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3年,时任巡抚都御史王楫因不能筹措军饷,士兵们遂鼓噪将其杀掉了。兵备副使丁启睿捕斩了领头的几个士兵,终于将兵变平息了下去。
兵变虽说被平息下去了,但是其起因却是因为兵饷缺乏;因此,丁启睿遂向朝廷上了一道紧急奏疏,一方面报告兵变的情况,一面则要求朝廷调拨兵饷,并言明,若因此而再发生类似事件,后果便不堪设想。
崇祯得此奏报,朱龙桥大捷所带给他的欣喜便又陡然增加了一些忧烦的色彩,于是他便命令兵部尚书张凤翼会同户部尚书侯恂着急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可是也恰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山阳县武举名叫陈启新的,他跑到京城里专门来向崇祯进言,跑了几个部门,却根本无人理睬,万般无奈,他只好跑到正阳门前去下跪,试图以此方式来获得某种轰动效应,从而引起朝廷直至崇祯本人的注意。
他一连跪了三天,除了因此而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者外,却仍是无人理睬。更有甚者,正阳门前那些值守的御林军守卫还会不时地过来申斥一顿。
看来,他对当今皇上与社稷的一片真心便要一江春水东流去了。
事情也实在有些凑巧,就在当天下午,小毛子的对食相好秋瞳因看到皇后娘娘吃父亲周奎送进宫来的烤红薯那种其乐无穷的样子,不禁大受感染,遂悄悄地找到小毛子,让他想办法出宫也为她买两个尝一尝。
为了自己的相好,小毛子十分高兴地应承下来,可回头一想,他怎能私自出宫呢?
近日皇上可盯得很紧的,万一不慎被抓住了,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不过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他想来,让皇上也吃吃烤红薯不就得了。
于是,他当即跑到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的崇祯面前,拐弯抹角地提到了这烤红薯,一时间,崇祯皇帝便多少有些好奇的样子,随即,小毛子又不失时机地将那烤红薯的色香味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
顿时,崇祯不禁兴趣大增,他又一下回忆起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回忆起养母康妃用烤红薯所带给自己的快乐,回忆起自己身为信王殿下时和周氏田氏一同分享烤红薯时的其乐无穷。
于是,崇祯当即就让小毛子出宫去买这多少有些久违了的烤红薯。
小毛子悠哉游哉地出了西华门,跑了好几个地方,竟没发现卖烤红薯的人。
这时,适逢锦衣卫副指挥使刘应选带领几个校尉在一条胡同里搜查什么,小毛子遂向其打听有关卖烤红薯的事,刘应选一想,前几日里他打从正阳门前经过时看见有卖烤红薯的,于是便亲自和几个校尉带着小毛子来到了正阳门前。
买过烤红薯,远远地看见一大帮人围在一起甚觉好奇,遂一同前往查看究竟。
到得跟前,待问明究竟,小毛子不禁为陈启新的虔心大受感动,遂亲自将其从地下扶起,并当即让刘应选将他带往一个客栈住下来,等候佳音。
小毛子抱着一大包烤红薯风风火火地赶回宫里,在将一部分烤红薯交给了自己的相好秋瞳以后,即马不停蹄地回到御书房。其时,崇祯仍在十分认真地批阅着奏本奏章。
小毛子仿佛大功告成一般将烤红薯剥下皮后,交给了崇祯,他当即便喜滋滋地吃了起来。
就在崇祯满心欢喜地吃着烤红薯的时候,小毛子向他说起了陈启新的事,崇祯一听,立时便吃惊得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天下的臣民竟然还有对自己如此忠诚的人,立时便大为感动。
他把适才吃进嘴里的一口烤红薯吞下肚后,略一思量,便让小毛子去把陈启新的奏疏取来给他瞧瞧。
不多时辰,小毛子便又风风火火地将陈启新的奏疏取了来。
陈启新在奏疏中写道:“天下有三大弊病:读书人写文章时,高谈孝悌仁义,一旦当了官,就横行霸道,狼狈为奸,这是科举的弊病。建国之初,典史授以都御史,秀才授尚书,嘉靖时还实行三途并用的办法,现在只剩一途,一旦考取进士就横行无忌,这是选官拘于资格的弊病。
按旧制,给事中和御史之职,教官得以任之,今惟选用进士,知县、监司和郡守争相奉承上司,这是行取考选的弊病。请停止科举,撤消行取考选,以清除积弊。蠲免灾区的田赋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专门任命大将以见机行事。”
陈启新在奏疏中说的正是崇祯平日里最关心的用人问题,重点阐述的则又是崇祯一向最为痛恨的由科举出身的进士包揽一切要职的问题。
在他看来,一个被士大夫不耻的武举竟然和自己英雄所见略同,陈启新虽只是一个武举,其看法却和自己如此的一致,这似乎进一步地向他证明了他一向所持的士大夫皆无能之辈的看法。
崇祯不禁大受感染,于是,他当即便让小毛子到陈启新所住的客栈里去把陈启新带来亲自召见,事毕,即破格任用他为吏科给事中,并且还吩咐他好生为其做事,说是将来他还将被委以重任。
给事中在明朝的官职中只属七品,却是个十分显要的职务,一般的人须得先考取进士再考取翰林院庶吉士又经过三年的学习而且成绩十分优异者,或者在考取进士后出任了知县、推官或是小京官多年经过考选而政绩十分优异者,方可担任这一职务。
陈启新只不过是一个不足道的武举,而且又只不过是因进言合于崇祯的心意,从而获得了如此的高官,他又怎能不当场感动得痛哭流涕呢?
