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皇帝的权威是天下最让人惧怕的,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朝廷幕僚,其实内心多是惶恐不安,尤其是赶到皇上心里不痛快的时候,自己要是没有及时察觉,再在皇帝身边惹了篓子,这可没准就要有掉脑袋的风险了。
除此之外,在皇帝身边既要做一个有能力的人,同时也要做一个没有那么有个性的人,尤其是皇帝喜怒无常,太过彰显才华或者是不听皇帝话的人,最后大多也是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惨命运,历朝历代也跳不出这番结局。
就例如明朝时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算得上当时屈指可数的有着真学问的文人,可最后读遍史书名册,却还是没读懂皇帝的猜忌之心,以至于朱棣痛下杀手,将解缙囚禁处死,甚至对于解缙的生死朱棣更是三番五次的过问,那么解缙做了什么让朱棣这么恨他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秘密?
解缙之才解缙出生于1369年,是明朝初期的大才,而这才并非是他个人的独特造诣,而是家族历经几世后,留下的在民间口口相传的佳话称颂。
解氏家族自从唐朝以来就已经小有名气,世代生活在湖南山之下的他们,是流芳万古的“世有科第”的名门望族,在吉水一带更是享有“唐宋诗书第一家”的绝顶美誉。
解缙虽是才子,可和祖辈父辈一代人比起来,还是稍微逊色不少,祖父解子元是元朝时期的进士,做过判官一职,父亲解开在元朝末期参加朝政,是一代大儒学者,相比于解缙,他们在政治上都有一定的成就和造诣。
而解缙虽号称神童,7岁能作诗的他没有埋没自己的天赋,早早的进入了世人的眼中,18岁时,解缙在参加江西乡试中拔得头筹,这不过是小试牛刀,经过会试直到殿试,解缙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却被主考官认为策论过高,这才抑制到了第三名,也正是从此开始,解缙的人生开始走上另一条道路——不那么听话的才子。
皇帝朱元璋很快便发现了这位年少成名的才子,中书舍人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在明朝时却有着非常大的议事决策权力,解缙见多识广,个人能力又强,和他比起来那些同僚简直差的不是样子,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解缙愈加感到不满。
或许是少年得志,又或许是嫉恶如仇,不到20岁的解缙以唐虞三代的谏臣为榜样,在朝堂之上他不怕得罪人,也得罪了不少人,整日群臣都人心惶惶,害怕解缙这个疯驴子今天又给自己找点什么毛病,在皇上面前参自己一本,这才受到朝堂之上的群臣反对报复。
而皇上也是看他不懂韬光养晦的官场哲学,这才打发他回老家,让他再读几年书长长见识,当时朱元璋给他定了一个十年之期,本希望时间能磨平他的锐气,却不成想朱元璋在第八年驾崩而亡,自己本想回京复命,却被同僚相继排挤打压,无奈只得到河州为吏。
直到“靖难之役”后,天下大乱的朱棣为网络人心,这才对与自己十分投缘的解缙开始重用,因为敢说敢做,解缙升任为翰林大学士,成了皇帝日夜离不开的内阁秘书,可以说朱棣完成从一个藩王到明朝皇帝这个身份上的转变,这里面离不开解缙的付出努力,只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缙没想到当初的贵人之后却对自己痛下杀手。
解缙的人生悲剧朱棣登基的第二年后,自己的政权愈加稳固,虽然仍然在进行自己的削藩步伐,但是天下已定,百姓安居乐业,不用打仗的朱棣也想在别的方面做些建树,《永乐大典》也是在此时被编纂而成。
而一开始修订的书本名叫《文献大成》,这部由140多人耗时一年的心血所著并未让朱棣满意,再之后更是扩充到3000余人集天下文采合力编纂,耗时近4年终于完成流传千古的《永乐大典》,而当时的才子解缙就在其中,这部全新百科全书的问世无疑是朱棣履历上的光辉一笔,同时也是解缙才华的最好体现。
不过解缙的这个“才”更多的体现在了文才上,却并非救国安邦、经天纬地的政治才华,但这是解缙所没有意识到的,然而骄傲的解缙并没有意识到,才华横溢但又高调激进的他很快为自己的鲁莽买了单。
解缙之死更多的是自己摆不清所处的位置,从身份上来说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臣子,从能力上来说他的政治思想又不强,在朱元璋时期已经得到过印证,而这直言不讳的毛病却没想到让他卷入到东宫之位的选立上。
皇帝找他征求意见时其实心里已有定夺,要不然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幼废长,而解缙却参透不出其中的人情世故,在暴君朱棣面前大肆诉说着二儿子的是非对错,他哪里晓得皇帝的“征求意见”实际上只是彰显仁德之君,希望你没意见的幌子罢了。
与他相对比的便是一生庸庸碌碌的冯道,虽然个人能力一般,但是每次站队定位很准,这才在勾心斗角的皇宫苟延残喘了70多岁,留得个善终的结局。
而解缙就没这么好的下场了,因才受宠的他最终还是成为了朱棣的弃子,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一往无前支持的朱高炽,在他蒙难时在做些什么?
