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个粉丝的留言:
是谁就别看了,而且粉丝也就单单的发过来一句话而已,具体是哪篇文章,当时W君持什么观点貌似都无从考证了。
但就这一句话,还是能把W君逗笑了,本来想回复一句“弟弟你这话到这了,你是干这个的……”。但是这种天津人之间经常互相找乐的话也就没必要在私信里面说了。
谈这种问题就别怪W君口冷了,不管是90式也好还是99式样也好,都是两个臭棋篓子睡不着觉各自想了一步绝杀棋。真正到用的时候才会发现“啥也不是”。
原因则在于,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战争中都没有过大规模运用坦克作战的实际经验。属于没吃过猪肉只看过猪跑的段位。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中日两国关于坦克的作战、运营、设计、制造的大部分观点其实都属于在“理论”阶段上。我们比日本稍微好一些,在抗美援朝时期,我们有过顶住美国坦克攻势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怪兽的经历,也在解放战争中积累了一定的和美械师作战的经历。
所以如果说我们是依葫芦画瓢,那么日本则是闭门造车,两边其实都没有真正的好到哪里去。
这一点的缺失其实就在于我们没有大规模的使用过坦克进行作战的经历。坦克和飞机、导弹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没有大量挨过炮的坦克积累样本信息,坦克的运用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吐点槽吧:日本的99式主战坦克,是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前型为74式和61式,现在已经被10式主战坦克替代。对于90式主战坦克来说,其乘员三人,采用自动装弹机进行装弹。但是90式坦克的自动装弹机在炮塔内只有18枚炮弹,打光了需要车长和炮手到车体外转移炮弹。咱们不能武断的说好与不好,一方面车体内炮弹量较少降低了殉爆风险,另一个方面可供使用的炮弹只有18发,火力持续性是一定有问题的。
日本这样做的道理恐怕只有日本人自己能够理解——源于在二战期间日本也装备了大量的轻型坦克,这些装甲厚度只有10-20mm的日本在坦克作战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打出过更多的炮弹既被击毁。
这即是一个典型的理论性设置的,但话说回来,你坦克生存力低,提高防护性能啊!完全没必要就坡下驴减少弹药数量吧?所以从日本坦克设计的角度上我们是不是就能看到18发炮弹打完了自己没被打爆就是赚到了的侥幸心理?
这是日本,咱们的主战坦克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这种源自T-72猴版的技术(注意还没有样车)的坦克上也有大量中国坦克专家的奇思妙想。这就给我们看到了一个苏联风格底盘带一个欧美风格炮塔的坦克。
但是,实话实说,咱们坦克的运用实例比日本还少。我们至今依旧没有一次以坦克为主大规模推进作战的实际案例,所以现在咱们的所有坦克作战的经验都来自于演习导演部。这样的环境下,一方面靠专家们的主观臆断,另外一方面则是参考国外的公开资料。那么多在我们的坦克上就会更多的体现出很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设计思路了。
但是就和之前说的一样,坦克技术的发展蓝图是依靠不断的让自己的坦克在实战中挨炮弹换来的。这种事情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咱们是不能避嫌的,该说就得说说的。
要不然,非得搞出日本坦克演饰的这一幕:
坦克需要漂移吗?小日子:我觉得需要吧!那为什么履带掉了呢?小日子:坦克漂移会掉履带?一定是我们履带设计的不好!——于是就去研究“飘移履带防脱落装置”去了。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依旧会把中国的99式坦克放到各种世界坦克排行榜的前三名里面。碾压豹II轰掉M1似乎都不成问题。说下结论,日本的90式坦克和中国的99式比,那是差太多了!根本不值得一提。问W君理由:W君是中国人,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