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家长的小技巧:利用餐桌时间就能帮孩子进行感统训练!

跟着叶子学感统 2024-02-12 06:54:44

以往的测评中,总是有家长问我“叶子老师,感统训练是不是只能在机构做啊?”

感统训练的本质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各种感觉刺激,促进孩子的感官系统和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孩子的感统能力。

也就是说,不管通过何种形式,只要能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感觉刺激,即可起到相应的“训练”效果。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几种餐桌上的感统训练,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训练感统能力。

精细动作训练

精细动作指的是孩子平日里凭借手及手指的小肌肉群完成的动作,例如抓、捏、撕等。这些技能会涉及到手腕、手和手指的运动。

精细动作的发展决定了孩子的握笔姿势、写字速度、视觉追视等。

在孩子1岁后,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减少喂饭频率,让孩子学习使用餐具进食。

起初孩子会用手抓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阻止他,更不要嫌弃太脏太慢,否则只会剥夺了孩子感统训练的机会。

孩子到达一定年龄就要开始学习使用餐具,一旦掌握了使用筷子的技巧,家长可以经常为他们准备一些大颗粒食物,要求他们用筷子一粒一粒地夹着吃。

此外,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剥熟鸡蛋、香蕉、橘子等带皮或壳的食物,这对于锻炼他们的精细动作技能非常有帮助。

大运动训练

在餐桌上,孩子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如伸展手臂和腿部。踮起脚尖,伸长手臂去够离自己较远的饭菜,都是对大运动的训练。

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同时可以锻炼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

口肌训练

口腔肌肉的灵活度,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硬件设施。

如果孩子早期口腔触觉刺激和肌肉锻炼不足,大脑就会对口腔各器官的控制缺乏“经验”。

也就是孩子不能灵活运用自己的各发音器官,就很容易因为舌头灵活性不够、口唇封闭性不够、下颚稳定性不够等原因,出现吐字不清,大舌头等语言障碍。

所以经常被忽视的,孩子的咀嚼的过程也是餐桌上举足轻重的感统训练。

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给孩子吃过多软烂的食物,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口肌的发展。所以要循序渐进添加辅食,平时可以多让孩子吃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如豆干、牛肉粒等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健康无毒的吸管,让孩子喝一些粘稠的粥,锻炼他的口轮匝肌封闭性和口腔肌肉力量、内腔能量,对将来语言的发展也有助益!

手眼协调训练

手眼脑协调能力,简单解释就是当眼睛看到物体后,通过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中枢,进行由手操作的运动来完成整个协调活动。

其实“手眼脑协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手眼协调”,只不过我们习惯性地把名称简化。

孩子每天使用工具和进行动手操作的灵活性、效率和质量都与其手眼协调能力密切相关。

然而,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需要通过长期锻炼才能获得,家长可以利用餐桌时间帮助孩子进行锻炼。

一些简单的小事不妨安排给孩子,例如,端茶倒水,摆放餐具,家长可以逐渐要求孩子将水倒在固定的位置,或者要求孩子将每个杯子都倒在相同的位置上。

逐渐,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到盛粥、端菜的活动中来,同时增强孩子自理能力。在饭后,鼓励孩子自己清洗餐具。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还可以教他们如何清理餐桌和将食物残渣扫进垃圾桶并擦拭桌子。

很多家长认为家务活都应由父母承担,孩子只需专注于学习。然而,这并不正确。

实际上,让孩子参与家务活不仅能促进其能力的发展,还能培养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

经常参与家务活能使大脑和身体“越用越灵活”,因此,让孩子多做家务活是非常有益的。为何不让他们参与呢?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摆放餐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空间感,餐前帮父母洗蔬菜水果,可以丰富孩子的触觉刺激体验……

这些训练方法每一项其实都非常简单,关键在于父母愿不愿意给孩子创造机会。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去多多尝试。

如此,孩子才能不断积累生活技能经验,并且稳步提高自身的感觉统合能力!

感统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专业老师上课训练外,还少不了家长平时的家庭训练,二者相结合就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0 阅读:1