁豫是脱口秀的重度爱好者,对所有选手的段子都如数家珍,可以为选手创造自然舒适的表演氛围。 白洪羽认为,这种安全的氛围,对于演员的表演十分重要。

而窦文涛首次试水脱口秀舞台,则是作为脱口秀语言体系的一种扩充出现。 他不仅有独立的逻辑见解,也可以丰富节目的议题与视角,“很多网友会笑称他主持的节目像是脱口秀,这种轻松幽默兼具犀利的风格,都和节目相匹配,他的个人阅历也可以对节目内容形成反向补充。”

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笑友团和选手们经常一起聊天,对彼此都十分熟悉,白洪羽从多期的录制效果看,“观众可以对笑友团有更多期待。”

对于白洪羽而言,脱口秀节目发展七年,无论是笑友团成员,还是选手们,都需要多元化的呈现。因为观众在变化,圈层在壮大,行业需要不同类型的成员,来制造新鲜感。

这种新鲜感也来自选手和赛制的碰撞。在先导片中,节目组设置了“大笑圈”“好笑圈”“微笑圈”三个不同程度的圈层,供选手们自由选择,圈层的设置让节目在效果方面形成了与预期存在些许反差的精彩看点。

35岁的汪德发站在舞台上讲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中年油腻”,比如话没说几句,嘴角两边便起了白色沫子,说话间,他举起大拇指,生动地抹起了嘴角,逗得全场大笑。都在批判“中年油腻”,汪德发却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对这种调侃进行了消解,搞笑在,共鸣更在。

张慧的表达流畅而稳定,但讲出的相亲段子却很具个人风格,平静中带着一股“疯感”,让人发出“好woman ”的感慨。

不同笑圈之间的对比,不仅拉高了观众的期待值,事实上也呈现了线上演出的魅力,促使选手们对段子的节奏、价值感、角度层次等方面进行更好的打磨。

“脱口秀是由一个个真实的人和具体的内容构成的,好笑与不好笑都非常直观,不会产生太多综艺套路,真诚的表达、扎实的文本质量和高水平的表演仍然是脱口秀的第一生命力。” 对于白洪羽来说,《脱友》虽然有着不一样的变化,但却是一样的真诚。而这,也是行业所稀缺的。

爆笑的“脱友”,给行业一点信心

节目播出后,关注到网络平台上对作品认可的声音,白洪羽心中的忐忑终于落地了——观众还在,热爱依旧。

经过两年的沉淀,何广智变得更加沉稳和幽默,在没有和徐志胜组CP的日子里,何广智的生活依然丰富,忙着眼红、忙着给黄大妈过六十岁大寿,所到之处,遍地都是包袱。

孟川的生活也十分精彩,出书、冲榜、卖版权,从写TO签、读者评价、编辑催稿,再到“山东四杰”,孟川用实力证明生活即段子。

和演员们一起录制节目的过程中,白洪羽很感慨,这个舞台的存在,让他看到了演员们的初心不改, “并不是我们去调动演员的状态,而是他们真实的热爱一直在鼓舞着我们。”

他告诉刺猬公社,一些老选手,比如徐志胜和呼兰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为了这档节目仍然愿意放弃一些综艺或者电影演出的机会。

在台下,选手们对于稿件的修改也充满激情。 大家会组团改稿,根据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分成不同的小组,比如“内卷之家”“Kid 小组”“三好姐妹”,还有即将在下期出现的选手山山,尽管已经64岁,但仍然和大家一起吃盒饭,“挑灯”修稿。

“你说比赛的时候谁不想拿大王,但他们又非常真诚地帮助彼此,大家有机会就聚在一起,这就挺脱口秀的。”白洪羽很感动,每个选手的段子,都经过无数遍的打磨,才能与观众见面,这些状态的调动并非外因,而是选手们关于热爱的显化。

《脱友》的热播,提振了行业的信心,也坚定了腾讯综艺对脱口秀的持续布局。

从《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再到《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腾讯综艺的脱口秀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既包括线下的培育,也包括线上节目的制作。这些经验帮助团队迅速解决了诸多问题,也带来独特的优势。

除了能够快速码盘外,腾讯综艺也成功打造出了一个颇为成熟的脱口秀生态。一方面,长期的耕耘带来了足够的用户盘,超强的黏性让用户至今仍然买账平台的同类型节目,这也是为什么,《脱友》播出时,能够吸引自来水们的疯狂安利,开播即火爆。

另一方面,对于新人演员的培养,以及行业长远的规划,也建立了清晰的路径。 选手们通过脱口秀的节目走红、出圈,甚至跨界,在腾讯的内容生态中走花路,都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徐志胜,比如李雪琴。

对于新人而言,这既关乎个人的发展与曝光度,也关乎到内容创作的积极性。白洪羽希望《脱友》可以将选手们重新聚集到一起,为大家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让脱口秀的价值继续放大。这是节目的使命,也是白洪羽对这档新节目的期待。

“《脱友》的播出会证明,用户心智还在,脱口秀依然有着肥沃的土壤,供所有热爱的人前往耕耘,让演员-节目-观众,形成正向的循环。” 观众需要脱口秀,而从长远来看,行业也不可或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