陈启新一听见崇祯对自己的任命,立时便跪俯在地,不断地叩谢不止,一边则感动甚深地痛苦流涕,泣不成声,最后则更是拍着胸脯,发誓要为当今皇上尽职尽忠。
崇祯也简直是龙心大悦,末了,他还当即把自己使用过的一把扇子赏给了陈启新。
可是,崇祯的这一选拔人才之举却引起了朝臣们的极大不满。在他们看来,崇祯此举明显是对他们这些士大夫的蔑视甚至是莫大的侮辱。不过,他们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崇祯的这项任命,或者说上一句他的什么不是。
以辅臣钱士升为代表的一帮士大夫便一起聚集到他的府邸里,就此事进行认真研究,决定把他们反对并攻击的矛头对准陈启新本人,向崇祯的威权提出挑战。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因小小的进言就获得了如此的高官,这对于那些试图以种种方式而获取高官厚禄的人来说,似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榜样。
一时之间,在通往京师的道路上,那些正试图入京进言以获取高官厚禄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有一些则更是提出了一些直令朝臣们十分震惊的建议。
也就在陈启新进言后不久,一个比陈启新的级别还低的武生员李进也到京师进言。
这一天也正是大明朝三日一大朝的一天,这位本不足挂齿的李进竟对着级别比他高无数倍的文武大臣和那位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侃侃而谈。
他认为,在大明朝里,缙绅豪富之家,大者家产千百万两银,中者百十万,以万计者不可胜数,方今国库空虚,兵饷匮乏,皇上当令他们以私产输官助饷,如此方可满足目下国家之急须。
李进的奏议明显是要剥夺那些达官贵人们的私家资产,可这在当时却无异于异端邪说。因此,他的话刚一说完,立时就激起了众多文武大臣们的反对。
辅臣钱士升首先站出来道:“郡邑富户,乃贫民之衣食之源,若兵战不息,便归罪于富户,遂籍没其家,本衰败时代之乱政,乃秦皇汉武从未施行之手段也。李进竟敢以此向皇上进言,实乃小人之肆无忌惮者!如此放肆狂妄之徒,当交法司严加治罪才是。”
紧接着,数个言官也都先后站出来进言表示反对。
本来,崇祯皇帝一听李进的奏议,便不无有些欣喜的样子,在他想来,这的确不失为一个输官助饷的好办法。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满堂文武大臣的极力反对。
他仔细一想,也是,这些文武大臣他们谁没有万贯家财,若要搜刮,自然得先从他们身上刮起了,可这不等于是在割他们的肉吗?他们不反对那才有鬼哩!
又一想,大明朝里真正最大的豪富又是谁呢?想来想去,除了这做皇上的自己外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若要搜刮富户,那自然也就首先要从这做皇上者开始了。
一想到此,一向把钱财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崇祯皇帝的脸上不禁露出了难色。
他不禁暗暗地在心里道:不可,不可,那不等于是要自己割自己的肉吗?不可,不可,实在不可。
看来,这个办法是不能施行了。
但是,这小小的李进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也说明他实在是有些办法的,更何况,最近一段时间来自从陈启新因进言得高官后,进言的人如此众多,这最起码说明自己是在广开言路,若他进言而被治了罪,那不是在打自己的嘴巴吗?
于是,他既不敢施行李进所提的办法,也没有对李进治罪,而且还不无冠冕堂皇地道:“钱卿所言极是,缙绅豪富乃贫民社稷之源,乱政自是不可施行。然,李进为社稷为朕献计献策,忠心可鉴,赏银五十两,以示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