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叔迷上养“老鼠”,一年狂揽1500万,获央视疯狂点赞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5-01-14 05:25:30

[赞]小小的老鼠竟然隐藏着大大的财富,河北大叔王振英因养老鼠一年狂赚1500多万。

王振英把这些小老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不但给他们配备了三室一厅,还带有专用游泳池,没事的时候还经常会带他们出去遛一遛。

到底是什么样的老鼠,会受到这么高规格的待遇呢?

慧眼识鼠

王振英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千万富翁,而这一切得益于他养殖的“小老鼠”。

不过王振英的养鼠之路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他曾经遭受过质疑,也曾经为了养鼠负债累累,但王振英却30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因为他相信自己的选择,也相信老鼠的潜在价值。

不过王振英养殖的老鼠可不是普通的老鼠,它是一种名为“麝香鼠”的老鼠。

这种老鼠不但名字看上去非常高级,而且它全身都是宝,这也是王振英坚持养殖它们的主要原因。

麝香鼠是一种小而精的珍贵皮毛兽动物,它因喜水善于游泳,又被大家称为“水老鼠”。

这种老鼠通身绒毛致密,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此外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一些国家也都是麝香鼠的主要栖息地。

说起王振英和麝香鼠的缘分,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时的王振英还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他因为工作关系去加拿大做考察。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麝香鼠,当时他就被这小小的老鼠吸引了,因为麝香鼠和普通的家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经过一番了解后,王振英才得知麝香鼠不但皮毛柔软,而且国外已经有人利用麝香鼠的皮毛进行加工制作一些小的服饰用品。

王振英也意识到了这个商机,考察回国后,王振英再也无心工作,他满脑子都是麝香鼠的身影。

1992年,王振英不顾家人的反对,果断带着30多万元从国外买回了120对麝香鼠,但没想到第一次创业的王振英就迎来了当头一棒。

因为王振英没有任何养殖经验,他想当然的去养殖麝香鼠,结果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行的,最终这些从国外进口的小家伙们死的死,伤的伤。

随着麝香鼠数量的不断减少,短短4年时间内,120对麝香鼠只剩下30多对了,他也因此赔掉了所有的积蓄。

原来这些小东西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养,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娇贵,主要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就在王振英一筹莫展之际,新疆大学的一名老师给他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打造豪华“鼠宅”

经过新疆大学老师的指路,王振英来到了新疆的博斯腾湖地区,因为这里是国内麝香鼠的生活地,他要详细了解麝香鼠的生活习性。

王振英开始在野外“安营扎寨”,把自己当成一只麝香鼠,混进它们的生活中,经过2个月的详细观察,王振英彻底了解了麝香鼠的生活习性。

回到家后的王振英一刻都不敢放松,他拿来一张纸在上面一遍一遍的设计着,他要为麝香鼠们设计一座“豪宅”,这样的话就能让麝香鼠们生活的更加舒适。

只有生活的好了,这些小老鼠们才能达到王振英的需求。

没多久,一座全封闭式的豪宅出现了,这里面不但设计有活动室,还有专门的产子室,最让人羡慕的是,王振英还专门给老鼠们设计了专用游泳池。

吃得好睡得香,玩得好还有游泳的地方,麝香鼠们的生活堪比皇上,王振英也终于如愿了,回报主人的时候终于到了。

开启财富之路

有了逼真的生活环境,这些麝香鼠们就像回到了久违的“家中”。

没多久,麝香鼠就开始大量繁殖起来,很快王振英的鼠宅里出现了不少新成员。

王振英终于看到了希望,他连夜又加盖了不少鼠宅,因为这些小宝宝们很快就会长大。

王振英的老鼠养殖场也逐渐形成了规模,王振英也开始正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其实麝香鼠身上最值钱的不是皮毛,而是它在繁殖期间分泌的一种名为“麝香”的分泌物。

这种分泌物利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市场稀缺性高,所以都是论克出售的。

为了让麝香鼠们分泌的麝香达到最大量,王振英也下了不少功夫,他还专门跑到国外学习收取麝香的技术。

经过一番学习和自己的摸索,王振英专门发明了一种“温馨取香法”,每次在取香前,王振英都会温柔的对麝香鼠的香袋进行按摩,这样就能达到最大量。

麝香不但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还多用于化妆品生产上,所以王振英开始为自己的麝香寻找销路。

刚开始国内的药厂对王振英的麝香产生质疑,他们不敢贸然使用,王振英就把目标放在了国外。

最终,王振英以每克60元的价格将麝香远销韩国,除此之外,他还将鼠肉一每斤30元的价格卖到美国。

就这样,王振英靠养老鼠实现了致富梦想,他每年光靠养老鼠就能收获1500多万元的收益。

王振英也因此登上了央视节目,他在节目中娓娓道来,讲述着自己这30多年来的创业经历,他所说的每一句虽然都很普通,但是每一句的含金量都非常高。

结语

王振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只有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找到更多前进的道路。

所有的行业都是这样的,如果想要在自己所处的行业和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就要足够用心,也要足够有耐心。

参考资料: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