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捡被弃的武器?美苏曾吃大亏,我军规定一切上缴化解危险

董卓坐景观天 2024-03-29 09:26:40

从古至今使用战场上捡到的敌方武器就一直是各国士兵战场上补充武器装备的一个办法,即便进入现代战争类似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乌军缴获AK12】

不过捡战场上被弃的武器来用也是有风险的,美苏过去就曾在战争中吃过这样的亏,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解放军还曾专门出台一项规定来解决这一问题。

战场上的缴获武器

不说远的,就是目前还没结束的俄乌冲突,俄乌士兵捡对面的武器来用就并不罕见,一是因为两边大量使用相同口径的弹药,不存在弹药补给不兼容的问题。

【乌军】

二是双方使用的几乎都是AK系枪族,操作习惯都完全一样,捡过来就能自己用。

所以在俄乌战场上经常会出现乌克兰士兵拿着最新款的AK12或者俄军特种部队手持乌克兰犊牛AK作战的情况。

除此以外,一些比较精良的武器往往也会被俄乌士兵们捡来自用,比如冲突中的俄军SSO狙击手就出现了使用美制MK22高精度狙击步枪的情况。

【俄军缴获西方武器】

这些MRAD狙击步枪本来是北约提供给乌克兰安全军或者海军特战中心这样的特战部队的,在战场上被缴获后自然就会被俄罗斯狙击手们拿来自用。

捡战场上的武器来用的习惯不是俄军这两年才形成的,也不是只有俄军这么干。

二战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德军使用的MP40冲锋枪虽然扫射精度和可靠性都要强于苏联红军的PPSH41,但PPSH41拥有71发弹鼓的惊人载弹量,在巷战中拥有无可比拟的火力持续性优势。

所以有些德军老兵也会捡苏军的PPSH41来用,避免在近距离交火中陷入劣势。

【德军使用PPSH41】

在二战末期的西线战场,一些德军也十分偏爱美军配发的M1卡宾枪。

这种武器外形紧凑,射程正好处于冲锋枪和栓动步枪之间,半自动发射方式也易于操控。

在得不到德国自己生产的G41或G43半自动步枪的情况下,使用缴获的M1卡宾能极大提高德军的近战火力。

有人可能会觉得,以上提到的苏俄军队和二战德军本来都面临武器装备短缺的问题,捡战场上的武器来用也是迫不得已。

但实际上财大气粗的美军也这么干。

【美军缴获AK】

至于原因当然不是手里的武器不趁手,而是敌人的武器作为战利品有一定的纪念价值。

比如二战期间美军就极为热衷于搞到一支德制P08鲁格手枪,产量本就十分稀少的FG42或者STG44也受到美国大兵的追捧。

越战时期,北越军队装备RPD轻机枪被美军SOG特种部队大量使用。

原因是相比于美军自己的M60,RPD重量更轻而且可靠性更好,还能通过锯枪管枪托的骚操作缩小长度,便于丛林作战。

暗藏危机的缴获武器

虽然这样的做法在各国军队里很普遍,但包括美苏在内实际上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限制甚至禁止士兵在战场上使用敌人的武器,因为这种做法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美军使用AK】

首先使用敌人的武器很可能带来敌我识别问题,不同口径的武器在开火的时候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动静。

比如美国主流的5.56毫米枪械就和苏俄体系的5.45毫米或者7.62毫米有着不一样的枪声,很多老兵凭借双方交火的枪声就能判断敌我并推断敌我双方的规模。

如果出现很多士兵使用敌人的武器,毫无疑问就会在敌我识别上造成困难。

越战期间就曾出现过类似的悲剧,由于SOG小组大量装备非美制的轻武器,导致他们在撤离途中反而遭到了前来接应的美军班组的误击,造成了没有必要的损失。

【SOG小组】

在反映伊拉克战争的剧集《杀戮一代》中,就出现了海军陆战队军士长警告自己总爱用一把缴获AK开火的长官的桥段。

除了敌我识别问题,缴获武器还存在不可预见的故障和可靠性问题,有的武器之所以被遗弃本来就是因为存在一些故障,在没有将枪械拆散排查的情况下很难发现。

等到战斗的时候,枪械突然故障,很多时候士兵往往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苏联侵阿期间,曾有苏联士兵捡起阿富汗抵抗武装的AK步枪来用,结果在发射过程中出现了炸膛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

除此之外,战场上遗弃的武器还可能隐藏着致命的玄机,其本身就是一件要命的武器。俄乌战场有一种让双方士兵都闻风丧胆的诡雷,这种诡雷都是用AK步枪的弹匣改造的,外观上和正常弹匣没有任何区别。

【弹匣诡雷】

甚至有的还会填装几发子弹,枪械装上弹匣后也都能正常击发。

但一旦最后一发子弹装入枪膛,弹匣内部的诡雷就会自动工作并直接引爆,让人防不胜防。

除了这种极具迷惑性的诡雷,有时候双方士兵也会故意留下一些枪支,并在下方布置压力敏感的雷管爆炸物。

一旦有人试图捡起这些武器,就会立即引爆,所以战场的武器千万别轻易捡,说不定就是敌人故意留下的馈赠。

【缴获AK12】

解放军一直以来都有打扫战场的传统,为了避免战士们着了缴获武器的道,我军规定一切缴获统一上交给组织,上级部门逐一检查甄别后再酌情发放部队。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战利品不至于浪费或者被敌人回收,也能将危险最大程度的化解。

资料来源:

【1】乌克兰危机:一场“假战争”及其影响的世界.三联生活周刊 [引用日期2022-02-22]

【2】王建平. 诡雷——心理战武器.《环球军事》,2001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