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晚年接受采访,坦露毛主席对粟裕评价:再不讲永远没人知道

夏菡说国际 2023-02-17 00:11:10

1984年2月5号,与病魔做了好几年斗争的粟裕将军最终还是与世长辞,为了尊重他的意愿,他的后人将他的骨灰抛洒到各个省市。

他的葬礼也朴实简约,甚至都没有经过大肆的宣扬,不仅没有壮观的场面和各种仪式,甚至连致悼词都没有宣读。

粟裕将军的墓穴周围只栽种了几棵松柏和黄山松。那天天气很冷,阴雨绵绵,似乎在上天都在为这一位伟大将军的离世而悲伤。

但就算这样,仍然避免不了那些了解情况的干部、群众自发地前来为将军送别。

尽管仪式简单,但是中央依然发布了粟裕逝世的报告与通知。在中央为他撰写的追悼词里,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形容,称他特别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

中央能给予他这么高度的肯定与粟裕辉煌的一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就连毛主席在下达作战的命令时都主动希望他负责大兵团作战的任务。

那么,这么深受毛主席喜爱的将军,究竟带领过什么大规模地歼灭战呢?

带领淮海战役以少胜多

在著名的淮海战役当中,我方的军队用60万人对抗国民党的80万大军,没想到却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之战,而领导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就是粟裕。

在战役结束之后,毛泽东主席称赞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的吃下去了。粟裕就是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的大厨师和美食家的代表者!

虽然粟裕不是元帅,却是毛主席最为得力的助手,但是他和毛泽东也同为老乡,他们之间的交情虽然没有那么深,但是都是用真枪实战拼出来的。

粟裕经常被安排在重大的战役中进行指导,更称为是毛泽东最有力的一道杀手锏。

他突出的军事能力在全方位得到了表现。

尤其是这场淮海战役,当时国民党派出的军队是黄维兵团、杜聿明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光这三个兵团的人数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40万。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光人数多,质量也优秀,这都是蒋介石的主力部队,战斗力非常强。

反观,我们能派出的人数只有国民党的三分之二。当时上级给粟裕下达的任务就是用现有的兵力控制住这三个主力的部队,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能做到是难上加难。

以少胜多的情况本来就占不了什么优势,再加上对方出战的都是精英部队,难度则更大。尽管粟裕也曾经想要增加兵力,但是在上一场战役之后,各个部队都有损失。

眼看着人数得不到保障,这让粟裕压力非常大。

当时他们处于在战争的中间过渡阶段,如果他的这一场对决不能够胜利,他无法圆满的完成任务,那么接下来整个局势的走势都会受到影响。

数十年后,当粟裕回忆这场战争时他表示,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南线战略决战并且取得胜利的条件并不是一开始就成熟。

粟裕用一场豪赌来证明了自己能力的强大,在淮海战役爆发之前,粟裕就已经在与国民党狠狠的打了一场,这场战役让他直接吃掉了对方9万的兵力。

也是这场战役让毛泽东看到了粟裕的野心与胃口,更看出他在密集型敌军的包围下出色的能力。

所以毛主席也坚定了下面的战略,那就是尽可能的集中更大的兵力来主动地歼灭敌人的火力王牌集团。

淮海战役应运而生,当时已经失去开封、济南两个重要据点的国军希望先拿到战场的主动权。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计划之后,杜聿明和蒋介石决定将行动的时间定为10月15日早上。

与此同时,华野和中野的60万大军已经开始秘密行动,准备在下个月的六日正式发起进攻。

当时战场继续变化,收发消息都比较困难。

远在指挥部的中央难以深入战场进行局势的分析,但粟裕却可以。他在再三考虑战场和全国的局势之后,主动向中央提出建议。

那是1948年的1月22日。粟裕写了一封电报。在这个电报当中,粟裕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否认了之前毛泽东策划的战略布局。

他认为随着我军力量与敌军力量的此起彼涨,我们现在必须进行战术的变化。

粟裕认为,现在只有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够改变现在困难的战局,所以他提议将原来的作战直接扩大,扩大到徐州,蚌埠地区,直接将当初小规模的淮海战役变成了大规模的战役。

事实证明,粟裕的审时度势、分析能力是极强的,并且在整个战役当中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有勇有谋的大将风采

粟裕不仅改变了作战范围,而且在淮海战役计划发动前,未经领导的批准,就擅自决定提前两天开始行动。

粟裕在4月18日用个人的名义发出一篇长达3000多字的电报,逐步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计划,在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进行商讨之后,同意了他的做法。

但这时的粟裕已经开始了行动。粟裕知道,军情紧急,不得有一分一毫的耽误。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他废寝忘食,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放在这场战役上面。他心中紧绷着的弦随着一次又一次主动冲击的胜利而慢慢松了下来。

他果敢的改变计划不仅打乱了敌军的战略部署,更为之后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战机。而且我们只派出60万军人就战胜了对方的80万人。

