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舅16:从南京下关到江西永泰镇,再折返回到镇江,行李丢了

草根闲聊生活 2024-10-28 02:41:47

1948年11月9日,在淮海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大舅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西撤到了徐州,想的是跟学校会合后,继续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求学,完成学业。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国共决战已经开始,东北、中原、平津、淮海、长江沿岸几百万部队对垒,硝烟四起,哪里还能放下一张平静的课桌?

更何况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80万部队在集结,解放军60万部队也潮水般涌来。

蒋介石认为80万对60万,“胜利在握”;毛主席大手一挥,“夹生饭也要吃掉”;

徐州剿总司令刘刘峙的“首尾战术”,当时全军上下都不理解,暗自骂他是个“猪将军”;

而华野的粟裕灵活应变、果断决策,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曹八集”,在邳西南重镇,距离碾庄5公里的曹八集扎紧了黄伯韬西撤徐州的口袋,让刘峙无法首尾兼顾,把“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也奠定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基础。

这些历史背景,当时仓皇离家的大舅和几个同学哪里能知道?

他们在徐州没有找到到县中的同学(他们被阻隔在了路上),便混入河南武中,和他们坐着30多小时的闷罐车,从徐州赶赴南京。

在南京下关火车站,他们白天吃教育部发给流亡学生的两张大饼,晚上倒地而眠,就这样,撑过了一周时间。

1.抵达江西永泰镇

1948年11月18日上午,校长宣布:下午有车疏散到西南,同学们不要远离下关火车站。

大舅随同武中师生搭上一列疏散班车开往了江西。

临行前,同学刘茂枝来到车站,把刘慎修留下了;

结果上车时,县中同学只剩下大舅和石献球两个人了,徐州一起出来的7人,只剩下2人了。

11月20日夜,车抵杭州,天亮后听说要等到下午才开车;

石献球提议游览西湖,大舅一开始心绪繁杂,觉得流浪途中哪里有雅兴游山逛水?

石献球倒是乐观,说“既来之、则安之,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车过苏州没停,今到杭州,错过机会,岂不可惜,下次再来杭州,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

大舅遂和他沿街西行,走向湖畔,远山近水,倒也清静,只是心情有些索然。

下午火车开动,继续南下,路过金华火车站时,看见站台上有兜售金华火腿的。大舅和石献球不仅无福品尝,连站内小贩叫卖的橘子,也舍不得买几个。

11月23日,火车抵达南昌,省会各界组团慰问,大舅为之动容。

下午火车转向南行,阴暗的天空,飘着濛濛的细雨,有些寒意。车到樟树镇停下了,赣江大桥正进行修建,不能通行,师生们只好暂时借住在樟树中学。

11月28日,校长宣布:已在清江县的永泰镇找到一家原骝先中学的校舍,叫同学们准备前往该地。

由樟树镇向南步行约3个小时就抵达永泰镇了,校舍系一处二层木造楼房,中有天井,楼下为教室,楼上作宿舍,师生两百多人居住相当宽敞。

稍后,镇公所送来白米、干柴、稻草等,并致词慰问。

次日,当地的小学校长也率领学生代表送来送来好几篓橘子,温情感人。

永泰镇位于赣江东岸,在粤港铁路通车前,南北交通全靠赣江,往昔的永泰镇有过繁华,如今有些破落了。学校安顿后,暂时解决了生活问题,想要开课尚非易事;因此,同学们自由活动。

学校安顿后,一直没有复课。石献球和大舅日则同游,夜则同塌,或漫步赣江之滨,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或步行于田野湖畔,挖些藕节以便佐餐,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2.返回镇江

一日,散步中石献球对大舅说,“夜里做了噩梦,梦见家中亲人有难,想要转回南京,好就近打听家乡信息。”

大舅说,“你家住碾庄附近的郑庄,自然会担心到碾庄战争对亲人的安全;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之事当系你白天担心所致,不必深信;再说,我们好不容易来到江西,不宜轻言回去。”

过了两天,石献球又对大舅说:“夜里又做噩梦,还是要回南京;又说:报载江苏省教育厅已成立溧阳临时中学,收容江北的流亡学生;我们与其寄身河南武中,就我们两人认识,不如回到省内临中(临时中学)。”