朱高炽算不上一个坏人,甚至作为明仁君的他在民间也有着良好的口碑,只不过为了避免引火上身,朱高炽还是选择了隔岸观火,谁又会为他一个不相干的才子搭上自己几十年后的前途命运呢,纵然在朱棣死后朱高炽如愿以偿得坐皇位,为解缙在10年后进行了平叛,但是谁又会在乎一个已死之人的命运和结局呢。
强权政治下的牺牲品有关解缙之死的这场惨案,在后世的描写中也有着颇多版本,但多数无不是写着朱棣身旁多有些奸佞的狡诈之徒,其实细细想来这些民间野史也多是经不起现实推敲,解缙这一位恃才傲物的才子,在朱元璋时期如此放浪形骸仍未有人敢动他一根汗毛,如不是天子执意要杀,谁又会有那么大胆子呢?
相传解缙在被朱棣打入大狱后,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空白期,毕竟解缙为官多年,在朝中也有着不少与自己投机的心腹人,皇上一怒之下意欲将解缙处死,但是投身大狱后却暂时没了消息,这也让解缙获得了一丝的喘息之机,而每段时间锦衣卫都要呈报一份犯人名单,平常朱棣也不看,今天不知道怎么有兴趣就翻看了几眼。
这一看不要紧,正好看到了解缙的名字,朱棣眉头一皱,突然想起了以前的往事,然后吩咐身边的太监将锦衣卫指挥使带来见他,纪纲为人狠辣,当听到朱元璋问道:“纪纲,解缙还活着吗?”
一时间纪纲还以为皇帝要迁怒怪罪于他,随即跪倒磕头:“皇上,明天解缙必死。”听到心腹如此表态,朱棣又陷入了沉默,有关解缙的话题也就到此画上了句点。
其实或许朱棣仍对解缙有着一丝仁念,但想了想自己未来的千秋万业,到了嘴边的话最终又咽了回去,而解缙在吃了一顿丰盛的断头餐后,也明白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而导致这一切的却是解缙背后那无法撼动的封建专制体制权力。
从中立层面来看,解缙嫉恶如仇,对官场一直以来盛行的各种风气极为反感,甚至很多情况下他都是那个敢于迈出第一步并打破权威的那个人,而对于传统封建的官场社会来说是自有一套体系构成的,而且在朱元璋时期,少年解缙的各种直言不讳在官场上也没有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这也是朱元璋有心整治朝纲的一大表现,只不过解缙对于太祖的用意实在捉摸不透。
解缙刚正不阿的性子,也是因为他太过有才,这才有着两世皇帝在背后的撑腰,其实在历史上像解缙这样的真君子不在少数,只不过这些被贬的士大夫其实都忠心耿耿,唯一的过错也不过是没有那么听皇帝话罢了,只可惜传统思想仍旧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他们也无可避免的被冠以藐视皇权、不识大体这样冠冕堂皇的帽子罢了。
结语:解缙的一生算得上是极其悲惨的,上天给了他满身的才华和天赋,给了他识辩忠奸的能力,但是却没有给他一个懂他识他的天子,这是他的悲哀,同时也是封建思想统治的悲哀。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解缙的个人性格又何尝不是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看到世事朝政如此,解缙仍未作出半分改变,不知道究竟应该说是他狂妄自大、放荡不羁,还是遵从本心、做回自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