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院、检察院联合召开征求市人大代表海淀团意见建议座谈会

京法网事 2021-01-06 14:06:14

点击上方 京法网事 获取北京法院 官方资讯

2021年1月4日下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在海淀法院联合召开座谈会征求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陆杰华等22位市人大代表应邀参会。市高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靳学军,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徐纪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金山,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高祥阳到会听取了代表意见建议。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海淀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惠等参加座谈。会议由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主持。

代表们共同观看了市高级法院宣传片《北京法院微创新大变革》《“京小槌”普法课堂》。

随后,市高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靳学军从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我市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审判质效;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审判队伍等四个方面,汇报了北京法院2020年主要工作,并介绍了2021年的总体工作思路。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徐纪铭介绍了检察院的工作情况。

听取汇报后,与会代表对北京法院2020年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北京法院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大创新力度,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畅通代表联络渠道,保障代表监督履职,使代表更加及时、深入了解法院工作,彰显法治社会建设成效。同时,代表们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总结数字经济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诉源治理、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加强民法典普法宣传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宝贵的意见建议。

北京市人大代表陆杰华

北京法院的工作报告体现了2020年工作的总体情况,在此我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建议将过去2年的新收案件和审结案件数量进行对照,以便人大代表更加直观地了解收结案情况;二是建议在2021工作任务方面补充“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提供司法保障工作”的相关内容;三是建议在报告中对所提出的当前法院面临的问题一一回应,明确解决和改善的路径。

北京市人大代表雷达

北京法院的报告体现了“用心”“用力”和“用人”。一是“用心”,报告中有大量数字和案例,可谓干货满满,充分体现了疫情期间法院工作没有停摆,且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用力”,报告的每一部分都强调了“依法”,并展示案件依法处理的具体措施;三是“用人”,2020年,法院干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法院在队伍建设上力度很大,培养出了一支实事求是、敢于直面困难的法院队伍。总体而言,北京法院的报告政治站位很高,体现出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灵魂。接下来,建议北京法院能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云法庭”在疫情防控期间的作用。

北京市人大代表文宗瑜

北京法院的报告简洁、精炼,对全年工作进行了深入归纳,一方面体现出今年法院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另一方面体现出法院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我非常认可北京法院的工作报告。

我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希望更加关注政府履行合同的问题。今年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一些政府合同履行纠纷,希望法院对今年和十四五期间的政府合同履行类纠纷发布典型案例,为社会提供参考。二是希望更加关注就业问题。当前,随机用工、分时用工的情况较多,大学生通过升学延缓就业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问题,希望法院在下一年,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在企业用工、大学生就业等方面有更多作为。

北京市人大代表于鹏

北京法院的报告体现出以下特点: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法院对社会关注案件进行了快速回应;持续关注了涉及社会民生的案件,狠抓非法集资案件、扫黑除恶案件等重点工作;对疫情期间的涉疫案件能够快速办理;在依法履职方面也作出了比较有特色的工作;同时,法院工作不忘初心,队伍建设、纪律建设等具体举措在报告中都得以一一呈现。

听完报告,我对北京法院未来的工作也充满期待:一是法院在破产审判上的工作可圈可点,希望能进一步压缩审理期限、鉴定评估时间,不断提高质效;二是疫情期间合同履行涉及的不可抗力,在法律适用上存在司法尺度不统一的问题,期待法律规范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最后,今年民法典开始施行,我也希望法院能多做些涉及民法典的普法工作和具体指导。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冬梅