但是因为这场战役,粟裕却得了美尼尔司综合症,他经常头晕欲裂、眩晕、耳鸣,头疼的就像针扎一样,病情发作的时候,他甚至无法集中精神,只能用冷水浇自己的头。

淮海战役结束之后,毛主席抓住机会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法,奠定了之后胜利的结局。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上,粟裕不仅仅有这一次的成功,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车桥大捷、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等。

这些战役被称为战争中的经典,值得后人不断的借鉴与学习,而粟裕则花费自己大半辈子的时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自然也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这其中还有一段连粟裕都没有听过的故事。那是1953年的2月份,这个故事还是当时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李银桥听到并且转述的。

当时毛泽东从南京坐火车回到北京。恰巧的是,他们回去的路线都是粟裕曾经率领华东野战军打过的战场。在一路的行进过程中,毛泽东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感慨其粟裕的优点。

在列车经过徐州的时候,众人想起了当年那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淮海战役,当时徐州就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

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称赞粟裕在这场战役中立一等功。随后又称赞他是三才,分别是人才、将才、帅才。当时陪同在毛泽东身边的陈毅则开玩笑说粟裕是樊哙。

毛泽东听到之后似乎有些不满意,于是接着说道:粟裕不是樊哙,也不是韩信,而且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

这些话只有在场的一些警卫员听到了。粟裕这个被谈论的中心,当时却不知道自己也被这样讨论过。

多年之后,当李银桥接受采访的时候,才重新讲起这一段故事,李银桥表示,如果自己再不说,永远就没有人知道了。

其实在早些年的时候,粟裕曾是毛泽东的卫士长。

他确实属于大器晚成,后来居上的那种类型。

当时的毛泽东想不到,仅仅一个小小的班长,甚至都没有在黄埔军校毕业过,居然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深受国家的器重

粟裕1907年出生于中国的变革时代。深受时代的影响,他来到广东参加北伐军。

他希望自己成为波尔什维克的一份子,拯救中国的命运。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让他一生的为之奔波。

1927年在南昌起义之后,他跟随着起义军进行了多次战斗,成为红四军里面一位普通的连长。仅仅通过几年的时间,他就从连长升为参谋长。

也就是在这时,他的大将风范显露无疑。无论敌人的力量多么强悍,他都能在这样毫不占优势的背景下,在浙江建立新的根据地。

在抗战的初期,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的领导,专门指挥新四军的抗战工作。当时江苏浙江地带仍存有一些日军的兵力,并且火力强盛。

尽管日军多次发兵进行扫荡,粟裕并没有让他们占到太多的好处。就是这样的能力,让他逐步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已经成为华中野战军的负责人之一,经常带领部队作战。

他的军事能力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当中得到了体现,就连毛主席都曾非常骄傲地对英国的元帅蒙哥马利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在我的战友当中,粟裕最会打仗,因为淮海战役就是他领导指挥的!

更重要的是,粟裕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是很多人模仿不来的,他用的一些策略大胆的让人不敢相信,但每次他取得的效果都非常好,尤其是在1974年的孟良崮战役。

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以整编七十四师为主力向华中野战军的司令部进攻。当粟裕当即断定形势,抓住对方部队和身后部队脱节的巧妙时机发动了战役,迅速的解决了战争。

七十四师是经过八年的抗战的王牌,他们的领导者均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但他们终究是扛不过炮弹的进攻。

粟裕深知时间节点对于战争的重要性,这场战争必须狠准快。

于是他全面下令,要求炮火必须覆盖在他们的头顶上,阵地的每一处必须都燃放着他们打过去的炮弹,在这一刻不停的强势进攻下。

三天的时间,粟裕带领的部队就全部歼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七十四师。

当这个消息传到国民党内部的时候,他们都不敢相信。

他们不敢相信全美机械的装备在这场战役中居然会失利,更不敢相信七十四师,这个王牌中的王牌居然能落得这样的下场。

由此也可以看到粟裕卓越的智慧才能和军事思维。就连毛泽东都曾感慨万千: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消灭七十四师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一个就是我自己!

但是这样一位几乎战无不胜将军虽然在各大战役当中崭露头角,但他却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尤其是在1955年,我国开始正式推行军衔制度的时候。

毛主席曾经明确的表示过要将粟裕排入十大元帅,但是粟裕却婉言拒绝,甚至还拒绝了三次,最后毛主席不得不答应他的请求。

但是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而且要在大将军衔里面为他排名第一。

就是这样一个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立国奇功的将军,谁都想不到他居然在生活当中淡泊名利,丝毫不在意任何头衔和称谓。

尤其在毛主席知道他请辞元帅之后,他也不得不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

1984年,一场特殊的葬礼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辗转陆续的完成。而告别仪式的主角就是共和国的第一大将粟裕。

他的骨灰并没有葬在八宝山,甚至都没有在一个地方固定,而是辗转的来到过江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山东、河南、江苏。

他的骨灰遍布全国各地,这也是他躺在病床上留下的最后一个遗愿:在我去世之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更不要举行追悼会。

我希望的骨灰可以分散在曾经转战的土地,和那里长眠的战友们一起。

2 阅读:26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