大舅还是力劝他不要着急回去。

又过两天,石献球摊牌了,他说,“你不愿回南京,就留在江西吧,我已决意回南京了。”

大舅性格内向软弱,当时在江西,除了大他一岁的石献球外,别无熟人,不得已,只好答应和他一起同行,返回南京。

1948年12月28日,大舅和石献球早晨起床后就捆好行李,离校时有好几位县籍同学送行,大舅一个也不认识,上车后除二人之外又多了一位同行者。

石献球介绍说,“他是韩震,县籍同学,随我们去上海投兄。”

三人告别武中同学,走向镇东的公路招呼站,坐上客车开往樟树镇,当日晚间到达南昌,在候车室和衣而卧一晚。

次日上午,仍无开往京沪的班车,石献球提议进城一游,韩震留守看行李。

从南昌火车站西北行走约里许,才到市区,但见沟渠纵横,水运便利,而行人不多,走不多远、觉得意兴阑珊,就折返火车站了。

傍晚时分,有一列疏散专车开返上海,车内旅客不多。

次日,进入赣浙边境,但见丘陵绵延,人烟稀少,加之时值深冬,草木凋零、益感凄凉。

三人呆坐车内,从早到晚,只有几个地瓜(白玉)充饥,再无其它食物了;邻座有个中年人,在吃牛肉干,吃剩半包送给三人,被三人婉拒(当时还是学生,心中守着一份清高)。

12月31日晨,车抵杭州,说是要到午后才开,石献球从行李包内取出一包行前就煮好的大米饭,叫韩震留在车内看行李,叫大舅陪他去站外人家热饭;虽是寒冬,但因米饭是离开永泰那天早晨煮的,已经过去三天三夜,而且是在行李内,有些发酸,炒热后勉强吃了一点,回到车站却不见了原车,也找不到韩震了,猜想十之八九他随车去上海了。

两人一阵惊慌,因为行李都在韩震那里。怎么办?两人猜想韩震会在上海车站等他们的,适巧有一班货车要开往上海。

哪管它三七二十一,两人不假思索,急忙爬上车顶。

时值寒冬,刚下过大雪,凛冽的西北风刮的忽忽的,冻得他俩直发抖。

开车后,车身摇晃、感觉更冷,在杭州吞下的一点馊饭全都吐出来了。

两人紧紧靠着,喃喃自语:祈求上天保佑。

3.找到韩震

好容易挨到了上海车站,站内站外却不见韩震的踪影;行前只知道他有个哥哥住在上海,可住在哪里?丝毫不知。两人猜想他极有可能先去他哥那里了,也有可能前往镇江。

韩震知道大舅两人的目的地是镇江。既然不知道他哥哥的住址,正好前往镇江。

到达镇江已近午夜时分,仍找不到韩震,只有在车站等。两人的行李都被韩震带走了,又不敢远离车站,只能在寒风中苦等。

石献球身穿一件棉袄,一件单裤;大舅身穿一件短大衣,一条单裤,都是上个月离家时的穿着,当时已进入寒冬,京沪一带刚下过大雪,雪后阴冷,冻得两人紧相依偎、缩成一团,努力地把头缩进衣领内,借着呼吸的热气,减少外界的寒冷。

大舅一向贪睡,即使蹲在墙角照样会睡着;石献球难以入睡,每有东面的火车进站,都是他走到出口等韩震;车进车出,一夜过去啦,仍然没有等到韩震。

寒冬腊月,1948年的最后一天,大舅和老乡石献球丢了行李,浑身发抖的等在镇江火车站,不知何去何从?

(待续)

在整理大舅这段颠沛流离的回忆时,总会想起作家岳南2011年完成的力作《南渡北归》三部曲,这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的史诗巨著。

《南渡北归》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傅斯年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命运交错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起伏转折,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是不起眼的尘埃。

还有临沂苍山老乡王鼎钧的人生四部曲《关山夺路》所描绘的情形,其中国共内战时期跋涉六千七百里路的坎坷历程 ,和大舅颠沛流离的大半年,遭遇类似,内心感受各有不同,真是百味杂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