2020年的疫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多影响,听了报告,我感到非常欣慰。北京法院的法官不畏困难,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2020年全年共审结了69万余件案件,成绩非常显著,给全市法院点赞。也对法院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在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线上系统的程序(配套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涉及案件当事人在线提问、线上联系法官时,法院的程序应及时响应、及时答复,确保程序公平公正;二是将优秀的骨干法官留在基层法院。目前随着立案制度的改革,案件数量激增,而法官员额制度的改革使法院审判力量减少,形成矛盾;再加上诉源治理的源头仍在基层法院,使基层法官的工作压力巨大,不堪重负。为解决案多人少的现实情况,希望能将员额制度向基层法院倾斜;同时要严控出口,对法官辞职、调离的人员严格审核;还要大力加强对法官的事业心、荣誉感的教育,弘扬审判一线的典型及提升他们的待遇。这几方面同时抓,才能根本解决基层法院审判骨干流失的问题,保证审判质效,也对矛盾纠纷源头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爱平

2020年,法院工作非常不易,疫情期间法院工作没停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我为全市法院点赞。对北京法院的工作报告,我表示认可,同时提几点体会:一是通过云庭审线上审理案件是一种进步,网上开庭效果很好,代表也能更方便、及时地参与其中,在报告中可以突出云庭审的相关内容;二是建议在报告中增加对套路贷、电信诈骗等百姓关注案件的总结性内容。最后,感谢北京法院始终认真做好代表联络工作。

北京市人大代表安雪晖

2020年北京法院不仅工作没有停摆,更是在疫情期间勇于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代表委员通过视频等技术手段在线监督、参与法院工作,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能保障参与更充分、更及时。在诉源治理方面,法院此前立案难和执行难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北京市人大代表李璇先

北京法院的报告行文精炼、内容丰富,且有数据支持。建议一是增加一些对关键数据的解读分析,为报告锦上添花。二是在司法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注意风险管控。三是在民法典施行后,更加关注司法与执法的平衡。在疫情期间北京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采用云办案方式,解决了审判工作的燃眉之急,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的前瞻性,希望可以一直保持司法前瞻性,将工作越做越好。

北京市人大代表陈恒华

北京法院在疫情防控中反应很迅速,根据疫情形势调整工作方法,为疫情期间的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原以为法院工作会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但从报告上来看,法院通过云法庭等创新方法及时作出调整,体现出了法院工作的灵活性。我的建议有两点,一是制定类案、关联案件检索方法,防止出现“颠覆性判决”,促进类案裁判尺度统一;二是在普法宣传上运用新媒体,结合典型案例多制作普法宣传片,通过行业、社区、平台渠道推动,会起到很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北京市人大代表吴伟庆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北京法院的工作很扎实,报告内容清晰明了,体现出首都法院站位高、讲政治、技术强的优势特点。我感受到北京法院也在不断探索实践,不断进步发展,没有空谈口号,非常务实。我的建议是,疫情期间办理涉疫案件要完善司法程序,在司法中包含一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的网络暴力事件可能存在舆论绑架之嫌,希望法院能够坚持公平正义,不做网红法院,为百姓办实事。

北京市人大代表郭洪

法院的报告体现了首都水平,站位高、接地气、亮点分明,我很赞成。我有如下建议:一是以智能云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如何引领全球的数字治理规则,法院大有可为。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垄断认定,数据收集隐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防止大数据杀熟。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二是2021年金融风险加大,预计各种债务危机和信用债暴雷频发,司法如何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服务,不能简单地一破了之,应发挥北京商联、北京投融资商会、银行等机构的作用。在法院主持下,高效地整合重组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三是民法典的实施。法院应当办理一批典型案例,并加大各种形式的宣传力度。四是适当聚焦拟上科创板、创业板企业知识产权诉讼审理效率,防止通过诉讼进行商业干扰,影响创新以及卡脖子技术突破。五是建议将设立北京金融法院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

北京市人大代表贾红梅

法院报告中关于审判质量的提升、诉源治理、普法宣传等情况都很详细、系统、全面、务实。我认为目前案多人少矛盾仍是法院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诉源治理问题建议尝试探索建立电子化查询系统,比如建立预审判系统,通过电子卷宗和证据,系统自动生成类案结果,让百姓提前了解案件诉讼中的节点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发挥诉源治理的作用。

