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牙齿咬手指甲真能灭火吗?

大科技奇妙杂志 2025-01-15 02:55:48
手指甲是“出气筒”?你有过咬指甲或铅笔的习惯吗?如果有,那么你想过没有,和你一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和自己的指甲和铅笔过不去呢?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对自己咬指甲的往事和人们咬指甲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他咬指甲的行为一直持续到16岁,每当他忍不住咬指甲时,他都能感觉到自己内心中强烈的焦虑。为什么会焦虑呢?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继父太过于暴力,经常没有征兆就开始揍他,这让他一直很紧张;二是母亲情绪变幻莫测,他没法预料她下一步会说什么,会做什么,这也让他焦虑。后来通过广泛研究,他得出了结论:孩子爱咬指甲或铅笔等,其实反映了他们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敌对感等消极情绪,是内心焦虑的外在表现。孩子如此,那成年人因为什么要咬呢?最近,法国研究人员对成年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咬手指甲的问题做了一项专门调查,结果发现,四种情况下人们爱咬手指甲:一是在考虑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事情时;二是购物时;三是考虑经济形势时;四是考虑自己、父母和孩子共同关注的问题时。看来,尽管导致成年人与孩子咬指甲的原因不一样,但实质都是因为焦虑。为什么人会因为焦虑才跟指甲和铅笔过不去呢?那是因为人焦虑的时候,就要发泄这种情绪,要发泄情绪,本能的反应就是咬东西,但咬别的物体不顺手,咬自己的手指甲或手中的铅笔却最顺手,于是指甲或铅笔就成了“出气筒”。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实际意味着一个人将攻击转向自身,是一个人通过主动毁掉自己最具攻击力的武器——指甲的办法,来压抑自己的反抗欲望。牙齿功劳大最新的解释则是,焦虑的人们采取咬指甲或铅笔的方式来调整和控制情绪,所以“咬”不是为了泄火,而是为了灭火;指甲或铅笔并不是“出气筒”,而是充当了“灭火器”。不过,咬真能灭火吗?早期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可能是通过咬这个动作,来满足自己的“口欲”,并以此来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从心理学上看,人都经历过一个“口欲期”,人在一岁半前,主要生理和心理活动都集中在口部,通过吮吸和撕咬,既能给人带来充饥的快乐,建立母子情感,也能帮助人感受和探索周边世界。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一个婴儿吃母乳的机会太少,“口欲”得不到较好的满足,他就容易执着地吮吸和撕咬,长大后这种习惯就会转变成爱咬手指甲或铅笔了。而通过后来的咬这种行为,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精神抚慰,所以许多人在焦虑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采取这种最原始的办法。如今,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研究小组以日本仙台市1167名70岁以上的老人为调查对象,发现其中身体健康的人平均每人有14.9颗牙齿,而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平均只有9.4颗牙齿。通过对这些老人的大脑进行扫描,他们还发现,牙齿越少的人,负责记忆的海马区及周围组织的体积越小。这些现象其实表明,人的牙齿与大脑关系密切,人通过咬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大脑来消化不良情绪,牙齿越多,人越健康和聪明。而咬指甲是一种有力的咀嚼活动,这种活动由于能直接激活大脑,所以能有效地起到调整情绪的作用,同时还对健脑有益。口香糖和零食也能“灭火”最近,科学家们通过对嚼口香糖的研究,又找到了咬指甲有调节紧张情绪功效的新证据。如我国一个专家研究小组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员压力调查发现,大学生运动员在赛前普遍感觉紧张与焦虑,但其中63.6%的被访者认为,赛前如果咀嚼口香糖,会给他们带来积极的感受。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焦虑的情绪与人脑α脑波的减弱有密切关系,α脑波越弱,人就越焦虑,而咀嚼口香糖可以增强α脑波,所以咀嚼口香糖可以帮助降低焦虑感。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报告也表明,被测试者在咀嚼口香糖时,自我警觉性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有显著提高,而此时唾液中皮质醇水平也显著降低,皮质醇的高低能反映一个人精神压力大小,水平低说明压力小。人通过嚼口香糖,的确能使精神压力获得释放。如果把咬指甲与嚼口香糖这两种咀嚼动作放在一起看,你会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的道理也应该是相同的。有趣的是,与咬指甲有相同妙用的还不仅仅是嚼口香糖,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吃零食也会发挥与咬指甲、嚼口香糖类似的作用,也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消减内心冲突。这是因为人在手拿零食时,零食会通过手的接触和视觉,将一种美好松弛的感受传递到大脑中枢,产生一种难以替代的被抚慰感。更重要的是,口中不断地咀嚼,确实有利于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紧张。看来,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处于焦虑之中的人们或有咬指甲、铅笔等嗜好的人们,不妨去买点口香糖嚼嚼,或者买点瓜子嗑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