北京市人大代表熊学军

首先我对法院工作表示赞同和认可,但对法院报告草稿提出局部修改意见。法院报告内容扎实,我注意到2020年案件量有所下降,可能受疫情影响,诉源治理也发挥了作用。我之前去知识产权法院进行调研,建议知识产权法院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注重培养国际化、专业化人员。要“走出去”和国际接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北京法院提前规划。

北京市人大代表郭雷

听完法院报告,我建议法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未雨绸缪,以司法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此外,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北京法院特别是知产法院需更加注重以司法保障科技安全。

北京市人大代表段淑珍

在过去不平凡的一年里,北京法院一方面在履行职能、依法审判、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围绕中心、重点打击、专项治理,为维护首都安全做出了贡献。我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比如海淀法院在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围绕百姓关心的问题发布典型案例,效果非常好;二是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办案周期长的问题;三是建议在报告中增加代表联络意见办结率、满意率。

北京市人大代表陈昶屹

听完报告,我有几点感受,一是北京法院始终以首善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在变局中开新局。我对法院的期待是,法院内部的智汇云系统是否能延伸或兼容到系统外,比如与司法局、监狱等系统对接,尝试平台间兼容,提高司法效率。在此,也要感谢海淀团和北京市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和支持。

北京市人大代表沈传勇

2020年法院一手抓疫情,一手抓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我对报告非常认可。我的建议是,一方面希望法院能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另一方面,面对任务重、责任大、人员不足等问题,希望法院能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比如扩大云庭审范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北京市人大代表任智慧

法院的报告内容丰富、表达精炼,可以看出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的建议:一是深挖体系潜力,目前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建议建立人才交流机制,让法官在交流中培养能力,解决人案矛盾,提高人才整体水平;二是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开展普法活动,侧重对教师、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在看到苗头后正确引导,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率;三是加大对民法典的普法宣传工作。

北京市人大代表朱卓

首先对法院的工作表示感谢,我的建议是,北京法院加强人工智能及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我关注了法院的公众号,学习到了很多,希望以后进一步利用公众号等载体进行普法宣传。2020年海淀法院联合高校、专家解读民法典,通过公众号开展普法工作,也帮助代表提升了履职能力。最后,还希望北京知产法院能够面向全球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保障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

01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永生

我对法院的工作报告表示认可,法院工作很辛苦、很全面,让我很感动。我的建议:首先,在疫情加速各行各业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背景下,希望法院在信息化、远程办案方面加大力度;第二,2021年是十四五的启动之年,建议将对十四五期间法院工作的规划和展望加入报告内容;三是知识产权法院是我国的试点法院,涉及到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方面,希望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宣传引导,将知识产权法院的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到全国。

北京市人大代表毛群安

我同意法院的工作报告。2020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疫情使各行各业都经受了严格的检验。希望法院系统能够将应对疫情的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常态化机制,比如疫情期间使用的信息化手段,应对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好司法工作等,为下一步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充分准备。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莉指出,2020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这样特殊的年份,法院工作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实属不易。2021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同时今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八五普法开局之年,希望北京法院能够按照市委的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工作中,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在民生领域,去年市人大出台了9项法规,修订了7项法规。今年民法典实施后,我们也要更多关注市人大出台的法规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真正体现司法为民、司法公正,为首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做出努力。

市高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靳学军表示,听取了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很受启发,2021年全市法院将从以下五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将立足数字时代,加大信息化常态化应用。二是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革创新方法,缩短案件审理周期。三是加大民法典宣传力度,通过典型案例运用、普法宣传活动等方式,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四是司法服务科技创新,以司法保障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数字经济建设。五是加大改革力度,完善队伍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司法的国际化水平。会后,将认真整理汇总代表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报告,也希望代表们继续加强对北京法院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希望在新的一年,不负代表期望,以新的成绩回报代表的厚爱。

供稿:海淀法院

摄影:李森张健

编辑:姜欣雨汪希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